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两大主角张颂文和张译的演技浅析

开年好剧《狂飙》已经结束了,剧中的两大主角张译和张颂文,他们在其中的演技表现,从个人角度浅析一番。

张译演技明明比张颂文好(两大主角张颂文和张译的演技浅析)(1)

总的来说在剧情上,张译饰演的安欣没有张颂文饰演的高启强给观众有那么强的冲击力,但这是剧本里需要塑造的角色,并不是说张译表现不如张颂文。

张颂文从一个鱼贩子到京海的黑社会大哥,但看他的情节就是主角从落魄再成长发迹到人生巅峰的过程,是典型的爽文路线,由于角色环境前后变化很大,戏剧冲突强,所以演员比较能出彩,也就是所谓的本子会比较好。

张译饰演的安欣作为正面角色,从本质上来说是比高启强难演的。“伟光正”的角色用力过渡就很尴尬,就像高台说教一样。

张译演技明明比张颂文好(两大主角张颂文和张译的演技浅析)(2)

所以说,安欣这个角色必须要收着演,既不能表现的“白莲花”,又不能表现的太“迂腐”和“平庸”,但是张译在前两段,即2000年段和2006年段的部分还是演的非常出彩,在几个片段里,台词和演绎可以“封神”:

首先是在局里开会和张彪争莽村的案子时的那段真情流露。这一整段的独白台词,把整个剧情场面从对方一开始的嫌弃,再到沉默,感动以至于最后心痛让出案子的过程,完美演绎出来了。

这一段戏是把观众也当做是张彪一组人来代入的,当安欣讲到:你们随便骂,我的命不值钱的,所以求求你张彪,把案子让给我吧的时候,我作为观众都甚为感触。

张译演技明明比张颂文好(两大主角张颂文和张译的演技浅析)(3)

这种感触是深刻的体会到了,安欣这个角色发誓要做“孤臣逆子”甚至不惜和高启强同归于尽的决心。如果我是张彪(赵梓冲),我也会和他一样哭着点头把案子让给安欣。

这里的“哭”还是很有讲究,除了有对师傅之死的难过,也有对安欣执着于理想的感动,甚至还有一点“委屈”,——就是高启强把人都逼到这个份上了,这种“委屈”是一种正不能胜邪的无力感,正如港片里说的“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即便大家都知道,这种力量的悬殊,也要有人为了正义只身奔赴虎山。而正是这种舍生取义,才让张彪掩面而哭,不忍直视。好!这里张译和赵梓冲都演的很好!

张译演技明明比张颂文好(两大主角张颂文和张译的演技浅析)(4)

再有安欣表彰大会的那一段。当时剧情很明显的表现出安欣是心不在焉的领奖,他一边在和李响(李健)通话,一边在后台准备上台领奖。

观众由安欣的主观视角,把嫌疑人锁定在孟德海(张志坚)和安长林(石兆琪)身上。

尽管作为观众的我,知道嫌疑人肯定不可能是他俩,但我依然也奇怪,为什么他们不在座位上,而且这么重要的时候,两个这么大的领导竟然不在,难道不会引起怀疑吗?如果真的这样,那这个剧也太水了吧。

直到他俩出来给安欣颁奖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导演的伏笔。我只能说,这个导演水平高,出乎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这个反转来的就是你知道他会反转,但依然不得不说反转的漂亮。

话说回安欣,我当时看他把手机放在夹臂板里就有些奇怪,为什么手机不放在兜里,要放在那个位置,可能是因为他当时一边在和李响通话,一边被催促上台的无意之举。

张译演技明明比张颂文好(两大主角张颂文和张译的演技浅析)(5)

但后来,他将错就错,把双方的通话,利用讲台的麦克风进行曝光。这里的细节表现就是,安欣一开始本来想领了奖就走,因为当他看到两位领导来了之后,就立刻反应过来内鬼是师傅曹闯,可是市领导非要他上台讲两句,他正好就利用这个机会,最后劝说李响提供情报。最后孟德海帅气的一声令下,全军出击!

这里的张译表现就是把几个巧合,聪明的利用在一起。这个“聪明”就是我想说的张译的演技。其实演员凭空去表演角色的“聪明”,是比较难的。

如果不借助剧本里他人的配合“降智”,再加一些情节的送分,让观众自发的觉得这个人聪明的话,就需要导演的镜头语言。

张译表现的安欣的“聪明”其实是贯穿全剧的。作为一个刑警,聪明是主角必备的要素之一。

张译演技明明比张颂文好(两大主角张颂文和张译的演技浅析)(6)

但这毕竟不是破案剧,不能把安欣的聪明塑造成《白夜追凶》里的关队个人英雄一样,安欣的聪明要服务于团队作战,要“屈服”于黑恶势力,不能一个人挑了对面一窝悍匪。

张译在这一段戏里的表现,把一开始心不在焉上台领奖,手机顺势往夹板里一放,到没料到要自己发表感言,再到顺势调低麦克风,让李响说出情报,整个过程演绎的非常有镜头感,包括他对李响的一段劝解台词。

如果是我,忽然让我上台发表获奖感言,脑中会一篇空白,除了说感谢,也不知道要说什么。毕竟准备过发言稿还好,但以这个不屑领奖外加心系另外一头追捕嫌犯的状态,实在很难说出什么获奖感言。

但是,正是利用这个状态,张译说出了“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这个时候我们特别需要重启人生、重做选择,他这个时候特别会需要有一个人伸出手帮他一把,让他重新选择。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地,想一想。”看到这里,除了说台本写的好,也要夸张译演的好,情节、细节、情绪铺垫到位,这里台词升华。

张译演技明明比张颂文好(两大主角张颂文和张译的演技浅析)(7)

再聊张译的普通话问题,很多人认为张译在剧中说话发音总是变换语调,认为是他的演绎缺陷,但我恰好认为这个部分是演绎的比较自然贴近角色的部分,张译的演技并没有垮。

好演员在演绎角色的时候,是把自己当成局中人去理解的。对于此时此刻的他来说,他不是在演,而本来就是。

所以对观众来说也是,不要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要求剧中角色的人物风格都刻板统一。其实自然人在现实生活里,不同场合说话,就是会有不同的语气,语调。比如,正式场合开会报告的时候,和领导单独谈话的时候,同事日常生活聊天的时候,朋友聚会,在家和父母妻儿说话的时候。

前面说过,安欣这个角色是有一点“小聪明”的,平时也是有点小“幽默”的。有没有一种可能,安欣自己在生活里就是这么一个喜欢拿讲话语调开玩笑的人呢?我相信作为一个专业演员,要把一个电视剧里角色台词发音语调演绎统一,应该不是很难的事情。

张译演技明明比张颂文好(两大主角张颂文和张译的演技浅析)(8)

再来说张颂文。他在剧中的演技大受好评,毋庸置疑,实至名归,夸赞的话就不多说了。主要聊下给我影响深刻的几场戏。

张颂文的细节处理真的会让人眼前一亮。例如在做鱼贩子的时候,随手抄出鱼缸里的水来洗手,这个动作就非常老练;在给老墨介绍鱼档基本运作方式的时候,哪里放什么鱼,非常专业,一看就是生活细节上下了功夫的;第一阶段,安欣来面馆和他摊牌的时候,他从被安欣拿走的猪脚面碗里最后又搂了一筷子面,体现人物的那种不舍,一语双关。

张译演技明明比张颂文好(两大主角张颂文和张译的演技浅析)(9)

更有亲眼看到弟弟死在眼前的演绎,真是教科书式的精彩表现,连续喊了两次“是我报的警”,把这种心虚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着这么多警察的面,其实是可以扑上去哭喊的,但又不敢过去,这种弄巧成拙的表演,甚至现场的警察说不定都能猜到他是演的,但是正是这种戏中戏,演的才好。

就是让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在演,但是,他要演的就是让你知道他在演。这就是我看到的层次感。而不单纯是他表现的恍惚,不知所措感。这种脑中空白和不知所措的感受,很多人能演,但是上面说的,故意演给你看,剧中角色在演,这种层次才是我认为的真好演技。

张译演技明明比张颂文好(两大主角张颂文和张译的演技浅析)(10)

总的来说,我认为在《狂飙》这部剧中,二张演技各有千秋,都是教科书级演绎。看这些演员的这种有层次的表演,正如品尝杜馥尔的饮料一般,口味极佳又富有营养。

#演技实力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