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格调比较高的作文素材有哪些?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格调比较高的作文素材有哪些(逼格略高的作文素材)

格调比较高的作文素材有哪些

1、苏格拉底: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

苏格拉底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等等。他还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神把他赐给雅典的目的,是要用这只牛虻来刺激这个国家,因为雅典好像一匹骏马,但由于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一只牛虻紧紧地叮着它,随时随地责备它、劝说它,使它能从昏睡中惊醒而焕发出精神。在此意义上,他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

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自己知道自己无知。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他结论说:“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的答复是要指明人的智慧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或者全无价值的,神并不是在说苏格拉底,他仅仅是用我的名字作为说明,像是在说,人们啊,惟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以自己的无知而自豪,并认为人人都应承认自己的无知。

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腐化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并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而死,终年70岁。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

2、柏拉图:不变的是理念,变化的是看法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 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记载的苏格拉底对话录成为后人研究他们思想的主要来源,但许多内容记载的是柏拉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苏格拉底的原意。

柏拉图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雅典奴隶主贵族家庭,古雅典国王的后代,他的父亲是阿里斯通 、母亲是伯里提俄涅 ,他在家中排行老四。他也是当时雅典知名的政治家克里提亚的侄子。柏拉图起初打算继承家族传统而从政,但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雅典民主制失利,随即“三十僭主”上台执政。“三十僭主”转而又被新的代议制政府取代。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从此,他讨厌民主政体。

据说他在四十岁时,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创立了自己的学校—柏拉图学院,这所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学院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

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化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因此,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3、亚里士多德:人的本性在于求知

亚里士多德说:“每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亚里士多德解释说:人出于本性的求知是为知而知、为智慧而求智慧的思辨活动,不服从任何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学问。

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宫廷御医,从他的家庭情况看,他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17岁时,他赴雅典在柏拉图学园就读达20年,直到柏拉图去世后方才离开。受父亲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对生物学和实证科学饶有兴趣;而在柏拉图的影响下,他又对哲学推理发生了兴趣。

从18岁到38岁——在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的二十年,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于柏拉图。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的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但亚里士多德不是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他努力的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他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后来,亚里士多德又被马其顿的国王召唤回故乡,担任起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当时,亚里士多德四十二岁。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同时,亚里士多德也运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非常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

马其顿的国王去世,亚里士多德又回到雅典,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在此期间,亚里士多德边讲课,边撰写了多部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讲课时有一个习惯,边讲课,边漫步于走廊和花园,正是因为如此,学园的哲学被称为“逍遥的哲学”或者是“漫步的哲学”。

亚历山大去世后,雅典人开始奋起反对马其顿的统治。由于和亚历山大的关系,雅典人攻击亚里士多德,并判他为不敬神罪,当年苏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判处死刑的。但亚里士多德最终逃出了雅典。

最后,亚里士多德因身染重病离开人世,终年六十三岁。

4、芝诺: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

芝诺生活在古代希腊的埃利亚城邦。他是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的学生和朋友。当芝诺谈到自己的著作时说:“由于青年时的好胜著成此篇,著成后,人即将它窃去,以致我不能决断,是否应当让它问世。”

关于芝诺之死,有一则广为流传但情节说法不一的故事说,芝诺因蓄谋反对埃利亚的僭主,而被拘捕、拷打,直至处死。

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芝诺是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一次,一位学生问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5、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本可继承希腊一个城邦的王位,他却对此毫无兴趣,因迷恋哲学而把王位让给兄弟。拉克利特还认为,人类的智慧仅在于说出真理,其余一切都是不足取的。在他的眼里,智慧的人极少,多数人是坏的。他既不合群,又蔑视一切。在他的晚年,隐退到一座废弃的庙宇。野旷人稀,不得不吃草根树皮。在得了水肿病后,下山回城里找医生,竟不同医生说话,只是用哑语手势,以致医生不懂何为。他一气之下独自躲进牛圈,用牛粪贴身,想用牛粪的热力逐出体内的水分,这个高傲的苦行者最终还是复归于土。

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源,整个世界,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永不停息燃烧着的火焰。由此,他得出了“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的结论。河水川流不息,当人们第二次原地踏入这条河时,碰到的水流已不是原来的水流了。比如,你爬山的时候,通往山顶的路和下山的路也已不是同一条路了,因为万事万物大到宇宙小到原子都在瞬间即逝地变化着。这条路上肯定有树叶落下了或者地上的树叶改变了位置,泥土中间和表面蚯蚓、虫子、细菌正在穿梭,而泥土自身的一部分也在腐烂,一部分正在化为石头,只不过人类的肉眼无法明察罢了。

一切都在变化,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回到过去,与其对着逝去的河流空自悲切,还不如珍惜现在,把握现在。

6、第欧根尼: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据说第欧根尼住在一个木桶里,所拥有的所有财产包括这个木桶、一件斗篷、一支棍子、一个面包袋。有一次亚历山大大帝访问他,问他需要什么,并保证会兑现他的愿望。第欧根尼回答道:“我希望你闪到一边去,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亚历山大大帝后来说:“我若不是亚历山大,我愿是第欧根尼。”

他常常躺在光溜溜的地上,赤着脚,胡子拉茬的,半裸着身子,模样活像个乞丐或疯子。他不是疯子,他是一个哲学家。他说,所有的人都应当自然地生活,所谓自然的就是正常的而不可能是罪恶的或可耻的。抛开那些造作虚伪的习俗;摆脱那些繁文缛节和奢侈享受:只有这样,你才能过自由的生活。富有的人认为他占有宽敞的房子、华贵的衣服,还有马匹、仆人和银行存款。其实并非如此,他依赖它们,他得为这些东西操心,把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这上面。它们支配着他。他是它们的奴隶。为了攫取这些虚假浮华的东西,他出卖了自己的独立性。

7、康德:人为自然立法,为自己立法。

德国哲学家康德一生没有离开过自己生活的小镇,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时间安排几乎从未有过变化,就像机器那么准确。每天下午3点半,康德便会踱出家门,开始他的散步,邻居们纷纷以此来校对时间,而教堂的钟声也同时响起。唯一的一次例外,当他读到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时,深为所动,为了能一口气看完它,不得不放弃每天例行的散步。

8、叔本华: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年青时写了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发表后无人问津。叔本华说: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但这部作品让他获得了柏林大学编外教授的资格,他选择与的黑格尔同一时间授课。黑格尔上课时学生达300人,而叔本华班上就只剩下两三个人,最后一个也不剩了,只能凄凉地离开柏林大学。70多岁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三版引起轰动,叔本华称“全欧洲都知道这本书”,在序言中写道:当这本书第一版问世时,我才30岁,看到第三版时却不能早于72岁。我总算在彼德拉克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

适用主题:自信与傲慢,承认与被承认

9、孔德:知识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权力

幼年的孔德不仅体质弱,而且其貌不扬,身长腿短,但极敏慧好学。九岁以前,孔德的教育是由父母亲所请来的老先生所传授的。九岁时进入蒙彼利埃公立中学读书。

当巴黎欢迎拿破仑时,他异常激动,把实现共和主义和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拿破仑身上。他报名参加了支持拿破仑的学生武装。但孔德的希望随着拿破仑的迅速失败而幻灭。

革命的激情使孔德不仅学习科学知识同时大量阅读政治、社会理论书籍。他学习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哲学、政治著作,以及法国当代思想家的著作。他既倾心于狄德罗、孟德斯鸠,又将休谟、孔多塞引为良师,从而给他后来的哲学思想带来双重的影响。此外,他还收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革命的文献资料,潜心研究。勤奋的孔德这时被同学们叫作“思想家”。

1816年,学生和校当局的一场大冲突。学校当局将孔德为首的十五名学生退学,并关闭了学校。四月二十日,孔德愤然离开了巴黎,回到故乡蒙彼利埃。这年秋天又回到巴黎,靠当家庭教师维持生活。

当孔德重返巴黎的时候,他曾随身带着一篇政治论文,是为《审查录》,这是他真正的处女作,也是他向思想家的道路真正迈出的第一步。他认为,不管路易十八怎样,其统治必须推翻,恐怖政治必须结束,社会改革必须进行。自此以后,他把改革社会看成是自己的必尽义务,于是他愈加发奋地阅读法国思想家的社会政治理论著作,访师结友,酝酿社会改革方案。

《实证哲学教程》强调的是自然科学的实证精神支配一切,倡导唯科学主义,《实证政治体系》则已改为强调以爱与同情心为核心的感情支配一切,倡导唯感情主义,致力于建立没有神但又把“人类”神化的宗教。

晚年的孔德日常作息规律,早上五点起床、祷告、念书、十点就寝。每天只吃两餐,早餐以牛奶为主,晚餐则以面包为主。晚餐最后,他一定要吃一片干面包,以示不忘穷苦大众。

孔德强调知识产生于感官体验,来源于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他认为,人所知的只是经验现象,或事实之间的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科学就是要寻求这些关系,用最简化的方式把它们表示出来,从而产生各种规律。

孔德认为,人类的精神发展历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神学—虚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追求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终极原因,并把这些原因归结为超自然的主体;第二阶段是形而上学—抽象阶段,在这一阶段,神学世界观被形而上学世界观取代,人们以抽象的“实体”概念来解释各种具体现象;第三阶段是科学—实证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认识到人类精神的局限性和有限性,不再追求玄学的思维方式,立足于发现现象的实际关系和规律。

掌握知识是为了预测,预测是为了控制,控制的能力继而就会转化为一种权力——一种控制规律、预测未来的权力。

“越接近真理,我们越自由。”但知识现在越来越不受我们控制了,它反而因其权威性开始控制我们,终于成为了一种权力。现代的我们,看起来活得非常自由,其实越来越不自由。举个简单的例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我们每天不知道要记住多少密码,银行卡的密码,信用卡的密码,电子邮箱的密码,各类账号的密码……如果有一天,我们忘记了其中的一个,我们的生活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你再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一天出去,忘了带手机、手提电脑,结果又会意味着什么?知识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但反过来又成了控制我们的桎梏。“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自以为自己很聪明,其实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因为我们不可能再回到没有知识的时代了。

10、斯宾诺莎: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

著名的荷兰哲学家,本为犹太人,犹太教会以其背叛教义,24岁时被驱逐出境,后卜居于海牙,过着艰苦的生活。他最后搬出犹太人居住区,以磨镜片为生,同时进行哲学思考。斯宾诺莎此后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他不承认神是自然的创造主,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神化身,他学说被称为“斯宾诺莎的上帝”。1673年勃兰登堡选帝侯曾邀请他到海德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条件是不可提及宗教,斯宾诺莎婉拒,他在45岁时因肺痨去世。

11、萨特: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出生于巴黎,父亲是海军军官,在他不到两岁时去世。萨特的童年是在外祖父母家度过的。他的外祖父是一位语言学教授,家中拥有大量藏书,使儿童时代的萨特受到了良好教育,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萨特在具有现代法兰西思想家摇篮之称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他在全国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并结识了一同应试、获得第二名的波伏娃。1931年4月,萨特去了法国北部港口城市勒阿弗尔在高中教哲学,同时写作小说和哲学论文。

1933年萨特赴德留学,悉心研读哲学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这就是一切从人、人的意识出发来研究人和这个世界,把人的主观意识的存在看成是一切存在的根本。

二战爆发后,萨特应征入伍,次年被俘虏,在战俘营中度过了10个月的铁窗生涯。战争与现实使萨特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从战前的个人主义和纯粹个人转向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开始利用文学干预生活。

1943年萨特完成并出版了他的哲学专著《存在与虚无》。萨特希望把自己多年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写进这本哲学专著中。写作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因为煤炭短缺和电力供应不足,萨特就到住所附近的一个叫弗洛的咖啡馆,用乙炔照明来写作。书问世后在知识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96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拒绝领取。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1968年5月法国大学发生了骚乱,反对越南战争和学校的规则。萨特与波伏娃等人发表了支持学生的行动的声明。并前往大学发表演讲。5月风暴过后萨特继续同左派分子保持联系,参加了无产阶级左派所出办的报纸,并上街散发。

1974年萨特的左眼实际上已完全不能用了(右眼在童年时就已瞎了),由于丧失了写作能力,他说:“我已丧失了存在的理由。”在他最后的几个月中,他表现出一生难得的平静,并对自己的思想作了修正。他令人惊奇地同许多保守分子一起谴责苏联侵略阿富汗,支持美国抵制莫斯科奥林匹克运动会。

12、维特根斯坦:对不可言说之物,请保持沉默。

出生于当时是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父亲是欧洲钢铁工业巨头,母亲,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银行家的女儿。

维特根斯坦自幼跟随兄姊在家里接受教育,然而家庭教育的结果却无法使其达到正规高中的接纳标准。直到1903年,在通过入学考试后,前往林茨的一所以技术著称的中学学习,和希特勒是同学。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维特根斯坦在中学的成绩并不好,大都处于中下水平,在度过了3年的不愉快后,更带着高考的落败离开了这里。

少年路德维希爱好机械与技术,10岁时就制出过一台简单实用的缝纫机。其最初的志向在于物理学,曾经渴望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然而,玻尔兹曼于1906年自杀,使得维特根斯坦的希望毁于一旦。

随后维特根斯坦又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1906年,维特根斯坦前往柏林学习机械工程。1908年,进入英国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攻读航空工程空气动力学学位。期间,为了彻底搞清螺旋桨的原理,同时出于对数学基础的兴趣,维特根斯坦阅读了罗素与怀特海合写的《数学原理》以及弗雷格的《算术基础》。

在1911年夏天拜访了弗雷格后,维特根斯坦听从了这位逻辑学家的推荐,前往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问学于罗素门下,后成为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学生兼好友,罗素称这场相识是他一生中“最令人兴奋的智慧探险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维特根斯坦作为志愿兵积极入伍,在战场上完成了标志所谓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逻辑哲学论》的初稿。《逻辑哲学论》后,他认为所谓的哲学问题已被解决,于是怀着贵族式的热忱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投入奥地利学校改革运动,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有着理想主义追求的维特根斯坦在这里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对学生也充满了热情,然而却被无法理解的家长们视为“疯狂的家伙”,他们拒绝了这个古怪家伙提出的收养其中一个或两个学生的要求。1926年,被证明总是与成年人格格不入的维特根斯坦离开了“粗俗愚蠢的南部农民”,结束了乡村教师的职位。

作小学教师“失败”之后,维特根斯坦先是在一个修道院里作过短时间的园丁助手。1927年,维特根斯坦结识了奉《逻辑哲学论》为圭臬的“维也纳小组”成员并应邀参与一些活动,与石里克、魏斯曼等成员有过交往,然而维特根斯坦拒绝加入他们的圈子。

1929年,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以《逻辑哲学论》作为论文通过了由罗素和摩尔主持评审的博士答辩后,留在三一学院教授哲学,并于1939年接替摩尔成为哲学教授。

1947年,坚信“哲学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维特根斯坦从剑桥辞职,以专心思考、写作。

1951年4月29日,维特根斯坦在好友比万医生家中与世长辞。他在逝世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告诉他们,我已经有过非常精彩的人生”。

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被罗素称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富有激情、深刻、炽热并且有统治力。

13、阿伦特:听从命令比思考更容易

出生地德国汉诺威,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代表作品《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条件》、《精神生活》、《康德政治哲学讲义》

阿伦特关于极权主义的研究著称西方思想界。她常被称为哲学家,但她本人始终拒绝这一标签,理由是“哲学关心的是单个的人”。阿伦特认为,由于她的著作集中关注“生长繁衍于大地之上的人类,而非个人”,她应该被视为政治理论家。

阿伦特出生在一个世俗犹太人家庭,在哥尼斯堡(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和柏林度过成长时期。她在马堡大学求学时师从海德格尔,并从此与海德格尔发展出亦师生亦情人、时断时续的长期关系。由于后者对纳粹的同情,这种关系也颇遭物议。

与海德格尔分手后,阿伦特迁移到海德堡,并在那里接受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指导写作博士论文,主题是中世纪天主教经院哲学家圣奥古斯丁思想中的爱的概念。

1929年阿伦特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但由于她是犹太人,无法获取教授学术资格认定,她也就不能在任何德国大学授课。1933年,阿伦特离开德国,前往法国巴黎,并在那里与马克思主义者本雅明结识并成为好友。在法国逗留期间,阿伦特还致力于救助犹太难民。

随着二战爆发,法国部分领土被纳粹德国占领,德国占领当局逮捕犹太人并将其送往集中营,阿伦特不得不再次流亡,离开法国。1940年, 阿伦特与德国诗人、哲学家布吕赫结婚。 

1941年,在美国外交官的帮助下,阿伦特与丈夫和母亲前往美国;这位美国外交官非法向 2500 名犹太难民发放了签证。阿伦特抵达纽约后成为当地德国犹太侨民中的活跃分子。

二战结束后,阿伦特与海德格尔恢复了联系,并在德国的一次去纳粹化听证会上为其作证。1950年,阿伦特归化为美国公民,1959年她成为普林斯顿大学任命的第一位女性正教授。

阿伦特代表性思想:平庸者的恶,人的境况:劳动、工作和行动。

平庸之恶的概念,是由犹太裔著名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来的。1961年4月11日,以色列政府对艾希曼的审判在耶路撒冷进行,审判一直持续到5月31日,艾希曼最终被判处绞刑。当时,阿伦特以《纽约客》特约撰稿人的身份,现场报道了这场审判,并于1963年出版了《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关于艾希曼审判的报告》,提出了著名的“平庸之恶”概念。汉娜·阿伦特认为罪恶分为两种,一种是极权主义统治者本身的“极端之恶”,第二种是被统治者或参与者的“平庸之恶”。其中第二种比第一种有过之而不无及。一般认为,对于显而易见的恶行却不加限制,或是直接参与的行为,就是平庸之恶。如:赵高指鹿为马,群臣点头称是;纳粹建集中营,人们竞相应聘。这些都是典型的平庸之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