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林辉 通讯员 魏佳琳

急诊科,一个距离生死最近的地方,一个有序与慌乱、温情与悲凉交织的地方。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秀梅已经记不得有多少个节假日是在科室度过的,只是今年这一次,有些不一样: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从大年初一到现在,她一天都没有休息过。

急诊护士适不适合24小时值班(急诊铿锵玫瑰刚下夜班)(1)

急诊护士适不适合24小时值班(急诊铿锵玫瑰刚下夜班)(2)

2月13日早晨,接到对口支援焦作市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作为专家组成员,刚下急诊夜班的张秀梅就带着行李,在副院长蒋士卿教授的带领下和队员们一起赶往焦作。

张秀梅和队友们到达焦作后,与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对接后,马上就投入到工作中。

当时,焦作市的确诊患者分布在市属2所市级医院及下辖沁阳、温县、武陟等各个县级定点医院。

急诊护士适不适合24小时值班(急诊铿锵玫瑰刚下夜班)(3)

在此后的14天里,张秀梅跑遍了焦作市、县各个定点患者收治医院,并逐个查看每一名在院患者,从发病到治疗,从检查到用药都详细了解,优化方案,对高龄合并基础病患者更是提出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重症患者是疫情死亡率升高的隐患,加强重症患者管理是加强医疗救治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对危重患者按照省卫计委工作部署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转到上级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确保每一例患者都安全恢复。

在省、市专家及当地医护的共同努力下,焦作市成为全省第二个住院患者清零的地市,并确保了专家组到达后的0感染,0死亡。

2月29日,张秀梅结束了对口支援焦作工作返回医院,赶上医院发热门诊第三批人员征集,遂积极要求到发热门诊去工作。她说,作为老急诊人,作为省对口支援专家组成员,对新冠病情有更全面的认识,更应该到医院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发热门诊工作远比普通的急诊日常工作要复杂繁重的多,身着三级防护装备,呼吸都变得不顺畅,湿气和呼吸的哈气使护目镜模糊不清。

急诊护士适不适合24小时值班(急诊铿锵玫瑰刚下夜班)(4)

随着复工返城开始及境外疫情爆发,发热门诊每天来筛查的人员较以往增多,更有部分危重病合并发热的患者在疫情严峻时没有及时就诊,这类的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危重,甚至有些生命垂危需紧急抢救。

此外,发热门诊除了筛查常规患者外,也承担着发热危重患者的筛查和救治。

急诊护士适不适合24小时值班(急诊铿锵玫瑰刚下夜班)(5)

张秀梅和战友常常需超时工作,汗水湿透衣衫,视线严重模糊,这些工作考验的不光是医护人员的技术,还有耐心和体力。但是,她们没有退缩,依然在发热门诊坚守着,以坚韧不拔之姿奋战于防疫的最前线。

张秀梅们都是这次疫情中千千万万最美逆行者之一,正因为有了他们用生命的守护,才有了疫情的控制,才有了千家万户的安宁。

窗外的玉兰花已含苞待放,返程复工的人车穿梭在大街上,厚重笨拙的防护服里流淌的汗水,不久一定换来明媚的春光。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