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背诵的三篇古文(将登太行雪满山)(1)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场冬雪,陡然漫过了太行群山,我们从大山中的小城盂县出发,一路盘山向县境内北下庄乡的十八盘进发。地处晋冀交界处的山峰,因其北坡有十八道盘山弯路,故名十八盘。冬日的太行路,正如李白《行路难》诗中所述,无比艰险,但的确无限风光在险峰,正因其险峻,才更彰显太行八百里太行的奇崛壮丽。冰清玉洁的世界似乎只在梦境里、童话里描绘过,但当你走进十八盘,就发现那种奇幻的美丽世界真实地呈现在眼前。千姿百态的叠彰山峦,蔚为壮观的雾凇奇观,独具韵味的乡间小村,置身其中,宛若仙境一般,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感叹。

最难背诵的三篇古文(将登太行雪满山)(2)


最难背诵的三篇古文(将登太行雪满山)(3)


最难背诵的三篇古文(将登太行雪满山)(4)


最难背诵的三篇古文(将登太行雪满山)(5)


最难背诵的三篇古文(将登太行雪满山)(6)


最难背诵的三篇古文(将登太行雪满山)(7)


寒冬腊月,雪花轻歌曼舞,飘飘洒洒落在漫山遍野,莽莽太行便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整个山体银装素裹,犹如穿上了一件水晶衣,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壁立千仞的山岩上,或多或少地散落着皑皑白雪,黄褐色树杆树枝稀稀疏疏的搭成奇妙线条,将山体划分成无数不规则的几何图形,使其更具强烈的金属质感。山间的林木和枯草,四季常绿的松柏树在绝壁的映衬下越发显出生机。偶尔露出的点点翠绿,为沉寂的大山带去了一抹俏皮。层层梯田仿佛给山体穿上了带水纹的丝裙,风吹过来,柔美的花纹是如此的细腻流畅,不由让人心旌荡漾。攀沿而上的山路像一条白色长龙横亘于巍巍太行,山涧沟壑到处是盈盈剔透的冰挂冰瀑,一幅纯美的太行冬雪图真切地悬挂在天地间,此时的大山少了往日的喧嚣,却多了幽静、空旷和别样的情趣。不一样的境界,不一样的冬意,冬日太行带给人的是一份宁静、一份冷峻和一份惊艳。

最难背诵的三篇古文(将登太行雪满山)(8)


最难背诵的三篇古文(将登太行雪满山)(9)


最难背诵的三篇古文(将登太行雪满山)(10)


最难背诵的三篇古文(将登太行雪满山)(1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置身冬日的太行山间,雪后的美景仿佛让人置身美丽的童话世界,似在梦幻中放飞游戈。仰望小路两旁白杨树的枝杈,挂满了白色霜花,放眼望去,玉树连天,好不壮观;棵棵垂柳舒展着她洁白无暇的腰肢,似穿着白纱裙的美少女,舞动着洁白的玉臂,婀娜多姿,摇曳着,向行人翩翩招手示意;铁骨傲霜的苍翠松柏,针式的枝头挂满了晶莹剔透的雪凌,一团团、一簇簇,犹如雪莲盛开,宛如白色玉菊绽放着花蕾;草坪中无数冬青树的叶子,似梨花盛开,个个像包裹了白色带绿碎花的头巾,喜笑颜开,竞向媲美;还有几棵不知名的小树,枝头如刺猬身上的针刺,锋利坚硬,挂满霜条,仿佛怒放的礼花向四面八方喷射开来……一娇一倚间,这一枝一脉,一丝一缕都凝结着满世界的银绒曼妙,为这个萧索的冬季增添了无限的惬意与温馨。我被这奋发怒放的生命所折服,感叹老天的精雕细琢,感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它们如此和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绝妙绝伦,创造并描绘出了一个玉树银花的完美图画,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最难背诵的三篇古文(将登太行雪满山)(12)


最难背诵的三篇古文(将登太行雪满山)(13)


最难背诵的三篇古文(将登太行雪满山)(14)


在螺旋状的盘山公路上几度蜿蜒地行进,还没来得及慨叹这岁月激荡出的太行如此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之时,惊鸿一瞥间,跌宕起伏的群山,广袤无垠的原野,树木疏落的寒林,一个个山间小村,在氤氲的峰峦中隐隐而现,如一幅随意几笔勾勒的丹青水墨,无一丝铅华喧嚣,安静素淡,静静地躲在大山深处。在雪天里,悠闲的农人走出家门,在田间地头望着田地里的雪被,在房前院落望着雪下那些做着金色梦幻的玉米粮囤,一定会想起许多关于雪和庄稼的谚语,憧憬起五谷丰登的来年。返回屋里一家围坐在火炉旁的饭桌上,一壶浊酒,两碟小菜,谈论的话题与眼前的这场雪有关,与土地﹑庄稼﹑收成﹑年景﹑村庄﹑乡情有关,红色的石板房,盛满金黄玉米的大粮囤,挂满火红柿子的小院落,“汪汪”叫的小狗,脸上漾满笑意的村民……一幅绝美的山村风情画,恣意地舒展在人们面前,恬淡宁静中令人痴狂。乡村落雪,就是把吉祥和祝福落在农家的心里,说不尽的太行风情,总在不经意中演绎着令人窒息的美丽,让人流连忘返,情不能自已!

最难背诵的三篇古文(将登太行雪满山)(15)


最难背诵的三篇古文(将登太行雪满山)(16)


最难背诵的三篇古文(将登太行雪满山)(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