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夏天了你依然怕冷,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上班的时候同事一开空调就受不了,今天和医生不废话,教你用中成药、艾灸、运动的方法来帮你调理好它。

湿气重又阳虚吃桂附地黄丸可以吗(身体虚寒是阳虚吗)(1)

那我们想一想为什么会怕冷呢?

首先第一个原因是不是就是阳虚了,哪里阳虚呢?如果说你是浑身怕冷、平时还容易腰膝酸软、尿频尿急、女性还会伴随有宫寒的问题,舌头伸出来一看舌淡苔白,这多见就是肾阳亏虚了,我们的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如果肾的阳气不足了,你就会出现全身怕冷的情况,如果你是这种情况呢,可以参考一个桂附地黄丸,它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肉桂和附子这两味中药,就有很好的引火归元大补阳气的作用了。那如果说你说你用过,作用不太明显,那我教你如何发挥桂附地黄丸的作用,

首先第一点就是运动。你可以每次用完药半个小时以后,去适当地进行运动,但是不要激烈运动,中医上讲运动能生阳,也能耗阳,适当的运动是可以帮我们提升阳气的,但是过度运动是会损耗元阳的,所以你可以用完药以后适当的做做运动,像一些慢走的运动,或者八段锦都可以,或者说现在初夏,太阳温度也比较足,但是还不是太烈,你也可以在每天下午大约四点钟到五点钟左右用完药之后、你再出去去背朝太阳走一走,这样阳气能更好的激发起来,那如果你说,我膝盖不好,不适合运动怎么办?

那么你也可以选择艾灸的方法,怎么灸呢?我们可以在用药半小时以后,药马上要进入经络了,这时候我们点上艾柱,在我们的肾俞穴也就是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的地方。还有命门穴,也就是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这个地方,还有气海穴,也就是,脐下1.5寸的地方,悬灸10分钟,阳气就能很好的被激发起来了,这是第一种情况,如何正确补肾阳来调理怕冷。

湿气重又阳虚吃桂附地黄丸可以吗(身体虚寒是阳虚吗)(2)

那如果你说,我平时是四肢怕冷多一点,我一吃凉的还容易腹泻,平时肚子摸起来很凉,就没感觉热过,用个热水袋敷着会很舒服,这多见就是脾阳虚了。我们说脾主四肢,脾阳虚也会导致怕冷的情况,特别是四肢怕冷,这时候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参考一个附子理中丸,那你说我脾阳虚的时间久了,怎么才能让附子理中丸,我一用就管用呢?这时候我们要给它的药性加个引导的力,把它引入经络,怎么加这个引导力呢?很简单就是通过穴位艾灸的方式。怎么灸呢?我们可以在用药半小时以后,药马上要进入经络了,这时候我们点上艾柱,在我们的中脘穴也就是肚脐上四寸的位置,还有神阙穴也就是肚脐的位置。还有关元穴肚脐下三寸的位置,这三个穴位悬灸20分钟。那么你用附子理中丸的作用就会大大提升。

湿气重又阳虚吃桂附地黄丸可以吗(身体虚寒是阳虚吗)(3)

那如果你说我也是手脚怕冷,但是我平时容易头晕眼花、心慌气短,还容易失眠,做梦也多,有时候蹲下来再站起来就会头晕,女性的话还容易出现月经量特别少的情况,舌头伸出来一看舌头颜色很淡,舌头上有很多裂纹,这多见就是气血不足导致的怕冷了,我们身体气血有温煦作用的,气血不足的时候,由于气血会先供应脏腑,然后才是四肢末梢,所以气血不足就容易导致手脚怕冷。如果说你是这种情况,可以参考一个八珍益母丸。然后我们再找两个穴位来艾灸,大家注意,气血亏虚的时候,是不建议大家过度运动的,过度劳累的,所以我们可以用艾灸的方法,

艾灸这两个穴位,一个是胃经上的足三里穴,一个是脾经上的血海穴,为什么找这两个穴位呢?首先中医上讲,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气血亏虚要调脾胃的,其二个原因就是因为足阳明胃经是个多气多血的经脉,而足三里就是胃经上一个保健大穴,可以补益气血。而血海穴本身就是一个养血活血的要穴。这两个穴位一个在膝盖下方,一个在膝盖上方,具体取穴方法也很简单,由于演示不方便大家可以自己查一下,找到之后我们就可以在这两个穴位上进行悬灸,每次20分钟。

湿气重又阳虚吃桂附地黄丸可以吗(身体虚寒是阳虚吗)(4)

那如果你说我平时只是腿脚怕冷,我还不能进补,一进补就上火,一补就长口腔溃疡,口舌生疮,平时也动不动就上火,舌头伸出来一看舌尖红,舌根白,这多见就是上热下寒了,上热下寒是怎么来的呢?上热下寒主要是心肾不交导致的,心和肾原本是相交的,肾水上行来制约心火,不让心火过旺,心火下行暖肾水,不让肾水寒凉,如果心肾不交,上面心火就会过旺出现上火的情况,下面肾水过寒,就会出现下寒的情况,这就是心肾不交、上热下寒的由来,

上热下寒怎么办呢?我们参考一个交泰丸,交泰丸只有两味中药组成,就是肉桂和黄连,这其中容桂可以补肾阳,引火归元,黄连可以降心火,这样促使心肾相交,那如何让交泰丸的作用提升一些呢?我们可以艾灸两个穴位,哪两个穴位呢?一个是劳宫穴,另一个是涌泉穴,劳宫穴可以降心火,相当于黄连,而涌泉穴可以引火归元,相当于肉桂,这样你用交泰丸的作用就会大大提升了。

湿气重又阳虚吃桂附地黄丸可以吗(身体虚寒是阳虚吗)(5)

以上就是关于经常怕冷的常见几个原因了,有中成药,有运动,有艾灸的方法,你学会了没有,关注和医生健康不走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