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快到了,关于教师的话题最近都成了热议的话题。比如尊师,优秀教师表彰,比如教师工资在全国19大行业中排第7等等。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教师与老师的意思是一样的。比如某度百科中给出的定义就是:

老师又作教师、师长、导师等,是一种职业,古已有之

但是如果你翻开史书,你会发现在古代教师和老师并非完全一样。

当老师的人和教师有什么区别(还是从教师到老师)(1)

教师

《明史·志·卷六十八》中有这样的记载:

又令每营选枪刀箭牌铳手各一二人为教师,转相教习。

主要讲明朝兵营设置的一些变化,明世宗朱厚熜时期兵营使用三叠阵和四门方营,调整编制,分三十营,每营三千人左右。这里的教师是教授武艺的人,类似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教头。

《元史·志·卷三十八》中也出现教师的记载。

安和署是元代设置掌管乐工调音律及部籍番事的机构,一开始是一个正七品的职位,后来元仁宗时期,这个机构的主管配制为五品官衔,这机构中就有教师这样的职位。

署令二员,署丞二员,管勾二员,协音一员,协律一员,书史二人,书吏四人,教师二人,提控四人

这里的教师应该是负责与音乐相关的内容。

汤若望,这个德国人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一笔,我们现行使用的农历就与他有关。他在明朝主要负责天文历法的修正,《时宪历》是中国历法最后一次大变革。他在明朝得到重视,在清朝同样受到重用。

十年,赐若望通玄教师,以奖其勤劳——《清史稿·本纪·卷五》

这是顺治十年他获得的荣誉。

当老师的人和教师有什么区别(还是从教师到老师)(2)

所以教师应该侧重于技能方面,是教授技能的人,负责教会技能,不管其他,能把技能教会,这就是好教师。

老师

老师,这个词翻开史书你会发现有二种意思。

帝以诏书让鄩老师费粮,失亡多,不速战——《资治通鉴·后梁纪·后梁纪四》

这里的老师费粮有些类似于劳师费粮的意思。所以这个和我们今天讨论的老师并没有太大的相关性。

当老师的人和教师有什么区别(还是从教师到老师)(3)

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史记·七十列传·孟子荀卿列传》

荀卿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学中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有两个学生很有名气,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一个是韩非子,一个是李斯。性恶论就是他提出的,然后被韩非和李斯发扬广大,形成了秦朝的酷法。

这里的老师,显然是说荀子的学问深,资历深,故被称为老师。这即是一种尊称又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当老师的人和教师有什么区别(还是从教师到老师)(4)

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新唐书·列传·卷一百二十三》

孔颖达是孔子31代孙,学问很高,唐代高考书目就是他编撰的。《五经正义》是开科取士的重要书籍。实际上他并非在唐朝才显名,在隋朝的时候就显名了。

605年,隋朝组织了一场大的辩论比赛,这里面集中了天下大儒,但问题是谁也辨不过孔颖达。这些大儒觉得面子上挂不住,自己饱读诗书几十年还不如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所以上面那一句话就是记载这帮大儒觉得面子挂不住,然后派人刺杀,不过孔颖达跑到杨玄感家里藏起来了,躲过这一难。

这里的老师和宿儒应该是相近的意思,就是有身份,有学问的人。当然这里的宿儒有点反面教材。

综上所述在古代能够称得上老师的一般都是受人推崇,被认为修养也很高之人,是智者。老师教授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智慧及做人。老师相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思想高地。老师与跟随的学生的关系类似父子关系。像孔子的弟子有些一生追随,孔子死后还守三年,这帮学生守孝无聊,相互交流才有《论语》的出现。

当老师的人和教师有什么区别(还是从教师到老师)(5)

从老师到教师,还是从教师到老师?这条路会有多远?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师说》中有这么一句话: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里提到的师者应该是老师,而不是教师,因为他们负责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仅仅教授技能。

但是现实中人们更关注技能的获得,比如语文的阅读写作能力,数学的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等等。学生会,学生能考高分就是最高标准,这学生就是最优秀的。

当老师的人和教师有什么区别(还是从教师到老师)(6)

如果一个学校的学生成绩好,那就是好学校,如果这个教师能把学生教的分数考的高,那就是好老师,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也是最现实的评价。这种评价导向还是值得商榷的。

如果将教育工作者往教师方向推,而不是往老师方向推,这其实对求学之人的发展是不利的。因为人不是工具,是活生生的人,人有思想,而不是只掌握技能的人形工具。

最后祝老师教师节快乐!

知常容感激所有教育过我的老师,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尊敬和感激老师是人的天性和本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