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刚反唐第一百三十六回(红鬃烈马第一回)(1)

《红鬃烈马》前序

《王宝川》一剧,经熊式一编导成为英文剧,曾在国外扮演,轰动过欧美各国的一般观众。从此非特中国妇孺知道有王宝川,连外国也知道有王宝川了。认为王宝川是永远不朽的,中国的贞妇着实增加我国妇女界的光荣不少。但《王宝川》的剧名是近代的,从前不叫《王宝川》而叫《五家坡》,也叫《武家坡》。一说五家坡是这坡上只有五家居民,所以叫做五家坡;一说这坡上居民多武姓,所以叫做武家坡。现在五家坡也罢,武家坡也罢,总而言之,非唐代人谁也不能够证明孰是孰非。

《五家坡》的剧名一名《红鬃烈马》,最早是秦腔班戏,皮簧是后改的。秦腔班演来更为出色,因为剧中人的薛平贵和王宝川都是陕西人,陕西人看见轰动欧美争传全国的贞妇故事,谁都喜欢看。所以在西安的易俗社、正俗社等戏院班子,每星期中总要演一次,演时售座,座客辄满,可见陕西、山西一般人心目中的重视了。

五家坡在西安城南五里地方,即曲江池、鸿沟岸附近。那坡是一座小山,山上有一所王宝川的庙。该庙占地不广,也不富丽堂皇,庙的建筑纯粹的山西居家式。门上黏有两联,那句是:“守清操一十八载;享贤名万古流传。”又一联云:“流芳百世千秋古,冰霜节操万代存。”相传这庙的下边曾有一窑,这窑就是当年王宝川的居处。因为唐代迄今历时太久,该窑现在已无遗迹可寻。惟据此间居民传说,每年冬季天公降雪,别处皎然无垠,满眼皑皑,惟有该窑周围从未积雪。大概这是庙祝们造的谣言,好使大家知道这里王宝川神像的灵验,香火兴旺一些。

但据老于西安者说:“坡前往昔百余年前确实有二窑,有一个孀妇蛰居此间,因为生活贫寒,每日探取坡畔野菜,做为食料。这孀妇不知是何许人,一向没有亲戚朋友往来,有人询问她的身世,她回答她的丈夫投军从征,远年未见音信,其余的一概不言也不欲言。这样的情形直到晩年逝世,于是附近的邻居后人仰慕她的亮节高风,便立起庙来祭祀供奉。戏中王宝川就是指示这个孀妇,这句话比较的可以据为信史。每逢清明节,这王宝川庙香火甚盛,四郊乡民趋赴求拜的都是携带了荠菜作为祭品。《五家坡》戏中的薛平贵所唱见一位大嫂把菜挖,这菜就是荠菜呀。

陕西凤翔北乡筑有一个陈旧的坟墓,占地颇大,这可见当年建筑时的壮观。但距今时代久远,所以毁圯得不成样子。那杂草野花丛生在荒野的泥土上,把整个的墓地盖住,四周左右还围植着高大的树木,所立的石碑字迹也模糊得不能瞭见,要是仔细的剔藓拂土,就能隐隐约约地看得出唐贞妇王宝川之墓的字样,这显然是她的葬身之地了。那里因为地方处在荒僻之处,田亩旷野,鲜无人迹,只有在桃李争艳的春天时候,那就有一群一群的旅行男女们都到此地来游赏瞻仰,凭吊贞妇王宝川的遗迹。因为她是打破贫富阶级,争取自由婚姻的先导者,她是富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有毅力女子,在贫寒生活中挣扎着的贞洁女子,谁来谁都愿跪拜叩祭一番,对她表示同情。

前年邵力子主席陕省,在马嵬坡重修了杨贵妃庙,西安的绅士们在五家坡寒窑前所建筑纪念堂式的一所王宝川庙,也来重建一所较先旧的伟大纪念堂,堂皇富丽,焕然一新。堂中塑着王宝川和她丈夫薛平贵泥像,这是薛大哥和薛大嫂在做梦也想不到千百年后能出这样的风头的。

作者根据了剧中事实,自抛球击掌别窑投军起,至赶三关算粮登殿止,源源本本写成了二十回,虽不能说洋洋大观,足可消遣于茶余酒后了。

个道人写于己卯仲春月之朔日

薛刚反唐第一百三十六回(红鬃烈马第一回)(2)

熊式一《王宝川》英文版剧本1934年初版封面

红鬃烈马

吴门江蝶庐撰  灵风校录

第一回唐太子走国落俗尘 王宝川花园烧夜香

唐室自安禄山之乱,河山失色,国势垂危。幸肃宗灵武即位,信任李光弼、郭子仪等,匡扶社稷,恢复两京,平定了群丑,乃得廊庙廓清,天下重睹太平。传至唐宣宗大中年间,真个是海晏河清,四夷宾服,不亚开元、贞观之世。

宣宗虽精于断察,是个英明之主,但惑听方士之言,喜服金丹,未免沉湎酒色,渐渐不理朝政。宰相令狐绹,见宣宗纵情声色,便上疏请立太子,奠定国基。谁知触动了宣宗的心事,微微的叹了一口气。原来宣宗生有三子,长子李温,次子李归,三子李滋。

其长子李温,乃是宫人魏氏所生。那天诞生的时候,红光满室,异香十里。其时宣宗尚为皇太叔,即位之后,封魏氏为贵人,将立温为太子。却被西宫郑妃妒忌,便诳奏:“太子虽具异相,争奈其母骨气薄弱,若立为后,反而减了他的福泽。陛下当效前汉弗陵太子故事,则太子事皇后为亲母,陛下为亲父。”郑妃此奏,分明饰词挑拨离间。不料宣宗醉后,听信其言,当下糊里糊涂,传下一道旨意,生生的将魏氏逼死。

幸亏太监杜忠,义薄云天,怀抱七岁的太子,带了些细软珍宝,逃出宫门,改扮了平民百姓模样,行抵长安。中途经过太行山,遇见一伙强盗,将杜忠杀死,把太子劫上山去。又过了三年,某节度使率领官兵到来,剿灭了山寨中强盗,太子遂又逃到山西绛州薛家庄。薛员外是一忠厚长者,见他身藏五龙绣袱,知是贵人,收为义子,改名薛平贵。未几,员外、院君相继物故,庄中又遭回禄之灾,人丁四散,可怜薛平贵流为乞丐。兹先一言表过,后文详细交代。

所以宰相令狐绹请立太子,宣宗因此扼腕叹息。等到散朝之后,摆驾回宫,长孙皇后迎接龙驾进昭阳院中。朝参已毕,长孙皇后见宣宗龙目中含着一眶泪水,忙启齿问道:“陛下今日何以有不豫之色?莫非边关多事么?”宣宗叹道:“今日临朝,令狐绹上疏请立太子,朕思皇子温自幼失踪,不觉怅触前情,为之伤感耳。”长孙皇后道:“这是陛下误听郑妃之言,置魏氏于死地,以至太子远扬,到如今生死未卜。一言丧邦莫甚于此。”宣宗道:“朕为了此事,悔之无及,但不知太子究在何处?因之忧心如焚。”长孙皇后道:“太子为国家之本,陛下千秋万岁后,谁为储君?令狐绹之奏,是与妾身同意,还乞陛下三思。”宣宗道:“朕非不知,但诸王子俱属庸碌之辈,倘所立非人,岂不贻害苍生?”长孙皇后听了,叹息不已。从此宣宗思子情切,终日落落寡欢,连声色二字也收拾起来,并于分宫楼下,御沟河侧,改金水桥为望儿桥。有时步上桥头,瞭望一回,以志感怀。

且说朝中有一位左班丞相,姓王名允,太原世家,翰林出身,官居宰辅,位列三台。却有一件美中不足之事:膝下并无子息,只生三个女儿,长名宝金,已许兵部侍郎苏龙为室;次女宝银,已许九门提督魏虎为室;三女宝川,出落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贞静幽娴,德容兼备,至今尚未字人。王丞相常以无子为憾,见三小姐年已及笄,急于择一乘龙快婿。宝川三小姐婉辞道:“女儿年纪尚幼,却愿侍奉膝下,终身不愿出嫁,请爹爹不必以女儿终身一事为虑。”王丞相听了,含笑点了点头,可是心中大为不然,早打定了一个主意。

次日五更三点早朝,宣宗临殿,文武百官三呼毕。王丞相越班俯伏启奏道:“臣王允有奏,愿陛下万岁。”宣宗道:“卿有何奏?”王允道:“臣有三女宝川,年已及笄,待字闺中。臣欲择贤入赘,请旨于御教场中高建彩楼一座,效前朝殷满堂抛彩球故事,传为千秋佳话,乞降圣谕恩准。”宣宗闻奏,龙心大悦,欣然道:“准卿所奏,并赐卿女一品冠佩全副,半朝銮驾,五色彩球一个,候卿择得佳婿,朕再另行封赠。”王允领了旨意,拜受了御赐之物,匆匆辞朝回府。

王允得意扬扬回转内堂,笑谓夫人道:“好了!这番奏明圣上,奉旨招亲,谅三女儿再不能推辞了。”夫人道:“圣恩浩荡,果然不愧有道明君。”便命丫环请三小姐出堂。丫环答应,不一时,三小姐带了随身四婢出堂,请过了父母双安,一旁坐下。王允笑容满面的说道:“恭喜女儿宝川。”三小姐讶道:“请问爹爹,女儿喜从何来?”王允道:“已蒙圣旨,恩准于二月二日在御教场高建彩楼,抛球赘婿。女儿不可逆旨。”宝川三小姐听了,吃惊道:“既有圣旨,女儿纵有胆量,也不敢违逆。但女儿有一言,必须禀爹爹。”王允道:“你只管说来就是了。”

宝川三小姐侃侃言道:“女儿的终身大事,全凭彩球落下为定。但拾球之人,无论为贫为富,为官为民,一经抛中,不得更改。”王允满口答应道:“这个自然。”夫人也说:“这就是所谓好马不驮二鞍,烈女不配二夫。老身也是这个意思。”王允见三小姐已允,心中喜甚。

当下宝川三小姐辞归绣房,房中只留春兰丫头伺候,自己危坐绣榻,沉吟不语。春兰道:“小姐出阁,真是天大的喜事,为什么这样的不快活起来呢?”宝川三小姐道:“你哪里知晓,凡女子待字闺中,原要门当户对,方才终身有靠。今凭一个彩球,自轻千金之躯,虽说奉了圣旨,却是将我的终身作为孤注一掷,以故我心中甚是不愿。”春兰道:“我想小姐相府千金,何等金枝玉叶,如果彩楼抛球,不是丫环说句大话,一定抛到一个皇帝女婿。”宝儿三小姐啐了一口道:“满口胡说。”春兰涎脸说道:“这是丫环宽小姐的心,因为小姐福气最好,决不会招着没出息女婿的,所以不消虑得。”

宝川三小姐道:“不许多言,你今晚到花园花神祠中洒扫香案,我要亲往焚香,以占终身之谶,不可有误。”春兰忙不迭的答应,伺候三小姐用过了晩膳,这才掌了一盏纱灯到花园里来,开了花神祠,将香烛纸马陈设齐整,然后走来回复。这一夜适逢正月晦日,空中只有一天星斗,并无月色。宝川三小姐一身淡妆,脂粉不施,带了春兰、夏荷、秋桂、冬梅四个,各掌纱灯,轻款莲步,姗姗来至花神祠。三小妲一秉诚心,恭恭敬敬焚香点烛,双膝跪在蒲团之上,默默通诚祷告了一回,就在后花园中牡丹亭闲坐。

薛刚反唐第一百三十六回(红鬃烈马第一回)(3)

四个丫环将纱灯悬挂亭前,宝川三小姐道:“如此良宵,惜无月色,不然趁此浏览一番花园夜景。”夏荷道:“三小姐,我们几个丫头轮流打着秋千给小姐解闷,好不好?”春兰道:“那秋千架上的绳子日晒夜露,已经不很坚固,还是不顽的好。”正说话间,忽见花园围墙外面红光冲天而起,直贯斗牛,吓得四个丫头急叫道:“不好,外面有火。”

宝川三小姐也觉芳心吃惊,便命传园公去查。可是这时已过二更,园公早已熟睡,唤之不醒。幸而春兰胆壮,开了花园后门,举目一看,火光寂然,却见太湖石上躺着一个男子,鼻息如雷,睡兴正酣,连忙仍将后门关闭,向三小姐笑着说道:“好奇呀,并不是火,却是一个人睡在那里。”夏荷道:“这人身上有火,不要是个妖怪罢。”宝川三小姐心想:此人身有红光,必非凡品。“春兰你去唤他进来见我。”春兰说声晓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