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紧张和自卑”原来是我们人类基因里就有的啊?

文/枭帆

紧张是自卑吗(终身成长紧张和自卑)(1)

8岁甜妞画的公主和全家福

紧张是自卑吗(终身成长紧张和自卑)(2)

原创全家福:白金毛的小幸福

紧张:

人类在远古时代,例如遇到很多来自狼/老虎/狮子等大型动物亮晶晶的眼睛时,反应快的就会立刻逃跑,而且跑的快的人就可以活下来并且繁衍后代!

远古时代的夜晚,人类点一堆篝火,可以威吓其他动物,也可以得到熟食,消遣的活动就是大家围着篝火跳舞并轮流讲故事,当轮到一个人讲故事时,所有人都会通过篝火看着他,这时他就会本能的紧张,因为感觉这些亮晶晶的眼睛和被一群狼围着的感觉很相似,所以本能的也会想逃跑!

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不通过刻意练习,每个人面对一群人讲话/演讲时都会比较紧张的原因,这是我们人类基因里就有的!但这种紧张通过刻意练习都可以消除或者被我们控制。

自卑

我们人类的儿童是早产儿,妈妈十月怀胎呱呱坠地后,和其他动物宝宝相比,人类婴儿如果没有家长抚养和帮助,这个小婴儿只能死路一条,我们婴儿需要用3个月才有视力,用6个月才能坐起来,用一年时间才能学会走路,两年才能说话,18岁才算真正的成人。

婴儿期遇到的很多困难,例如饿了,热了,拉了,或者想翻个身,婴儿只能用无助的哭声来沟通,当妈妈听不懂或理解错误时,小婴儿很快就熟悉了生气,愤怒,伤心,挫败,或者自我怀疑,也就是说,这些都是我们后来解释的“自卑的组成部分”

所以说,一个妈妈在婴儿小时候要和他多说话,给他足够多的关注,及时互动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累积的“自卑的感受”就可以少一点:)

紧张是自卑吗(终身成长紧张和自卑)(3)

《道德经》里也有很多辩证的哲学内容,例如老子说:“善行者无辙迹,善数者不用筹策”,也就是有出行策略的人出门不一定要留下车辙,善于计算的人可以不用算盘。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不要用惯性思维去看问题,去面对事情,就会有很多新方法,新收获。

有本书叫终身成长,里面提到两种思维模式,其实如果我们用固定思维去看紧张和自卑,都是负面内容,尤其一个孩子,紧张就是不勇敢,要改正,自卑就是不够自信,要加强!

但是如果用成长型思维去看这两个性格特点,我们就会有很多积极正面的内容。

紧张是自卑吗(终身成长紧张和自卑)(4)

固定思维:以经验和过去成绩作为理论依据,拥有这种思维的人急于证明自己有能力。

固定型思维,最多的体现就是“证明自己”,例如很多人考上名校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学习能力,很多人努力工作也是为了证明自己强。

微软原来的企业文化,就是每次开会,或在每个办公室,每个人都要证明我是最棒的,所以有漫画嘲笑微软文化:就是每个人都拿一把枪对着别人,每个人都怕犯错。后来新的ceo 萨蒂亚一看,不行啊,我们应该从错误里学到新东西才对,不能天天只是用过去去证明自己!我们要用成长型思维才能有更大进步,所以微软文化改变后,品牌和股价都又上了新台阶

荣誉只是副产品,就例如居里夫人得了诺贝尔奖杯后,她回家就把奖牌给孩子当玩具了!因为她知道,奖牌和荣誉只代表过去时,我现在还得继续工作!

成长型思维:就是对新生事物和未知内容充满好奇,也就是有原动力,而且在行动过程中不会因为别人的态度中止自己的目标,也就是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会持续努力直到达成目标。

乔丹作为篮球伟大的球星,不是他天才,而是他有成长型思维,乔丹先打篮球很棒,后来去打棒球,很多人固定思维就担心他做不到会丢脸,但是乔丹去做了,结果真的打不好,又回到NBA继续打篮球,大家嘲笑他回来已经丢掉自己的王牌位置时,他又重新开始练习基本功,重新发明了新的篮球投篮方法,重新成为篮球界的天王。

乔丹读高中时连校队都进不去,哭着回家,妈妈就说你刻意练习吧,只要爱,总能练好的,乔丹就一天练习几千个投篮。

紧张是自卑吗(终身成长紧张和自卑)(5)

这两种思维对我们人生成长,尤其育儿方面,可以有很多参考

成长型思维的人,对成功,失败,包括努力,人际关系,都不怕别人的看法!

尤其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会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周围人的看法和态度不会影响他。

一:对孩子,不要表扬他有天分,因为孩子觉得有天分就会不愿意去做刻意练习,很多天才儿童就是不肯再继续去努力从而泯为众人。

美国一个很烂的高中,每个孩子都不爱学习,觉得自己这辈子完了!一个心理学家给孩子上了一堂课,《大脑的构造》,告诉这些孩子大脑是公平的,大脑是怎么工作的,每个人都有擅长的或者不太擅长的内容,那些学习好的人,不是他们大脑好,是他们练习的多。很多孩子听完都哭了,说自己很小就被人说笨,说学不好数学,说我大脑不好,原来是我没去学!

二,我们身边有很多成长型的榜样:

苏东坡就是一个成长型的人代表,他的一生,可以说每天都是新情况,但是他不怕,他都能去乐观的面对!

王阳明一人舌退数千叛兵,圣人孔子,也都能辨证的看待问题,他们都有自己清晰目标和坚定信念,也都说过“我自己的事儿都忙不完呢,哪有空去管别人的看法”。

紧张是自卑吗(终身成长紧张和自卑)(6)

三:怎样培养孩子成为“成长型思维”的人:

要正确表扬孩子

不要让孩子成为“天赋偏好型”,表扬孩子时不要用“你狠棒,你很有天分,你就是一个钢琴家”

而要表扬孩子的过程和动机,例如,你的练习很有用,你天天弹琴,你很坚持,因为你有很多练习,所以你能弹好琴。

要正确面对孩子的挫折:

当孩子遇到挫折,尽量平和的和孩子分析“这是我们学习的机会,我们来一起来分析一下看看这件事的背后逻辑”, 让孩子知道自卑和紧张很正常,遇到挫折很正常,下次咱们用更科学的方法去面对即可!

把孩子培养成“成长型思维”的模式,比我们给他留万贯家财,或者名校豪宅,都更加有价值!

Ps:关于天才,有过研究,莫扎特,达芬奇,都不是天才,他们的成就都是通过刻意练习实现的,仔细想都是熟能生巧。

莫扎特生在一个音乐家庭,他比其他孩子多了个接触音乐并且有可以学习的环境,另外就是他在学音乐的路上得到了很多正面肯定,例如爸爸带着他在欧洲巡演,就是他刻意练习的原因和结果

而达芬奇,大家都知道,他是因为他自己一生都保持着好奇心,他在画画,建筑,医学,数学,兵器发明制造方面都是大神,他除了好奇心,还有就是花大量时间去学习。例如他偷偷的冒着生命危险去解剖尸体,他遇到一个100岁的老人,和他交往多年,就为了他去世后可以征得允许解剖他,达芬奇通过解剖画出了子宫内的婴儿,发现了人类牙齿的生长规律,还第一次发现了动脉硬化。

作为一个妈妈,不仅我们要有成长型思维,还要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孩子也培养成成长型思维的孩子!

紧张是自卑吗(终身成长紧张和自卑)(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