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

简介

花椒又名秦椒、风椒、岩椒、野花椒、大红袍、金黄椒、川椒、红椒、蜀椒、竹叶椒。属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叶、干和果均具芳香味,果实呈红色,种子黑色,应用部位是干制的果皮,含挥发油。

嫩花椒的正确吃法(餐创大课堂教你识香料)(1)

来源

花椒为中国特有的香料,原产野生品种分布于秦岭及泰山两脉,陇南是花椒原产地,已有2600多年的种植历史。

在明末辣椒传入中国以前,花椒与姜、茱萸并称为中国民间三大辛辣调料。

陕西、甘肃、山东、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新疆都是花椒集中产地。

四川的汉源、茂汶的红花椒,金阳、江津、雷波的青花椒,洪雅、峨眉山的藤椒都非常著名。

品种

花椒从色泽上分为红椒、青椒;从风味的香型上分为青香、蒿香、桔香,从品种上分为狮子头、大红袍、大椒、小椒、米椒、麻椒、藤椒。中国大多数地方习惯用花椒,而不知有麻椒、藤椒。

花椒,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红花椒,另一类就是青花椒。

红花椒以麻味为主,香味为辅,麻味纯正。大红袍椒成熟后变成红色,晒干以后也是红色的,香气突出,麻味悠长而浓烈,运用最广。

大红袍因果实形大、色红而得名。与一般花椒相比,一是色红而艳,比一般花椒色深。二是粒大,肉厚,含油丰富,芳香气强烈,皮上有疣状突起。三是麻度强而持久,加热9~10秒钟香麻味溢出,味辛麻而持久,与辣椒、盐等调料混合,可形成一种麻辣醇厚的复合味。

红花椒多用于制作色泽红、辣味重,香辣风味的菜,比如辣子鸡、香辣鱼等。

其他红花椒品种还有,小红袍、小椒、狗屎椒等。

青花椒(学名九叶青,又名香椒子、崖椒、野椒、麻椒等),是四川省、贵州省地区特产,成熟后为深绿色,风干后偏棕黄色,在川菜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青花椒以青香味为主,麻味为辅,麻味纯正浓烈,后劲足,回味悠长,略带苦味,主要作用是提清香味,可直接用鲜品,多用于火锅、水煮鱼、毛血旺等,以及色泽青亮、强调清新香味的菜,比如椒麻鸡、青椒兔等。

嫩花椒的正确吃法(餐创大课堂教你识香料)(2)

藤椒(学名竹叶椒,又名油椒)是峨眉山原生树种,因枝条类似藤状而得名。果实完全熟时为青绿色,鲜果具有清香浓郁、麻味绵长的独特风味。藤椒麻味较花椒柔和,气味清香,果油多,不刺激咽喉、胃,不上火,即使超量使用,也不会麻得客人呲牙咧嘴。

藤椒与花椒从外观上看是一样的,所以好多人分不清楚藤椒和花椒。其实藤椒和花椒还是有区别的,藤椒结的籽像葡萄一样一串串的,花椒结的籽是一丛丛的。藤椒与青花椒相比,具有麻得纯正,没有苦涩味,特别香,香味飘的很远,闻香让人食欲大开。藤椒配合小米椒、青尖椒,制造出鲜麻、鲜辣的新味型,深受市场欢迎。

新鲜藤椒含油量极高,晒干以后,颜色变黑,香味和麻味尽失。为了长年享用到藤椒独特的风味,民间多以藤椒鲜果为原料,制作藤椒油。市场上有工业化生产的藤椒油和冷冻保存的鲜藤椒。

藤椒广泛应用于川菜烹调,藤椒钵钵鸡、藤椒凤爪、藤椒鸡、藤椒鱼、藤椒凤尾等深受食客欢迎,可以去腥提鲜,形成爽麻的味型,成菜的香麻味层次更丰富;藤椒油调制的火锅、干锅、汤锅也倍受欢迎。

地方名产:

国家林业总局先后曾命名重庆江津,四川茂县、汉源,甘肃陇南武都、积石山县,陕西宝鸡凤县、韩城,山西芮城、平顺县,河南林州,山东莱芜为中国花椒之乡,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调味

花椒有强烈的芳香气,微甜,辛辣麻口,麻辣味持久,有赋麻、增香、去腥膻异味和防腐作用,能解鱼腥毒;与辣椒、盐等调料混合,炒熟后香味溢出,可形成一种麻辣醇厚的复合味,还能刺激食欲,在烹调中应用广泛。

凡动物原料皆可用花椒,尤其适合烹调肉食,可除去肉腥昧,增香和味,多用于炸、煮、卤、烧、炒、烤、煎等菜肴,荤素皆宜。川味小菜、泡菜,鸡、鸭、鱼、羊、牛等菜肴均需用到。

即使不是川菜,各大菜系也经常使用花椒。腌制肉类时放入花椒,有解毒杀菌、去除异味的作用,味道更加醇厚协调。用在清蒸鱼、红烧鱼中,可突出特有的麻香味,促进唾液分泌,味香鲜美。用热油炸花椒做泡菜,味道鲜美又能保持营养。

在川菜中,花椒的使用较多,川菜的“麻”味主要来自花椒。在中国,喜好吃辣的地方不少,只有四川人特别喜欢吃麻,四川人把花椒的“麻”看作是一种高级享受,一种品位,一种神韵。在味型层次要求丰富精致的菜肴中,掌握好花椒的用量和搭配,会产生极佳的增香、除异和多层次口感的效果,让菜品清新不腻,而不会抢味和压味。

在麻辣味、香辣味、煳辣味、陈皮味等菜肴中,使用花椒可用

热油炝香,注意油温不宜过高,加热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将花椒粒炸煳而失去香味与麻味。

有经验的厨师,都先把干花椒粒用水稍泡后再使用。用干红花椒制作椒麻味菜肴时,先把花椒与小葱叶( 花椒与葱叶比例大致为1∶8)一并铡细,调成椒麻糊,再用于菜肴调味。椒麻糊宜现制现用,不宜久存,否则风味会变差。

此文仅一家之言,如果您对(香料)感兴趣,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或更高见解请务必联系我们 ,请微信关注订阅号【餐创大课堂】 ,如果你想跟小编面对面,请联系我的微信ccdkt6 真诚相邀,真诚相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