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英语四有一篇文章名为 Patterns of culture,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The life history of the individual is first and foremost an accommodation to the patterns and standards traditionally handed down in his community. By the time he can talk, he is the little creature of his culture, and by the time he is grown and able to take part in its activities, its habits are his habits, its beliefs his beliefs, its impossibilities his impossibilities. Every child that is born into his group will share them with him, and no child born into one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globe can ever achieve the thousandth part.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行为规范都深受其所属的文化圈子影响,这种影响广泛而深远。处于某一文化圈子里的人与地球另一端其他文化圈子里的人在文化风俗上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上面这段话对文化差异的描述非常贴切,它也可以用来解释我们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很多问题。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会:明明很努力地学了很多年英语,但为什么还是看不懂原版电影/电视剧/脱口秀节目?到了国外很多日常生活词汇都不认识?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

这种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词汇量的差异,另一个是对流行文化知识的储备。

先说词汇量。外语学习者与母语者无论是在语言信息输入还是词汇量上都有着很大区别。普通外语学习者词汇量大多在几千到一万多(即使是国内的专八考试的词汇量要求也只有13000左右),但英语母语者的词汇量要远超这一数字,而且这还不包括大量的日常生活名词以及各种常见单词衍生出的搭配(如果算上后面这两项,母语者的词汇量将会非常惊人)。很多刚到国外的人去超市买东西通常会满脸困惑,因为有太多物品的英文单词不认识了。

要直观理解究竟有多少我们不认识的生活名词,你可以访问韦氏可视化词典官网 visualdictionaryonline 上面列出了各种日常物品的英文说法。举个例子,这是一张房屋外观图:

英语所代表的文化(聊一聊英语中的)(1)

如果不是在国外长期居住,上图中类似 gable,cornice,shed 这种单词相信对大部分人来说都相当陌生,而像这样的名词数量其实非常多。我之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多大的词汇量?,这篇文章在知乎上收到了颇具说服力的反馈:

英语所代表的文化(聊一聊英语中的)(2)

由于词汇量的差异,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遇到生词”这件事情几乎永远不可能摆脱。这些生词大量出现在电影电视剧以及原版书中,经常给我们的理解带来困难。

除了词汇量差异之外,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还体现在于流行文化知识储备的差异。

学汉语的外国人看到当前中文网络上的各种新词和流行语肯定会感到一头雾水,而这也是我们面对英美流行文化知识的一个感受。英美国家的文化娱乐产业要比中国的更加发达,在这其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知识”更是蔚为壮观。要感受这一点,只需要找几集脱口秀节目去看看就知道了。如果不是熟知英美文化知识,要听懂很多“生肉”脱口秀节目难度是相当高的。

那么,英语中的文化背景知识那么多,我们是不是都要全部了解呢?

经济学中有一个“边际递减效应”,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英语所代表的文化(聊一聊英语中的)(3)

这一规律在英语学习中同样适用。举个例子,英语单词中前3000词占到了所有使用场景的80%,前8000词占到了90%,前15000词占到了95%。掌握英语中最常见的15000词已经可以理解大多数文本,而再往上新学到的单词对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效果会逐步降低。

这对于文化背景知识来说也是如此。英语中各类文化背景知识几乎无穷无尽,但绝大多数知识都位于边际递减效应曲线的末端,并不值得我们去关注,因为这些信息对于提升语言能力用处并不大。比如,了解再多的欧美娱乐八卦新闻也很难提升我们的学术写作能力,更不会让我们在大大小小的英语考试中取得高分。

对于文化背景知识,我们需要做的是“抓大放小”,即将主要时间精力放在对于我们日常工作学习最有用的知识点上。你可以不认识cornu这个单词,但一定要知道corn的意思,你可以不知道Brad Pitt是谁,但一定要知道the Pentagon 的含义。比起盲目学习所谓的文化背景知识,我们更需要踏实掌握英语中的基础词汇和基本常识。

事实上,这一点也体现在英语课本的编排思想上。长久以来,一直有人批评中国的英语课文用法过时,不能紧跟英美当下的语言潮流。但从语用的角度来看,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无可厚非甚至是非常明智的。目前语言的演化非常迅速,几乎每天都有新词和新流行语出现,但并非所有的新用法都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这一点参考各种稍纵即逝的网络流行语)。英语课本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教给学生那些最经典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表达,而不是各种所谓的流行说法。比如英语课本会教给学生How do you do?而不是What’s up? / How is it going? 虽然How do you do? 听起来确实不如后两者新潮,但它却是最安全的用法,即用在任何场合都不会有大的差错。

文化背景知识虽然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它们照单全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选择性地去了解和学习和自己工作生活相关的信息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也符合我们学英语的初衷:让语言成为筛选有效信息的工具,而不是反过来为了学语言而引入无效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