从电影的默片时代到有声时代,她是最耀眼的明星,多次摘得桂冠,还代表中国电影界出国访问。而她的感情经历也跟电影一样精彩,和初恋从高调示爱到反目成仇;和张少帅的一段莫须有的绯闻轰动全国,惹万民唾骂;风波过去,她终于遇到一生的挚爱,却也未能安稳相守到老,遭遇军统头目强行横插一脚,好在最后还是可以得以破镜重圆。

应该说,她的一生比电影还精彩。只是,身处漩涡中心,她依旧不忘民族大义,对强占领土,残害同胞的日本人十分痛恨,对自己的民族气节和国家立场十分重视。说了这么多,大家估计知道是谁了,她就是大名鼎鼎的电影皇后——胡蝶。

十年的初恋一回来就向男朋友逼婚(与初恋反目同白领结婚)(1)

图 | 胡蝶


化茧成蝶

1908年3月23日,胡蝶出生在上海。此时的她,还不是大名鼎鼎的电影皇后胡蝶,只是一个名叫胡宝娟,享尽父母宠爱的独生女。

因为身体不好,经常生病,饭也总是不肯好好吃,少女胡蝶终日一脸憔悴的样子。而父亲总是很有耐心地讲故事哄她吃饭。在胡蝶的心里,父亲是一个很慈祥温柔的形象:我父亲为人宽厚,性格开朗,爱开玩笑,很有幽默感。我觉得自己性格里有很多酷似他的地方,也幸亏是这种开朗的性格帮助我度过了人生的坎坷。

与父亲温柔的教育方式不同,母亲则比较严厉,从来不因为她是个独生女就有所娇惯。母亲文化不高,却很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总是能说出朴实无华却含有哲理的话,对胡蝶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父亲培养了她开朗乐观的性格,母亲则教导她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这样完整而全面的性格培养,塑造了胡蝶坚毅果敢而乐观向上的性格,使胡蝶在以后人生的大风大浪中也仍旧处变不惊,优雅从容。

由于父亲曾任京奉铁路总稽查,所以胡蝶全家便跟着父亲常年累月地奔波在京奉线上,少女胡蝶也跟着四处辗转,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还学会了各种方言,广州话,上海话,天津话张口就来,这也对她后来的电影之路有所助益。

十年的初恋一回来就向男朋友逼婚(与初恋反目同白领结婚)(2)

图 | 胡蝶早年留影


1924年,中华电影学校招生,胡蝶决定去试一下。受新思潮影响,当时的女性都以穿新式服装为美,胡蝶却反其道而行之,梳了一个横S型头,长裙左襟上别一朵大花,圆角短袄,这样复古而又独特的装扮,让她雍容大方的气质展露无疑,在一众莺莺燕燕中显得如此独树一帜而别有韵味,一下子就被选中了。

父母得知她涉足演艺圈时,没有横加阻拦,父亲很愿意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母亲则是反复告诫她,一定要洁身自爱,认认真真工作,认认真真做人。

胡蝶在电影学校系统地学习了戏剧、电影理论和表演课程。她不仅天赋异禀,对电影的学习也特别认真勤奋,对表演有很执着的钻研精神。没有人知道,属于胡蝶的电影时代即将到来。

十年的初恋一回来就向男朋友逼婚(与初恋反目同白领结婚)(3)

初恋:善始未能善终

1924年,胡蝶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战功》,开始了长达40年的电影征程。

第二年,在好友林雪怀的力荐下,胡蝶出演了《秋扇怨》的女主角。在拍摄过程中,作为男主角又是前辈的林雪怀对胡蝶关怀备至,不仅从演技上指点她,在生活中也是处处体贴周到。胡蝶未经人事,情窦初开,很快便沦陷了。戏里相知相恋,戏外更是恩爱有加。热恋中的胡蝶失了平时的理性,连父母的劝告都不曾入耳,一心想与林雪怀厮守。

1926年,这段恋情迎来了最重要的转折点。胡蝶一口子出演了经纪公司7部电影,5部古装,2部现代,这霸屏的一年,让她从一个藉藉无名的演员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大明星。相比之下,林雪怀则是急流勇退。他认为自己不是个做演员的料,索性下海经商,但是商场似乎也不适合他。

眼看着两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拉开越来越大的差距,以及胡蝶终日忙于拍电影而无暇顾及他,再加上报纸上对胡蝶绯闻的捕风捉影,林雪怀大男子主义的自尊心受损,终日郁郁不得志。这段曾经轰轰烈烈的恋情开始有了裂隙。

胡蝶因为没时间陪林雪怀而对他有所愧疚,只能别的地方补偿他。林雪怀的点心店倒闭后,胡蝶就开始接济他。后来还演变到他一开口,她就给钱的程度。甚至于,还斥资380两为林雪怀购置小轿车。

1927年3月22日,为了安抚林雪怀,胡蝶义无反顾地跟他举行了隆重的订婚典礼。

十年的初恋一回来就向男朋友逼婚(与初恋反目同白领结婚)(4)

图 | 胡蝶与林雪怀


订婚后两人还是有过一段甜蜜的日子,但冰冷的现实还是无情地打破了甜蜜的爱情幻象。外界对于这段女强男弱的爱情并不看好,给出了诸多质疑的声音。林雪怀长期被这种声音质疑压抑,内心也发生了扭曲的变化,多疑而敏感的他开始大手大脚地花胡蝶的钱,吃喝嫖赌,自暴自弃。揪着报纸上乱写一通的绯闻,就闹个不停,还对胡蝶发出了解除婚约的信函。当胡蝶收到第二封的时候,她知道这段感情走到尽头了。

1930年底,胡蝶聘请当时上海著名的律师,向上海地方法院起诉,控告林雪怀无故解除婚约,要求林雪怀赔偿她的经济损失,包括那辆小轿车。在法庭上,林雪怀听到胡蝶的诉求,竟然厚颜无耻地说不解约了。这个男人竟然已经无耻到这种地步了,胡蝶终于看清了,她坚决解约。

长达一年的官司终于打赢了,胡蝶不仅成功解除婚约,还要回了经济损失。

好在情场失意,职场得意,此前在名导张石川,郑正秋的指导下,胡蝶在影坛已经初绽锋芒,而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的轰动,则是将胡蝶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海外同胞甚至以10倍的价格买下了放映权,足见这部电影的成功。

胡蝶拉开了中国有声电影的序幕,从此以后,中国电影进入了异彩纷呈的有声时代。

十年的初恋一回来就向男朋友逼婚(与初恋反目同白领结婚)(5)

图 | 1928年 胡蝶主演电影《女侦探》剧照


“跳舞风波”

美貌和才华是女人的利器,但也容易被他人引为利器,借刀杀人。胡蝶就被当过这么一回借刀杀人的“刀”。伤了他人,也伤了自己。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张少帅执行“不抵抗”政策,丢了东北三省。一时间,国民激愤,群起攻之,张少帅因此得了“不抵抗将军”的头衔。日本方面原想要拉拢张少帅,受到了拒绝。恼羞成怒的日本人决定报复他,捏造张少帅与当红明星胡蝶的绯闻,在报纸上大肆传播二人相知相恋的假故事,控制舆论导向,让国民的口水淹死他们。

日本人成功了,二人被喷得体无完肤,尤其是还处于离婚风波中的胡蝶,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恶意和侮辱。与此同时,时任广西大学校长的马君武发表的两首打油诗更是将这场风波推至高潮。

(一)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二)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阿娇舞几回。

这两首诗不仅讽刺张少帅因为“爱美人不爱江山“而舍弃东北三省,而且还指责赵四、朱五、胡蝶等都是“商女不知亡国恨”的罪人。民众最是容易利用,稍加引导,便是最好的枪手。马君武这波赤裸裸的舆论诱导,聚集了无知民众的炮火,狠狠对准了二人。张少帅被骂成“风流将军”,“不抵抗将军”,胡蝶则被视为“红颜祸水”,“亡国妖姬”。

风波愈演愈烈,胡蝶的民族气节与国家立场也受到质疑和抨击,她坐不住了。11月22日,胡蝶在《申报》上刊登了一则《胡蝶辟谣》:

蝶亦国民一分子也,虽尚未能以颈血溅仇人,岂能于国难当头之时,与负守土之责者相与跳舞耶?‘商女不知亡国恨’,是猪狗不如者欸!”

明星电影公司导演张石川及全体演职员,也在《申报》上发表启事为胡蝶作证。证实胡蝶当天在片场拍戏,压根没离开过,和张学良根本素未谋面。

“跳舞风波”终于逐渐平息,但这件事的后遗症却伴随了胡蝶一辈子。每当人们提起胡蝶,总会顺嘴提下这莫须有的“风流韵事”。

十年的初恋一回来就向男朋友逼婚(与初恋反目同白领结婚)(6)

一生挚爱

1931年对胡蝶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她跳过离婚的坎,经过“跳舞风波”,还遇到了相伴一生的爱人——潘有声。

初识,是因为朋友的介绍。彼时的潘有声,只是一个普通的洋行白领。但他斯文内敛,低调谦逊的处世风格让人感觉很安心。而此时的胡蝶仍处在离婚的官司中,心力交瘁,无暇他顾。潘有声这样一个朋友的存在对胡蝶来说是一种慰藉。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慢慢渗透进胡蝶的生活中,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也就慢慢进入了她的心房,从朋友变成男朋友。

十年的初恋一回来就向男朋友逼婚(与初恋反目同白领结婚)(7)

图 | 胡蝶与潘有声


胡蝶小心翼翼地保护这段恋情,不肯让媒体知晓半点风声。她拍戏时,他等她;她不用工作时,二人就形影不离,甜蜜到令人嫉妒。此时的潘有声也跳槽到一家银行当经理,事业也是干得风生水起。胡蝶的事业也是屡攀高峰。

1933年,胡蝶获得了“电影皇后”的宝座。然后,获此殊荣的电影皇后并没有放弃进步,而是乘着左翼作家崛起的东风,成功实现转型,《狂流》,《脂粉市场》和《姐妹花》等电影的成功,将胡蝶推向了新的高峰。而后,她又代表中国电影界,走出国门,参加苏联的国际电影节。

这一次,她收获的不仅是名气,更多的是学识和眼界。此番走出国门,她领略到了别的国家的文化,看到了中国电影与欧洲的差距,她对中国电影有了客观的认识和新的期望。

回国后,胡蝶有了结婚的念头,但又被拍戏耽误了,潘有声也表示理解和支持。他觉得“需要有更雄厚的事业基础才来成立我们的新家庭”。后来由于父亲得癌症,将不久于人世,她当即决定结婚,要让父亲看到自己在这世上有人照顾了。

1935年11月13日,28岁的胡蝶与潘有声在酒店举行婚礼,轰动一时。

十年的初恋一回来就向男朋友逼婚(与初恋反目同白领结婚)(8)

图 | 胡蝶和潘有声结婚照


1937 年,抗战爆发,上海不再安全,胡蝶决定同丈夫举家迁往香港。潘有声仍然是在洋行工作,兢兢业业,收入颇丰,对妻子也是一如既往的好,在乱世中也算是保有一方干净温暖的港湾。胡蝶抽空也拍拍电影,不为谋生,单为爱好,也打发打发时间。

后来香港也被日本人占领了。日本人登门邀请胡蝶拍电影,胡蝶本就对抢占国土,残害同胞的日本人十分痛恨,怎么会答应,她决定连夜出逃。1942年8月27日,胡蝶带着一家老小,顺利逃回广东,而后一路辗转,来到重庆。

胡蝶不知道的是,她这刚出狼窝,又误入虎穴。

十年的初恋一回来就向男朋友逼婚(与初恋反目同白领结婚)(9)

图 | 戴笠


蝶笠之谜

戴笠和胡蝶的故事,如果拍成电影,也该是一部年度大戏了。

在逃难途中,胡蝶丢失了三十箱行李。胡蝶的朋友杨虎得知后通知了戴笠。戴笠可是胡蝶多年的粉丝,眼见女神有难,立马出手。他给他的军统特务们下了死命令:找不到东西提头来见!

找了几个月后还是没找回来,戴笠想了一个招,他把胡蝶委托的转运人抓到牢里,给安了个侵吞他人财物罪名,然后拿着失物清单,派人四处购买,凑够了三十大箱,封好送到胡蝶面前。

胡蝶收下了,但她不知道的是:命运赠送的东西,其实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戴笠把珠宝给胡蝶之后,就安排她的丈夫潘有声去云南卖茶叶了。而后,戴笠为博美人欢心,建豪华别墅,铺名贵花草,强行让胡蝶住了进去。为了在胡蝶面前刷存在感,还每日陪胡蝶散步,可是胡蝶心里始终只记挂着丈夫潘有声。她对潘有声说:“姓戴的只能霸占我的身体,却霸占不了我的心。有声,我的心永远属于你。”

许是上天听到了胡蝶的祈求,胡蝶终于得以逃离这座黄金牢笼。戴笠在去青岛的时候遭遇空难,摔死在了南京,胡蝶终于回到了丈夫身边。

十年的初恋一回来就向男朋友逼婚(与初恋反目同白领结婚)(10)

图 | 胡蝶、潘有声


胡蝶飞走了

破镜重圆的两个人十分珍惜在一起的日子,感情较之从前更多了一丝相依为命的意味。1946年,夫妇俩再次举家迁往香港。潘有声与朋友借助“蝴蝶牌”系列热水瓶,再加上胡蝶的宣传,打开了香港的市场,生意十分红火。

安稳幸福地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1952年,潘有声被查出来了肝癌晚期。胡蝶被这个噩耗打击得一下子缓不过神来。她的心在滴血,两个人一同遭遇了这么多,为何还是没能一起走到最后。不过她很快就振作起来,毕竟她现在是家里的顶梁柱。她故作轻松地安慰潘有声,积极地陪他治疗,还约定说治愈后一起去欧洲旅游。约定虽美好,只是,他们都知道,不可能实现了,也许,下辈子可以一同前去。

几个月后,潘有声去世了。胡蝶也消沉了一段时间,无心经商的她把公司转手卖给他人,再次复出,重征影坛,拍摄了《街童》、《两代女性》、《后门》等电影,其中的《后门》还为她夺得了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的桂冠。1966年,58岁的胡蝶正式告别影坛,这一次, 她是真的退了。

1975年,胡蝶移居加拿大温哥华,为了纪念亡夫,她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潘宝娟。近80岁高龄之际,胡蝶还动笔撰写回忆录。《胡蝶回忆录》上市后获得了热烈反响,还获得了金马奖。

1989年4月23日,81岁的胡蝶在加拿大温哥华安然长逝。临走前,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蝴蝶要飞走了。”

十年的初恋一回来就向男朋友逼婚(与初恋反目同白领结婚)(11)

图 | 1985年,胡蝶(中)与来温哥华探望的王丹凤、柳和清夫妇合影


蝴蝶飞走了,但蝴蝶美丽的身影还存留在人们心间。她这一生,太过于轰轰烈烈,几段感情,几次绯闻,无一不跌宕起伏。她的一生,也如一场电影一般,电影结束了,众位看客也该散去了。

只是,她在回忆录里说的话,我觉得应该被记住:“如今我已年近八十,心如止水,以我的年龄也算高寿了,但仍感到人的终身其实是很短暂的。对于个人生活琐事,虽有讹传,也不必过于计较,紧要的是在民族大义的成绩上不要含糊就可以了。”个人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但民族大义,是万万不能含糊忘记的。我想这也是胡蝶至今被人念念不忘的原因吧。

文 | 云归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