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堂大笑”竟然来自一项古老的制度,这可是真的!

要说起这个奇葩制度,还得先正儿八经讲讲古代的行政监察机关,叫“御史台”。又被称“宪台”、“乌台”,这是一个从东汉至元朝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有着千年历史,专门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有点类似于今天中纪委检察院。明代改称都察院,职责差不多,一直行用至清末。

古代的小打小闹(竟然是古代奇葩制度)(1)

御史台代称

领导从上到下的组织结构是御史大夫一人,从三品;御史中丞二人,正五品上。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中丞为之贰。相当于部长副部长,设主簿一人,从七品下,掌印,相当于办公室主任;下面还设有侍御史六人,从六品下,相当于各部室方能管负责人又设御使、监察御史、巡按、判官,具体干业务的若干公务员。

皇帝很信任御史,作为监督权力的机关,也希望他们能够廉洁,自律,替朝廷打击违纪腐败,大搞权钱色交易,贪赃枉法且庸懒散不作为的官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古代的小打小闹(竟然是古代奇葩制度)(2)

唐代御史台

但古时候,缺乏现代国家制度,人治社会,缺乏法治精神,御史台的御史们总监督别人,揪百官小九九,可自己却缺乏被监督,往往沦为朝廷党争打击政敌的工具,比如最著名当属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就因苏轼不太赞成变法有些过激,被支持变法一派的监察御史们向皇帝进行了弹劾。又断章取义,摘取了苏东坡其他诗词中的几句,罗织罪状,说苏轼写如“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的诗句,乃是逆鳞,进谗言神宗,苏东坡有不臣之心。

神宗也没管是不是捕风捉影,下诏捉拿入狱要判死刑,幸亏苏轼文采享誉海外,宋朝有刑不上大夫,神宗这才勉强下令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保安团副团长。这便是著名的“乌台诗案”,深刻了苏轼的一生。

古代的小打小闹(竟然是古代奇葩制度)(3)

乌台诗案

又因御史台官附近长有不少参天柏树,树上一堆乌鸦,整日挂挂挂,乌台里的御史们也被大家敬而远之,称之为“乌鸦嘴”。

那么“乌鸦嘴御史台”跟哄堂大笑怎么又扯上关系了呢?

原来御史台下设三个部门,分别叫台院、殿院和察院。台院负责总体中心工作,算是领导核心班子。殿院负责纠察百官礼仪规矩,而察院负责监督中央各部官员的品行操守。但有的朝代,甚至权力大到可以直接越俎代庖,干审判机关的事,直接审理案件。

古代的小打小闹(竟然是古代奇葩制度)(4)

唐代中央监狱 御史台监狱

公家单位单位大,办理案件,难免加班加点,吃饭得有公家食堂供给。

全国各地官员的举报信办案卷宗都在这,为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吃饭后的短暂时间,来不及休息,大家也都一起讨论公事。

少部门情况没有需要讨论的,各位同事互相拱手作揖各吃各的。如果有公事,还得饭堂上,按官衔,御史中丞、侍御史、御使、监察御史、巡按、判官分主次依序坐好。boss一般朝廷里面开会,都会由副手御史中丞主持吃饭后继续工作的工作。

古代的小打小闹(竟然是古代奇葩制度)(5)

唐代御史台精舍碑

即使是吃饭间隙,作为中央一级重要部门,这个时候,也是不能嘻嘻哈哈,要很严肃的。每个人穿戴整齐、正襟危坐,各吃各的迅速解决战斗,便开始讨论公事,主簿肃穆一旁,专门盯着大家,看谁瞌睡跑毛不认真听,记录下来是要扣钱的。

但你也知道,一个是全国这么多地方,有些基层报上来的案子千奇百怪,比如哪个贪官被前妻举报,前妻又被子女举报搞破鞋,哪个地方官员惹民怨被扔进粪坑差点噎死,总之比较搞,还有时,大家也不是每时每刻都紧绷着脸,偶尔也会说些自己的糗事,比如说今天来衙门摔了个屁股蹲什么的,但在这个场合,明明好笑但任何人可以听但都不能笑,否则,主簿一笔下去,都得写检查,除了一种情况例外,乌龟的屁股——规定,坐在正中的御史中丞,他要是当时忍耐不住,扑哧一声,大家一起大笑才不算违规,这个奇怪的规矩就叫“哄堂”。最初“哄堂”就俩字,就可以表示哄堂大笑的意思。

古代的小打小闹(竟然是古代奇葩制度)(6)

冯道

又因为五代时出了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十朝元老冯道和同僚和凝同在中书当差。见冯道穿新衣与新鞋,和凝就问新鞋多少钱,冯道举左脚说才900文。和凝马上就训斥下人,说他买鞋贪污他900文,冯道马上举右脚说这也是900文,于是一屋子人都哈哈哈哈哈~~~~~大家都“哄堂”起来。

传得开,后人结合这个故事,才又在“哄堂”后又加了“大笑”二字加以强调,成了新的典故“哄堂大笑”,流传至今。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