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向来是衡量我国中央政权的一项至高标准。毫无疑问,北宋不是大一统王朝,非大一统成为北宋一个巨大的政治缺憾。
然而北宋立国之初,也是有“大一统”志向和构想,但是后来变成“守内虚外”的苟安国策。这期间的演变,便是宋太祖和宋太宗两位皇帝时期。
一、宋太祖的国家“ 大一统”志向和构想
通过陈桥兵变,赵匡胤成功上位,他在基本和平地继承了后周世宗皇位的同时,也继承了后周世宗的的政治遗志,致力于谋求国家的统一大业。
“中国自周世宗时,已有混一天下之志。圣宋受命,凡所措置,规模益宏远。”
宋太祖是有延续中国人最看重的“大一统”治国宏图的。
北宋建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曾问询统一策略。毫无疑问,南方诸国弱小,唯有北方契丹支持的北汉是心腹大患,所以他有北伐的念头。
宋太祖先向张永德问计,张永德认为:“太原兵少而悍,加以契丹为援,未可仓卒取也。臣愚以为每岁多设游兵,扰其田事,仍发间使谍契丹,先绝其援,然后可图。”
赵普
后来宋太祖又雪夜造访心腹之臣赵普问计,史书上留下了他们的对话:
上曰:“吾欲收太原。”普嘿然良久曰:“非臣所知也。”上问其故,普曰:“ 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边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彼弹丸黑子之地,将何所逃。”上笑曰:“吾意正尔,姑试卿耳。” 于是用兵荆湖,继取西川。
这便是北宋广为人知的“先南后北”统一方略。
宋太祖自己在分析当时的形势也说:“中国自五代已来,兵连祸结,帑藏空虚,必先取巴蜀,次及广南、江南,即国用富饶矣。河东与契丹接境若取之,则契丹之患我当之也,姑存之以为我屏翰,俟我富实则取之。”
虽然提到了契丹,但宋太祖这套“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并未提到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计划,但这并不意味着宋太祖忘记了幽云十六州。
ꎬ从后晋石敬瑭割让开始,幽云十六州落于契丹人之手已达二十余年,此时幽云之地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已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宋代周而立,北宋君臣也将其作为历史遗留问题留作做最后处理。而且在后周世宗时,幽云已经列入国家统一方针之内,只不过是“吴、蜀平,幽可望风而至”,将幽云十六州留作最后解决。
所以宋太祖“先南后北”统一方针虽不包括幽云十六州,但可以想见的是,他在完成“先南后北”统一方针后,必将实施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计划,以完成其“ 大一统”之路。
北宋开国时形势图
虽然“先南后北”方针没有明确提到幽云十六州,但是很多史料可以佐证宋太祖并没有忘记幽云十六州,他统一计划是真正的“大一统”计划。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道:
太祖讨平诸国,收其府藏贮之别府,曰封桩库,每岁国用之余,皆入焉。尝语近臣曰:“石晋割幽燕诸郡以归契丹,朕悯八州之民久陷夷虏,俟所蓄满五百万缗,遣使赠北虏以赎山后诸郡。如不我从,即散府财募战士以攻取。”会上晏驾乃寑。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也印证了这样的说法:
初,太祖别置封椿库,尝密谓近臣曰:“石晋苟利于己,割幽蓟以赂契丹,使一方之人独限外境,朕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 当尽此金帛,充其赎直。如曰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会晏驾,不果。ꎮ
可见宋太祖是没有忘记幽云十六州的,而且他还提出了解决幽云十六州问题的两种手段:和平赎买与武力收复,而且在战略倾向上以外交途径优先,先尝试赎买,不得已时使用武力攻取。
也就是宋太祖是有收复幽云之地计划的,他的统一方略是“大一统” 的的统一方略。
幽云十六州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则史料中印证他这一计划。
开宝九年(976年)二月,“群臣再奉表,请加尊号曰一统太平”, 大臣们要给他加上“一统太平”的尊号,宋太祖明确回复“不许”,理由是“燕、晋未复,遽可谓一统太平乎?”
北汉没有平定,燕京没有光复,怎么能说是一统太平呢?
宋太宗如此回绝群臣加尊号的请求,可见他将北汉与幽云十六州是作为“一统太平”的最终目标的。
立国之初,宋太祖便有大一统的志向和构想,只是因为他突然驾崩才不了了之。
宋太祖赵匡胤
从宋太祖死后,北宋帝王的举动中也可以佐证他的“大一统”志向。
因为宋代统治者一直都非常重视和祖宗家法,终北宋之世, 始终有收复幽云的浓厚情结。
比如宋太宗继位后,两次北伐意图光复幽云十六州,彻底实现统一计划。虽然两次北伐均告失败,但却表明其继承乃兄国家“大一统”构想的具体事实。
又如到了宋神宗时期,“神宗常愤契丹倔强,慨然有恢复幽燕之志,聚金帛内帑”,显然他是效仿太祖皇帝,在内藏库储积财富收复幽云,继承太祖的“遗业”。ꎬ
从后世的行为来看,可以肯定地认为宋太祖开国的统一之路是真正的“大一统”之路。
赵匡胤大一统的志向和构想,一样都不少,唯一的遗憾在于他去世的过早。
北宋“守内虚外”国策下的苟安气象绝非宋初的既定方针,北宋由最初的“大一统”志向转变成“守内虚外”政策,这个嬗变发生在宋太宗时期。
二、宋太宗从追求“大一统”到“守内虚外”的转变宋太宗继位后,也是继承了兄长的“大一统”志向的,史载他继位后便对宰相薛居正等人说:“边防事大,万机至重,当悉依先帝旧规,无得改易。”
只是他未能执行赵匡胤稳健的统一理念,显得过分冒进轻取。
宋太宗并没有放弃收复幽云,实现“大一统”的愿望。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终于拿下了这块难啃的骨头。
攻灭北汉之后,宋太宗决定乘胜出击契丹夺取幽云,这次他是御驾亲征,力图一举成功,可惜因为轻敌大败而回。
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宋太宗一方面采取守势部署对辽的军事防御,另一方面积蓄力量,寻找第二次北伐的最佳时机。
雍熙三年(986)宋太宗乘辽朝新君初立之机,集中全国兵力二十万,兵分三路北伐。
雍熙北伐示意图
这一次他制定了详细计划,并一再强调各路不能冒进轻敌,彻底夺回幽云十六州。
“朕昨者兴师选将,止令曹彬等顿于雄、霸,裹粮坐甲,以张军声,竢一两月间,山后平定。潘美、田重进等会兵以进,直抵幽州,共力驱攘,俾契丹之党远遁沙漠,然后控扼险固ꎬ 恢复旧疆,此朕之志也。”
然而命运弄人,雍熙北伐在最终收复一连串故地之后,仍是以惨败告终。
这一次北伐的失利留给北宋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使得北宋的国防体制开始发生转变,有锐意进取的“大一统”下主动出击策略开始向被动防御的“守内虚外”政策转变,最终“守内虚外”成为北宋的国策。
可以说,雍熙北伐的失败使得宋太宗患上了“恐辽症”,使得北宋的“大一统”雄心受挫中断。
不过宋太宗最终转变为“守内虚外”仍是有一个过程的。
雍熙北伐惨败之后,宋太宗没有反省自己存在的问题,而是将责任全部推倒了将领身上,斥责将士违背自己事先设计的行军计划:
“奈何将帅等不遵成算,各骋所见,领十万甲士出塞远斗,速取其郡县,更还师以援辎重,往复劳弊,为戎人所袭,此责在主将也。”
斥责一番后,他对一些主将进行问责,进行了降职去爵等处理。
辽宋对峙
此后他虽然没有忘记幽云十六州,称“幽蓟之民,皆吾赤子,每闻交斗,尽然伤怀”,然而他已然不提要收复幽云,让这些幽蓟的赤子回到故国怀抱,而是下令“自今沿边戍兵,无得辄恣侵掠,务令安静称朕意焉。”
他只希望北方“安静”。
加上元老赵普一番言论,宋太宗又将重心放在内部治理上,进一步抑制武将权力。
赵普是两朝元老,不过他在宋太宗时期的表现后宋太祖时期的表现有很大的差别,在宋太宗时期,他更加关注的个人利益,是如何赢得皇帝的信任。他说“岂必穷边极塞,与戎人较其胜负?”、“远人不服,自古圣王置之度外,何足介意?”,他说武将喜欢战争,“事成则获利於身,不成则贻忧於国”等等。
赵普的思想对宋太宗产生了很大影响,统治末期他自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并告诫子孙务必要记在心里:“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唯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可见宋太宗是宋初统治者放弃收复幽云十六州,放弃“大一统”之路转变的关键人物,他将宋太祖制定的大有可为的“大一统”积极方针逐步改成“守内虚外”的保守政策。
这虽然有着现实形势变化的原因,但是北宋彻底放弃进取心,放弃“大一统”志向最终导致北宋外事不振,实在是令人惋惜。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便致力于统一全国的“大一统”战略,在通过“先南后北”方针统一大部分后,再以和平手段或武力手段解决幽云十六州,最终实现真正的“大一统”目标。可惜他突然离世,未能实现“大一统”伟业。
兄终弟及,宋太宗继位后,先是继承了宋太祖“大一统”志向,但因为两次北伐失败,他转而放弃幽云十六州,放弃了“大一统”宏图,转而制定保守的“守内虚外”国策。
宋太宗
“守内虚外”的国策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北宋军事萎靡,外患频繁。
虽然宋仁宗、宋神宗针时期对“守内虚外”进行了调整,但是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宋神宗扭转“守内虚外”政策的计划最终破产。
从此北宋养成了一味依赖和议,依赖用金钱手段购买和平的因循苟安惰性,最终导致两宋都一味乞和、亡于外患的可悲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