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七七事变80周年和南京保卫战80周年。在南京郊区以及市区的部分地方,依然保留着大量的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的遗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当年中国军队修筑的军事防御工事,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碉堡”。

最近,有文物爱好者在江宁再次发现一座抗战碉堡,他们表示,希望文物部门早日将这座碉堡列入保护范围。

抗日中的碉堡 抗战爱好者在淳化找到八座民国碉堡(1)

丁进等发现的淳化小学附近碉堡。

七年来坚持调查抗战遗址

从2010年开始,江苏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进和抗战史研究者唐恺合作,在南京周边地区寻找南京保卫战遗迹。他们先后开展了紫金山南京保卫战遗址、南京保卫战炮台遗址、明代外郭城墙南京保卫战遗址等专项调查,研究成果分别在《中国文物报》、《钟山风雨》、《日本侵华史研究》 等学术报刊发表。

丁进、唐恺还与王安杰、吕晓其、王强等热心文保志愿者合作,申请认定清凉山和老虎山炮台遗址、中山陵蓄水池、高桥门两座抗战碉堡以及西山保卫战遗址为不可移动文物。

2015年11月以来,丁进等对南京保卫战外围阵地遗址开展调查,在江宁地区确认、发现了多座没有被列入文物保护范围的碉堡,如淳化梅龙湖畔抗战碉堡、南京晓庄学院方山校区抗战碉堡等。

近日,在南京文物摄影师黄宝荣的指点下,他们又确认了一座鲜为人知的碉堡,这座碉堡位于淳化街道淳化小学对面山坡上。

射击孔犹如瞪大的眼睛

记者看到,这座碉堡其实是一个多射孔轻机枪工事,其形制特征与晓庄学院方山校区抗战碉堡相仿。工事为长方体,高约2米,其东北方向并列三个20厘米×18厘米的射击孔,犹如瞪大的眼睛,凝视着来访者。

因为曾遭受日军炮火猛烈轰击,工事的防雨檐全都不存。在其西南方向,还有一个出入口,门侧有一个圆形透气孔。碉堡有多处竹节钢筋裸露,钢筋直径为0.8厘米。

此前,在淳化街道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丁进已考察了淳化街道南京保卫战遗址,包括已经被公布为江宁区不可移动文物的碉堡群,这几座碉堡分别位于淳化大城村东、东山头村36号、青山社区等地。丁进说,此次发现的淳化小学碉堡,还没有被列入文物保护范围。“根据我们的初步统计,淳化街道现存抗战碉堡至少有8座!”

223座国防工事之一

丁进告诉记者,此次发现的淳化小学碉堡,在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中,是中国军队第五十一师第三0一团的防区。

据史料记载,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国民政府为了应对可能爆发的战争,将南京区防御阵地划分为城外构筑的外围阵地和复廓阵地。外围阵地选定乌龙山、栖霞山、青龙山、淳化镇、牛首山、大胜关一线,两翼依托长江天堑,形成一个弧形阵地,并以东南为阵地的主要防御方向。

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全国已成国防工事报告表》 载:至1937年8月,南京四周合计共完成国防工事(也就是俗称的“碉堡”)533座,其中在东南一带,自板桥经淳化、汤山迄龙潭,由独立工兵第一团完成工事223座。

“淳化小学的这座碉堡,可能就是那223座国防工事之一。”丁进说。

淳化小学碉堡早已经残缺,围绕着它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这里的战斗,应该是淳化保卫战的片段,淳化保卫战则是南京保卫战期间,发生在南京外围阵地的一次重要战斗。”

碉堡遭到过日军炮击

丁进爬梳了中日军队战斗详报以及双方官兵回忆文献,他说,淳化保卫战参战部队,中国军队是74军51师(师长王耀武),进犯淳化的日本军队是日军第9师团(师团长吉住良辅),这个部队后来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了滔天罪行。

1937年12月5日下午,日第9师团第18旅团旅团长井出宣时,指挥步兵第三十六联队2000多人,与淳化一带的中国军队激战。12月7日,由湖熟向北进犯的日军500多人,从咸墅、李墅攻击宋墅、下王墅阵地,并向方山迂回,与中国军队第51师第302团接触战斗。三天激战中,日军向淳化阵地全力发起攻击十多次,但是都被中国军队击溃。日军伤亡500多人,中国军队伤亡900多人。

12月8日,战斗空前残酷。日军在凌晨六时、下午二时以及傍晚时分,先后发起三次进攻。这一天战斗中,中国军队第51师第301团代团长纪鸿儒重伤,连排长以下伤亡1400多人。12月8日晚,第五十一师奉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的命令,放弃淳化、方山阵地转移。

丁进指出,要搞清这座碉堡附近具体发生了怎样的战斗,已经不可能了,但从碉堡残缺程度来看,肯定遭受过日军的猛烈炮击。

“1937年8月,南京拥有的抗战工事达533座,如今,保存下来的不超过110处。”走访中,丁进了解到,淳化小学一带原来有七八个碉堡,现在仅仅留存这一个了。“我们希望能够保留这个碉堡,列入文物保护范围,使其成为保留抗战记忆、传递抗战精神的遗迹。”丁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