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地址:安徽泾县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红星美术馆

写在前面

一个非常4加1的雅集

一个世纪以来,从国立艺专到浙江美院,再到中国美院,中国书画的优秀传统得以留存和延续。

四位从中国美院走来的年轻画家,高中同学或同校,现在都生活在杭州。今天,他们用执着而痴迷的坚持,精致高逸的山水勾勒和妙趣横生的花鸟写意,传递给我们的是,专业的高度和笔墨的温度。

他们在意的是一种坚守,追求的是一种古韵,阐述的是一种品质!

而我只是一位业余书画爱好者,因为跟他们学习而相识,也许是因为年长的缘故,得以和四位老师联合做成这个小展。又恰逢岁末,桃符迎新,与时令相合,寓意也是一样的美好。就我而言,这个展览还有一层意思,应该算作是一个60后向80后才俊的致敬!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展览的起点和意义也在于斯。

周光祥于多广有勤斋

丁酉冬月初八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1)

杨桐岭

1985年生于山东临清,上溪书画工作室负责人

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师

杭州佛学院特聘教师

2006年-2010年本科攻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获学士学位

2013年-2016年攻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师从朱红教授

杨桐岭自叙——

真正的艺术家犹如美丽的蝴蝶,初期只是一条蠕动的小毛虫,要飞,它必须先为自己编织一只茧,把自己束缚在里面,又必须在蛹体内来一次大变革,以重新组合体内的结构,完成蜕变。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他必须有能力破茧而出,这才能成为在空中自由飞翔,多姿多彩的花蝴蝶。这只茧便是早年艰辛学得的技法和所受的影响,凭借着中国美院这样一所以传统为根的学府打下的坚实基础,通过传统经典与现代笔墨的相互借鉴融合不断地思考、实践、总结慢慢的走出适合自己的艺术之路,正是会有困苦挫折才使得这条路漫长且珍贵,正是如此也倍加珍惜,不断探索不断追求始终在路上······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2)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3)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4)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5)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6)

杨桐岭作品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7)

董学新

山东临清人 ,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专业。毕业至今,从事于中国花鸟画的研究与创作。

董新学自叙——

生活中有对也有错,有苦也有乐。 纸间点垛,岁月蹉跎。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8)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9)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10)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11)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12)

董新学作品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13)

管克阔

1987年生,山东临清人

2007年--2011年攻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2011年--2014年攻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2015年攻读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师,宋代山水画研修项目负责人

管克阔自叙——

来杭州已有十年有余,学业、生活皆以画画为主,别无它长。虽言画画,亦如儿童对于世界的懵懂,有时好似顿悟明白,过后又觉似是而非。对于画画未敢有标新立异之见地,亦未有何中肯之经验,多是一路走来的悲欣之感触。术业不精,唯愿勤能补拙,时时以此自省,怎抵日日的慵懒懈怠!光阴荏苒,难免感叹心中对时光的恐惧,又可笑这份隔靴挠痒的矫情。画画中见异思迁,回望走来的每一步总觉得不够扎实,以致今天的力不从心,焦头烂额。虽然如此,仍觉画画中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乐趣,足以消磨掉了大部分不如意的挫败感。画的越多内心深处越对绘画有敬畏之心,也对绘画之人有了非以前绝对、单一的考量。

生活亦如画画,虽过而立之年,但仍是一知半解。有心感知生活的美好,每每被冗事勒绊在原点,这既是借口,也是世间行走的常态与无奈。平日里喜怒常在,喜时发颠,怒要骂娘。闲暇有茶酒书画、圣贤之书,也有闲谈八卦、米市菜场。人生的路,方向不只一边,还望师友能无主时指点迷津,犯浑时当头棒喝,勿使执迷不悟。在走向未来的自己时,但愿内心依旧是此间少年,且不可变为沉醉在世俗圆滑中沾沾自喜的皮囊。久居杭城,经历着以湖山为底色的四季,多为众人羡慕,心中却依恋的仍是家乡的故土,以及记忆中的秋冬与春夏。

没有思绪的话语,权当梦呓。生活依旧,皆为过往。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14)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15)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16)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17)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18)

管克阔作品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19)

孙明雷

字伯震 山东聊城人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方向)

师从王伟平 顾震岩刘海勇 田源教授

2009年作品《秋葵图》入选全国八大美院优秀临作展

2011年参加浙江“绿色人文,山水杭州”艺术创作大赛并获得国画组铜奖

2011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优秀学生”的称号

2014年山西太原举办个人花鸟画展,作品《夏荷风韵》 《金秋芙蓉》被和平美术馆永久收藏

201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杭州国画院,并担任创作中心创作员

2016年作品《雪梅图》参加杭州国画院美术馆“清气满乾坤”邀请展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20)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21)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22)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23)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24)

孙明雷作品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25)

周光祥

1968年出生,安徽宣城人。

市级党政机关工作27年,2015年从副县级领导岗位辞职。

2011、2014年,先后参加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第三期赵雁君导师工作室、第七期王金泉导师工作室学习;用了十年时间系统临摹学习书法五体,对大草、小楷,尤其是南北朝写经书法有过深入学习。举办过个人书法展。

先后跟邱佳铭、刘玉国、杨桐岭、管克阔等老师系统学习传统山水和当代水墨画。

现客居杭州,研习传统书画,兼习中国思想史、美术史和茶道、香道。

周光祥自叙——

人生归零,更多的是机缘和好奇。

我从单位辞职,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最重要的是源于朋友的一句话:我挣钱,你写字。

人生苦短,求道得道,求魔得魔。

于是乎,我沉湎于大草和南北朝的经书,好奇于他们的悲欣交集;我也喜欢传统山水,水墨氤氲,林泉行走,无限的风景、越来越有意思的人,慢慢地在眼前呈现。

注定成不了别人的风景,却可以在自己的笔墨世界,任性地撒野。

山沟沟的兰花,我的最爱!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26)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27)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28)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29)

徐景君国画(展讯纸上春秋)(30)

周光祥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