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依据孔子部分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并分为七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内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纽冠、行为仪止等。三字成为一句,琅琅上口,每一句讲述的都是至关重要的做人的道德和规范。

“弟子”,就是学生,当然不仅仅指小朋友,广而言之,凡是想要学习古圣先贤文化的人,我们都可以称为“弟子”。“规”即规范、规矩。因此,《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规范的启蒙书。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解释】《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解释】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礼仪(弟子规亲仁)(1)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解释】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受社会潮流风气影响的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又不讨好他人,所以大家才会起敬畏之心。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解释】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真是再好不过了。因为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如果不肯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不肖的小人会趁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影响,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