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赢商:提前看懂未来,欢迎关注。

前有朋友圈疯转“作息表”,“拒绝996“的反卷形势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今有字节跳动主动“反卷”,推行“1075”工作制。大厂们纷纷站出来,开始“根治”996问题。

除了作息制度的变更,字节还在 11 月 1 日,更新了名为《中国大陆加班管理规定》的文档,表示晚上 7 点后员工可申请加班,需要经过直属 leader 同意,每天加班上限 3 小时。

另外,对于员工最关心的加班费的问题,文档中也给出了明确阐释,工作日加班工资 1.5 倍,休息日 2 倍,节假日 3 倍。

不过,今年以来,大厂开始主动“反内卷”,已经并非新鲜事了。

继字节后,11月2日有媒体报道表示,腾讯员工在社交网站上爆料称,腾讯正式发文执行“965”工作制度,即9点上班,6点下班,工作5天。

同时,员工在7点后加班需要向公司申请,且加班时长与领导的绩效考核挂钩。

事实上,今年以来,包括快手、vivo等互联网大厂相继表态,宣布取消996、大小周制度。

员工按需加班,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向员工支付加班工资。

01 加班不可怕,可怕的是加班文化

虽然各大互联网企业员工都有人在不断吐槽996、大小周的加班制度,但是想要做到大家都不加班还是比较困难的,而一旦有人加班,作为同一个项目里的人,也难以避免on call。既然如此,反而不如用加班换来更实际的收入。

在年终奖、股票期权等激励方式下,不同绩效的人得到的待遇相差过大。有人能拿1个月,有人能拿10个月,必然会诞生出“卷王”这样的存在。

就拿前段时间刚刚取消大小周的字节员工来说,这样的举措大概会损失18%的薪资,按3个w每月计算的话,月收入减少5.5K(税前)。工资高的员工,一个月周末加班2天可以多出1w,年薪可能损失将近10w。

腾讯996制度(腾讯强制965)(1)

腾讯996制度(腾讯强制965)(2)

可见,在不降低工作量的前提下,相当一部分人还是愿意加班的。

下班时间,明明手头上的工作做完了想走,发现有同事在加班,于是不敢走。然后就开始内卷!

这种状态最可怕的影响在于,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惯性,晚上不管有没有事情,都要在公司熬到很晚。

这种潜意识造成的行为模式就是,白天慢一点,拖一点问题也不大,不行就晚上做,反正晚上还有大把时间。

消耗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做本不想做的事,只为看起来更显勤奋,这才是无意义的加班。

02为什么互联网大厂开始不追求加班文化了?

原因之一是,加班流于形式,效率低下。

有大厂员工爆料,称周末加班,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即便不加班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写周报、分享和培训上了,实际落于执行的,只有1/3的时间。

还有的公司员工,即便工作已经做完了,到下班点也不走,因为领导或同事都还在座位上,只好假装自己也还有很多任务没有完成的样子。

这样的形式主义,其实并不会给企业带来多少利益。反而因为无效加班,公司的用人本不成正比。

腾讯996制度(腾讯强制965)(3)

原因之二是大厂急需“正名”。

拼多多23岁女员工恶性猝死事件等重大舆论事件后,民众对加班文化的批判让互联网大厂时刻处在风口浪尖。

2019年3月,有人在知名程序员论坛GitHub开设了一个专栏,名叫“996.ICU”,意思是过度加班,等于给自己挣ICU医药费。这个栏目专门用来统计哪些互联网公司正在实行,或者曾经实行过996、大小周等不合理加班制度。至今,这个名单仍在加长和更新。

被列在上面的企业,如果不是能给出巨额薪资,很难吸引到年轻人进去奋斗。因为加班时长过多,平均下来的时薪其实是很低的,高薪是血汗换来的。

吸引不到人才的互联网大厂,终于开始反思自己,急于从这个名单上逃离。

毕竟企业的发展,仰赖的永远是每一个基层的员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