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 :百合科黄精属植物 。中药学名:玉竹别称:肥玉竹、制玉竹、萎蕤、葳参、名玉竹、葳蕤、黄芝、地节、铃铛菜、地管子、尾参。根茎横走,肉质黄白色,密生多数须根。叶面绿色,下面灰色。花腋生,通常1~3朵簇生。原产中国西南地区,但野生分布很广。耐寒,亦耐阴,喜潮湿环境,适宜生长于含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

玉竹清肺热(润燥除烦话玉竹)(1)

​《本草经集注》云“茎干强直,似竹箭杆,有节。”故有玉竹之名。植物的根茎可供药用,中药名亦为玉竹,秋季采挖,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切厚片或段用。

玉竹清肺热(润燥除烦话玉竹)(2)

​(图为湘玉竹鲜品)品种分类栽培品1、湘玉竹主产于湖南邵东、邵阳、耒阳等地栽培品。其特点为条较粗壮。表面淡黄色,味甜糖质重。2、海门玉竹产于江苏海门南通等地区栽培品,质量近似于湘玉竹,其条干亦挺直整齐肥壮,呈扁平形,色嫩黄3、西玉竹主产于广东连县等地。商品颜色较深,红棕色、黄棕色至金黄色,不及湘玉竹及海门玉竹糖分足,味甜略淡。野生品1、关玉竹多系东北及内蒙河北一带野生品,常较细长,淡黄色,表面纵纹明显,体轻质硬,味甜淡。2、江北玉竹主要指江苏、安徽一带野生品。品质似干关玉竹,但色较浅体质较松。

玉竹清肺热(润燥除烦话玉竹)(3)

​(图为湘玉竹干品)性味:味甘、性微寒。归经:归肺、胃经。适用体质:阴虚体质。玉竹的功效与作用:可养阴、润燥、生津、除烦、止渴,用于眼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自汗盗汗等症。1、安神强心玉竹补而不腻,不寒不燥,故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有滋养镇静神经和强心的作用。对心悸、心绞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2、降血糖玉竹对血糖具有明显降低作用,能改善人体的耐糖功能。3、润肤、消炎实验表明,玉竹还有润泽皮肤,消散皮肤慢性炎症和治疗跌伤扭伤的功效。

玉竹清肺热(润燥除烦话玉竹)(4)

​玉竹主治:玉竹是一味常用的养阴药材。用于治疗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肺源性心脏病等。现代药理研究则发现,玉竹有强心作用,对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也有抑制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睇虚肺燥有热所致的干咳少痰、咯血等;胃阴虚有热之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热伤心阴之烦热多汗、惊悸等。玉竹现代药理研究它含玉竹黏多糖等多糖类、甾体皂苷及生物碱、维生素A等成分。玉竹禁忌:胃有痰湿、气滞者忌服。虚寒症及大便稀薄的人亦忌用。高血压患者须慎用。

玉竹清肺热(润燥除烦话玉竹)(5)

(图为亳州华祖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