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女侦探桂香》呈现出跨区域文化杂糅特征。将西方犯罪侦探小说格式与中国人文经验结合。

宅女侦探桂香免费看(治愈系侦探电影)(1)

《宅女侦探桂香》

鉴定对象:《宅女侦探桂香》

上映日期:8月13日

文/曾念群

侦案类型在上世纪末的港片中一度流行,但多属消遣之作。2007年“彭氏兄弟”推出过一部《C 侦探》,口碑不错,还收获了一大堆金像奖提名。

《宅女侦探桂香》呈现出跨区域文化杂糅特征。电影改编自伍臻祥的同名侦案小说,作者伍臻祥乃台北人氏,在纽约旅居八年,他将西方犯罪侦探小说格式与中国人文经验结合,撰写了《失落的印记》《怀表中的女人》和《宅女侦探桂香》等畅销作品。

电影《宅女侦探桂香》的导演彭顺[微博]来自香港,女主角桂香的饰演者王珞丹[微博]来自内地,男主角阿哲的饰演者周渝民[微博]来自台湾,电影由福建恒业领衔投资,影片的制片气质很香港,但语境又多有台腔调性。语言学上有一种叫洋泾浜的现象,大概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宅女侦探桂香》塑造了一位3岁识字,7岁抓小偷,13岁就帮警局屡破凶案的天才少女桂香。可这位智商180的神探情商缺陷显著,惨遭男友莫名抛弃,对于这样的女子,走出阴影的办法除了再破奇案,别无其他。这时恰巧发生了一起让警方毫无头绪的碎尸案,桂香与刑警阿哲展开了一场智力角逐。随着案情接近真相,两人的感情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与大多数探案电影不同,《宅女侦探桂香》只是以探案为名,讲了一个小妞走出情伤,重新收获爱情的故事。正因如此,电影有着“小妞电影”的多种特征,一眼就能从中看到章子怡[微博]《非常完美》、白百何[微博]《失恋33天》、汤唯《北京遇见西雅图》等“小妞电影”沿袭下来的人物谱系。

影片中的宅女桂香并非职业神探,她的专业是画漫画,只是有点不务正业,老交不出书稿而已。她的人生阶段正处“失恋95天”,因此满篇都是她的失恋情绪,连破案也是以失恋为由头。她起初只是到警局看看被碎尸的受害人是不是自己失踪已久的男朋友,在此,你不妨可以理解为她盼着男友被碎尸万段。因此,破案并不是关键,疗伤才是叙事的目标。

《宅女侦探桂香》并非一部高投入影片,它只是在中低投入的制作量级中,保持了较高的工业水准。而从海报“天才降生”等副题来看,《宅女侦探桂香》应该是个系列之作。

文章来源:新浪新闻网news.sina/

通过来源转载,侵权请联系小编删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