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裤衩 豆天蓬

终于,陪伴十年有余的《摩登家庭》,在今日正式完结。看到最后一幕,如同看到某位至亲温柔道别:好了,我要走了,你也长大了,以后的人生,就要全靠你自己了。

于是,我忍不住哭了。

摩登家庭文本(写在摩登家庭全剧终)(1)

十年间,戏里戏外发生了什么?

当初的小婴儿Lily已经成了毒舌萝莉,在笑声中成长的,又岂止是她呢?

学霸二姐Alex一路苦读大学毕业,像当初刚从象牙塔踏入社会的我们,也经历了差不多的惶惑,最终跌跌撞撞去追寻自己的热爱。

傻白甜大姐Haley意外怀孕并奉子成婚,生的还是双胞胎。她选的男人,她过的人生,用主流的世俗标准简直可以称为“破罐子破摔”。但,和她作伴这十年,我们一起经历了肤浅,然后我们一起学习接近幸福。

亲爱的Dede永远离开了大家,变成了女儿院子里的一棵树,即使是曾经最让你最头疼的家人,也会令你在某个若有所失的下午,对着一片树叶说:我是多么地想念你。

Jay是真的老了,他越来越柔软、慈祥,像每个老人一样,热衷团聚、喜欢怀念。但,这个可爱的老头依然智慧、威严,他是我们都渴望的那种父亲:也暴躁、也霸道,但,他扛得起家,更懂得爱。

至于Mitchell和Cameron、又或者Claire和Phil、甚至Gloria,这几个中年人,和现实中的我们一样,不断体会着身体的衰老、生活的重复、职场的困境,但还好有他们在,令我们看到,面对不断的变化和失去:除了焦虑和丧,还可以选择乐观和勇。

摩登家庭文本(写在摩登家庭全剧终)(2)

我们为什么爱《摩登家庭》?

只是因为爱看老夫少妻、同性婚姻、三娃中产这样的非传统家庭闹出来的笑话么?相比我国电视剧每集都是鸡飞狗跳一地鸡毛、孩子操心老公操蛋的家庭设定,《摩登家庭》温馨得堪比一部童话,我们绝大部分人过不上其中任何一种摩登的家庭生活,但我们对之却百看不厌,或许在这个不怎么“接地气儿”的“摩登家庭”里,有我们遇不到的奇葩家人、亦有我们似曾相识的烦恼和温暖、更有令我们羡慕的相处模式……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令我们在欢笑与热泪中,深刻懂得了何以为家的道理:理解,包容,尊重。

少年老成的Manny理解不愿穿裙子的Alex:要让我放弃做我自己,哪怕一秒钟都不行。

傲娇的Mitchell对格格不入的Manny说:不合群没什么可怕的,总有一天每个人都想与众不同。你要耐心等,等到大家都想与众不同的时候。

深情的Cameron对孩子说爱情的道理:世上有理想家也有悲观者。我们总是以为鱼找鱼虾找虾,但实际上恰恰相反。理想家需要一个悲观者来拽住他们,而悲观者身边若是没有一个理想家,那他永远不知道来这世间一趟应当看看太阳。

还有整个家族的大家长Jay,对年轻的哥伦比亚籍妻子Gloria说:我从没考虑你得一直说英语的感受,我把老师请回来了,让他教我西班牙语——我想用你知道的每种语言,对你说“我爱你”。

他还说:很多年前,我曾幻想今后家庭的样子,拥有完美的妻子和完美的孩子。结果我没那么走运,摊上这么一群怪模怪样的家伙——但我每天对此充满感激。

以及,全片十一季最感人至深的一句话:我们常常为了深爱之人做尽稀奇古怪的事。我们对他们撒谎,我们为他们撒谎。生活中各人有各人的坎坷,而我们只希望他们过得好就好。就像是肩负着最沉重的负担,但却是世上最甜蜜的负担。

这些曾令人感怀的片段与台词,多年前不知不觉地记下,多年后依然会自然而然地想起。

因为这个家庭,在过往十年里,不断以爱启发我们、引导我们、鼓舞我们,令我们终于觉得:也许“原生家庭”,根本可以是个很美好的字眼。

摩登家庭文本(写在摩登家庭全剧终)(3)

我身边有太多爱追这部剧的朋友,她们都在《摩登家庭》里找到了自己原生家庭的某些影子——对于那些好的,深刻感激;对于伤害过的,学会放下。

一个朋友说:“十年前刚追剧的时候,我的家就是那个有父母有姐妹的家,所以我看到姐妹互怼、母女较劲就轻易地代入了自己;十年后呢?我自己成了需要带领女儿勇敢向前冲的单亲妈妈,强势自律又略带神经质的Claire,是我自己的倒影,也是我的英雄。”

最一开始,我们看剧就是为了消磨时间。

然而看着看着,我们就看进了这一家人的生活里。仿佛家庭关系和自我关照的生动教学,在那些哭哭笑笑的瞬间,令我们学会接纳自己的平凡、理解对方的苦痛,以及更加爱你的家人——从他们到来之前,到他们离开以后。

看到Phil和Claire在Haley毕业典礼前的感叹,会想到父母送自己离家时的不舍:十八岁的自由,可能是四十岁的失落。

每年的万圣节只有Claire一个人最为起劲儿,全家人不甚其烦,但因为知道这个节日对Claire特别重要,于是年复一年地配合演出彩衣娱亲。每年十月份看到万圣节这一集,我便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春节,想到早早就开始拼命准备食物的母亲,尽管对吃的欲望越来越低,但还是想过年回家,对妈妈说一句:就想吃你做的。

前妻的骨灰埋进了一棵树底,老头儿Jay对着树说,“我想我当年也不是什么好伴侣”。那一刻的动容,皆是因为了解:即使最失败的婚姻,也曾有过幸福的部分。

还有Dunphy一家五口开着老爷车上山怀旧,一开始令人感念过去的美好,后来年久失修的车子状况不断,最终自己滑向了山下,最不靠谱的老爸Phil说:说再见是人生最难的部分,但世事如此,学会放手也是人生的一课。

摩登家庭文本(写在摩登家庭全剧终)(4)

2009年,我26岁。那个九月,我开始追两部新开播的美剧:《傲骨贤妻》和《摩登家庭》。

26岁的我,还是为了爱情要死要活、开心或不开心都夜夜买醉、相信世间会有完美伴侣的二逼青年。当然,更不可能想去组建家庭——生孩子?是夜店不好玩吗?KTV没有新歌吗?约不到新人了吗?

《傲骨贤妻》全剧终时,我33岁。六、七年间,我已经体会到了失业、背叛、决裂、告别等等真实的成年人生活。没有精力也没有欲望成天寻欢作乐,对伴侣的要求逐渐降到只有三个字:有话聊。

尤记得全剧最后一幕,女主角Alicia被Diane扇了一耳光,她在一刹那的啜泣后,抬起了头,整理好衣衫,傲然、体面地推开另一扇门走了进去,那里还有生活在等她。

我在电视机前看到失声痛哭。

而今,我37岁,再一次对着电视落泪。而这一次为《摩登家庭》流下的泪,不再悲伤,充满力量。

因为这温暖的剧,我始终在努力地爱着家人、爱着生活、爱着人生给的一切苦与甜,甚至,因为这部剧,我终于觉得生孩子养孩子也并不是一件太可怕的事。

如果能做到Dunphy夫妇的包容,那么,即使生一个考不上大学的叛逆女儿,又或者脑子似乎总是短路的儿子,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你教会他们正直与善良。

如果能学会Mitch和Cam的坦然,那么,自己逐渐变成一个再无性魅力的庸碌中年人,也没那么可怕。自爱,才是世上最宝贵的爱。

如果能像Jay一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与认知的进步,那么,对于变老甚至都有了期待——我们一路采集人生的果实,就是为了将这一生以爱、以岁月,酿成陈年的美酒。

原生家庭不是用来怪罪和替你背负不满的锅。原生家庭,也可以是一块日久弥坚的磐石,一棵开花结果的树,一辆载着你直到风景都看透的车,一些即使你不理解他们、他们也无怨无恨爱着你的人。

以及,如果你真的觉得父母皆祸害,与其怨恨、咒骂一辈子,不如痛定思痛,努力让自己成为走出阴影活在阳光下的人,甚至成为能造福下一位的原生家庭,不更好么?

摩登家庭文本(写在摩登家庭全剧终)(5)

摩登家庭文本(写在摩登家庭全剧终)(6)

十年弹指一挥间

十年了,必须要对这一个“摩登家庭”道一句谢谢、说一声再见。回顾前尘,还有很多很多值得书写的片段,它治愈了无数人百无聊赖、悲观沉抑的时刻,我只是其中之一。

从出生到变老,我们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从被呵护到被需要,从羁绊重重到无牵无挂再到羁绊重重,人生中大半的喜怒哀乐都与“家”有关。

所以,在你心里,关于家的故事是什么样的?

恐怖片?像《鬼入侵》里探讨的那样,被忽视的童年、彼此疏离的家庭关系,但最后还是互相牺牲互相拯救;

动画片?像《小猪佩奇》那样,快乐、平等、耐心又惬意的家庭生活,永远温柔美丽的妈妈和永远逗趣慈爱的爸爸;

现实片?像《小偷家族》那样,不疾不徐地给你讲“父母不一定真的配做父母”这个残酷的道理;

又或者,情景剧?像《摩登家庭》这样,带你轻松地思考一下生命里那些与家有关、沉重又严肃的话题。

我觉得,都是,也都不是。

关于家的故事,就是一部风格多杂的连续剧,没有绝对的主演,没有绝对的结局,只有永不停更的日常。

演完这一集,且看下集。

演完这一生,还有来生。

摩登家庭文本(写在摩登家庭全剧终)(7)

So long, my family!


王欣(@反裤衩阵地)

作家,已出版小说集《北京女子图鉴》,长篇小说《在不安的世界安静地活》,随笔集《致我们总被戳中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