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政治排位中,洪秀全之下并非就是洪仁玕、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等重要帮手,而是一群几乎可以说是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他们就是洪秀全的子侄们和众位女婿,其中很多在穿开裆裤时就已经穿上了官服,不少一直到太平军覆灭时都没有成人。可以说,洪秀全对这些小伙子的重任正是符合了自己家天下的梦想,使洪姓家族占领了太平天国的主要政治领域。但是,这些洪姓子侄们和女婿们实际上并无半点才能,有些甚至十分废柴,充其量只是洪秀全放在政治领地上的占位的摆设。

先来说说著名的幼天王洪天贵福。从他充满时尚感的名字就能看出洪秀全对其抱有的深切期望。根据洪仁玕的说法,幼主的名字原本是他抓阄抓出来的,为“天贵”,后被洪秀全改为“贵福”,再后来,洪秀全觉得这个名字不能完全体现幼天王的高贵身份,于是又在“贵福”前面加上了“天”,于是洪天贵福便有了这样一个洋气的名字。太平天国同样讲究避讳,所以平日里幼主叫什么没有人提及。而清政府方面根据所缴获的玉玺上所刻的“真王贵福”将洪天贵福的名字误会为“洪福瑱”,据说被捕后的洪天贵福还特意纠正过,不过,自然是没人理会。

洪天贵福自小便十分顽劣,他不仅奢侈浪费,而且荒废学业,终日胡闹。而洪秀全非但不加以管教,还对其采取放任政策。以至于到了后来,杨秀清等人不得不带了另外几个比较重要的大臣上言,要求加强对洪天贵福的管教,不能放任其心性。然而他们终究是找错人了,即使洪秀全愿意管,他也管不出什么阿物儿来,因为他对洪天贵福的教育本身就存在着问题。由于太平天国内重文轻武的风气严重,洪秀全从未给自己的长子请过老师,更别说聘请名师专门辅导了。

据记载,洪秀全有心自己教儿子,但却又不耐烦,最终这个重任落到了长女洪天娇身上。洪天贵福九岁之后,就再也没有有关其教育的任何记载,可见,洪天贵福的学业荒废到如何的地步。而且,洪秀全从不许洪天贵福读古书,只把自己编的一些介绍天主教的书扔给儿子看。这四十多本书质量堪忧且内容扯淡,可行而知洪天贵福的文化水平有多糟糕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人,却在九岁时写出了一首《十救诗》,又叫《幼主诏旨》,大概讲的是不许男女之间过分亲近,规定男孩与母亲、祖民之间以及姐姐与弟弟哥哥之间在过了一定的年纪后不得有亲密往来等,内容较之于程朱理学更是苛刻变态。才九岁的洪天贵福如何懂得这些?原来,这首诗的原是洪秀全为了告诫自己的女婿所作,后来将其放入洪天贵福的名下,为的就是今早树立幼天王的权威。

洪秀全多疑造成灭亡(洪秀全竟然把自己儿子过继给耶稣)(1)

由于重视自己的后代继承权问题,洪秀全对于这样一个废柴儿子非但没有嫌弃,反而竭尽全力地在天平天国内帮其树立权威。洪秀全在洪天贵福还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处理奏折,并且以洪天贵福的名义签发封官的条文。再后来,连战事大捷后的嘉奖,也由洪天贵福下旨。虽然这些诏令和旨意都是由洪秀全代写的,但是许多不明真相的官员依旧是对洪天贵福感激涕零,如此一来,洪秀全的目的便达到了。1861年,洪秀全更是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耶稣,于是洪天贵福不仅是天王之子,又成了天兄的半个儿子,成了半神半人的高贵物种,天平天国上下更是对这父子两人死心塌地。

洪秀全去世后,废柴的洪天贵福只能把军政大事交由洪仁发、李秀成等人处理,所颁布的诏旨也都是照抄。洪天贵福仅有的作为就是破了洪秀全加诸于自己身上的禁律:不许读古书,不能吃猪肉喝酒。他不仅恶补了酒肉,还亲自要了四大箱子的古书。然而,即位不到两月的洪天贵福便开始了逃亡生活。他先是丢下妻子和弟弟在假扮成清军的太平军的护卫下与洪仁玕聚头,再试图与李世贤会和,却终究没有得逞。独自在山上转悠了一个礼拜后,洪天贵福被清军捕获。

洪天贵福被捕后,连籍贯都说不明白,这使得清军对他的身份产生了怀疑,直到洪天贵福列出了天平天国的官员名单并讲了许多关于洪秀全的八卦,清军这才相信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幼天王。洪天贵福的思维时而清晰,时而混乱,并且寄希望于看守自己的一位小官,盼望着能够从他身上得救,还为其写了不少溜须拍马的绝句。诗中,洪天贵福将太平军称为长毛,并大肆颂扬清朝,实在是令人心寒。现今保留下的洪天贵福的供词大多言语混乱、别字连篇,已经十六岁却还如此低能,真是世所罕见。

再来说说洪秀全的子侄们。洪秀全子侄众多,仅是其亲哥哥便一共生了十个儿子。这些侄子们年龄不大,最小的直到太平天国沦陷时才刚刚学会走步。然而,这些侄子却一个个身居要职。

洪秀全多疑造成灭亡(洪秀全竟然把自己儿子过继给耶稣)(2)

洪秀全的这些侄子中,有的还没有学会说话,便已经担任了主管开矿和铸钱的总管。洪秀全还将太平天国众将领家的家丁抽出一部分组成禁卫军,通通交由侄子们统领。在朝中,侄子们更是担任了监察百官、防止叛乱的责任,天京的七位检察官中,有五位都是洪秀全的侄子。这些侄子们年纪尚小的不能担当重任,年纪大的又只会在父亲的指使下贪赃枉法、中饱私囊。负责把手京门的两位侄子发行了主管货物进出口的债券,严重侵害了百姓的权力,却使得洪家愈加富得流油。总的来说,洪秀全的侄子们有才能的不多,乱政的倒是不少。不过这不要紧,毕竟洪秀全仍用他们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至于才能几何根本就不重要。

最后说说洪秀全的女婿们。洪秀全的大女婿钟万信在上文中出现过,正是因为他,洪秀全才托名洪天贵福写了《十救诗》。可以说,虽然与洪秀全亲上加亲,但钟万信并不深受宠幸,从他的封号“天二驸马”就可以看出来。另外,钟万信的私生活作风似乎有些问题,要不然为什么《十救诗》中频频提及男女问题?而且,钟万信被封王之后却一直没有和洪天姣圆房,而当时洪天姣已经年近三十,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天京陷落后,钟万信孤身一人逃出城,前往大将汪海洋处投奔,三年半后被清军捉住处死,可算是后路凄凉了。

洪秀全的二女婿徐朗可以说是这几人里最不废柴的一个,曾在安徽浙江一带参军,并且死得最有骨气,但偏偏最不受重视,甚至都没有被封驸马,只封了个最低等级的王,据说这样的王在太平天国内至少能找出一千人。洪秀全有名号的女婿有六位,其中他喜欢的有两位,且都是两位乳臭未干的小儿,排名却在李秀成等人之上,被说成“第二重用”。

关于洪秀全对子侄驸马们的重用,诸多有分量的朝臣表示不满,而洪仁玕却对这些异议表示不能理解。他觉得朝堂上任用家人符合常理人情,而众人的抱怨都是毫无道理的。也是,洪家既然把太平天国当成自己家,那么外姓臣工又有什么质疑的权利呢?而太平天国的覆灭究竟有多少是托了这些娃娃官员的福就不得而知了。

文|峰揽山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