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特设一文,来总结水浒将门之后,是很少在文学、历史领域看到水浒将门之后的文章,作者不带有蔑视绿林好汉的心态,反而观水浒查史料愈发赞赏水浒好汉的英雄形象。

下面就本人整理的水浒将门之后资料归纳如下,希望能给您带来几分欣喜,几分收益。

本文中人物介绍顺序为:1.青面兽 杨志 2.双鞭 呼延灼 3.大刀 关胜 4. 李金吾(李集)

一. 青面兽 杨志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1)

外貌描写:

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把红缨,……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2)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3)

杨志人物原型:

北宋末年,西军有将领杨志,曾随童贯伐辽,隶属种师道麾下,统领选锋军。《靖康小雅》称他本是“招安巨寇”,后随种师中援太原,与金军作战,在榆次不战而逃,导致种师中战死。

南宋初年,有山东盗刘忠,号称“花面兽”,其部众皆头戴白毡笠。《水浒传》中的杨志出场时便是头戴一顶范阳毡笠,绰号又是青面兽,或有糅合其形象。

宋元时期的《大宋宣和遗事》中,杨志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员头领之一。同时期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杨志亦在其中,赞言为“圣人治世,四灵在郊。汝兽何名?走圹劳劳”。这两部文学作品都被认为是《水浒传》的雏形或蓝本。

也有研究者认为,杨志这一人物的塑造,糅合有宋代以来传说中杨家将的形象。民间传说中,杨家将屡遭奸臣迫害,但却报国之心不改。而《水浒传》中的杨志虽报国无门,被迫落草,但仍期望能在“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

他“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一出场就显露出晦气满面、英雄末路的悲剧形象,与杨家将一心报国、忠而见谤的悲剧内蕴是一脉相通的。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4)

衍生形象

俞万春的《荡寇志》中,杨志随宋江攻打清真营,与闻达交战,却被诈降的李成从背后一枪刺死。

程善之的《残水浒》中,杨志是梁山军官团成员,随卢俊义投降朝廷,被种师道授为清塞军右厢都指挥。

巴孤的《贼三国》中,杨志是宋国后将军、莱州牧。 [38-39] 颖水之战与朱仝、雷横等六人歃血为盟,宣布同宋国决裂,退保徐州。

姜鸿飞的《水浒中传》中,杨志随宋江征方腊,病逝于苏州。

张恨水的《水浒新传》中,杨志参与抗金,北宋灭亡后与卢俊义等三十三人被汉奸范琼用毒酒毒死。

近代作家刘操南根据评话演员胡天如传述,以《水浒传》为底本,糅合传统水浒评话及民间传说,创作小说《杨志演义》,讲述杨志离开天波府直至落草二龙山的曲折经历。书中杨志是杨文广之子,善使杨家金枪,由祖母穆桂英教授武艺。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5)

人物事迹:

杨志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三。绰号青面兽(因为脸上有一大块青色胎记),他是三代杨家将后人,五侯杨令公的孙子。他的一生忠诚、重义、谨慎精明,武功高强。杨志为北宋抗辽名将杨业之后,官封殿帅府制使,杨志本来在御林军当军官,因不屑于巴结被充军到大名府,后被梁中书贬为伙头军。然后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杨志卖刀,杀死前来寻衅抢刀的牛二,被开封府打死死牢,幸得天汉桥百姓打点,被刺配充军。后来在押送生辰纲的时候被晁盖等人夺走,这就是有名的智取生辰纲。无奈之中与鲁智深打上二龙山,杀了邓龙,做了山寨之主。三山聚义时与众英雄共归梁山。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6)

在小说《水浒传》中,对杨志描写的是,性格谨慎,命运多舛,因此为天暗星下凡。他是不愿上梁山的典型代表,而是被逼得不得不上梁山落草为寇,因此他一心想为北宋王朝效力,始终不忘功名利禄,成为了宋江实现招安投降朝廷的中坚力量。不过,杨志实为一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杨志在随宋江打方腊时刚刚过了长江不久就病倒在途, 不能随军出征,只得寄留在丹徒县治病,终因病情加重而在丹徒县病故,后被追封忠武郎。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7)

文学形象:

话说林冲打一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把红缨,穿一领白段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绦,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跨口腰刀,提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挺手中朴刀,高声喝道:“你那泼贼,将俺行李财帛那里去了?”林冲正没好气,那里答应,睁圆怪眼,倒竖虎须,挺着朴刀,抢将来斗那个大汉。但见:

残雪初晴,薄云方散。溪边踏一片寒冰,岸畔涌两条杀气。一上一下,似云中龙斗水中龙;一往一来,如岩下虎斗林下虎。一个是擎天白玉柱,一个是架海紫金梁。那个没些须破绽高低,这个有千般威风勇猛。一个尽气力望心窝对戳,一个弄精神向胁肋忙穿。架隔遮拦,却似马超逢翼德;盘旋点搠,浑如敬德战秦琼。斗来半晌没输赢,战到数番无胜败。果然巧笔画难成,便是鬼神须胆落。

林冲与那汉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败。两个又斗了十数合,正斗到分际,只见山高处叫道:“两个好汉不要斗了。”林冲听得,蓦地跳出圈子外来。

右阵上青面兽杨志,捻手中枪,勒坐下马,立于阵前。两边军将暗暗地喝采。虽不知武艺如何,先见威风出众.正南上旗牌官拿着销金令字旗,骤马而来,喝道:“奉相公钧旨,教你两个俱各用心。如有亏误处,定行责罚!若是赢时,多有重赏!”二人得令,纵马出阵,都到教场中心。两马相交,二般兵器并举。索超忿怒,轮手中大斧,拍马来战杨志。杨志逞威,捻手中神枪,来迎索超。两个在教场中间,将台前面,二将相交,各赌平生本事。一来一往,一去一回,四条臂膊纵横,八只马蹄撩乱。但见:

征旗蔽日,杀气遮天。一个金蘸斧直奔顶门,一个浑铁枪不离心坎。这个是扶持社稷,毗沙门托塔李天王;那个是整顿江山,掌金阙天蓬大元帅。一个枪尖上吐一条火焰,一个斧刃中迸几道寒光。那个是七国中袁达重生,这个是三分内张飞出世。一个似巨灵神忿怒,挥大斧劈碎西华山;一个如华光藏生嗔,仗金枪搠透锁魔关。这个圆彪彪睁开双眼,肐查查斜砍斧头来;那个必剥剥咬碎牙关,火焰焰摇得枪杆断。这个弄精神,不放些儿空;那个觑破绽,安容半点闲。

当下杨志和索超两个斗到五十馀合,不分胜败。月台上梁中书看得呆了。

二. 双鞭 呼延灼

人物特点:双鞭呼延灼为人正直,战场上武艺高强、勇猛过人。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8)

人物外貌

呼延灼却是冲天角铁幞头,锁金黄罗抹额,七星打钉皂罗袍,乌油对嵌铠甲,骑一匹御赐踢雪乌骓,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左手的重十二斤,右手重十三斤,真似呼延赞。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9)

出处考证

在最早的《大宋宣和遗事》名单中,有一名“铁鞭呼延绰”,就是双鞭呼延灼的原型。呼延绰本是朝廷派往征剿海贼李横的将领,却因战事失败,受到朝廷严责,而结连李横背反朝廷,最后投奔梁山势力,这与后来小说中的呼延灼遭遇相近。宋代周密所著《癸辛杂识》载龚开《三十六人赞》中,呼延绰亦在其中,浑号是“铁鞭”,龚开附赞言称:“尉迟彦章,去来一身。长鞭铁铸,汝岂其人?”

俞万春《荡寇志》里因此衍生出人物呼延绰为呼延灼的兄弟。

又有说法称,呼延灼原型为宋将呼延通,或糅合了其形象,呼延通其人是韩世忠部下猛将,《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自称是开国元勋呼延赞之后。 其人在《宋史》《三朝北盟会编》等史书也有记载。 [而且《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等史书中呼延通有类似《水浒传》中呼延灼大战韩存保的情节。

元杂曲《鲁智深喜赏黄花峪》中呼延灼已作为梁山好汉之一登场。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10)

人物简介

呼延灼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祖籍并州太原(今属山西太原),上梁山之前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杀伐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因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称“双鞭”呼延灼。在梁山排座次时,坐第八把交椅。呼延灼位列天罡星第八位,上应“天威星”,为梁山第八名好汉,又被封为“马军五虎将”之第四员。梁山受招安后,随宋江征讨辽国、王庆、田虎、方腊,多建功勋。班师回朝后,呼延灼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后来率领大军,打败了金兀术四太子,大军一直杀至淮西,呼延灼阵亡。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11)

文学形象:

高太尉奏道:“此人乃开国之初,河东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单名呼个灼字。使两条铜鞭,有万夫不当之勇。见受汝宁郡都统制,手下多有精兵勇将。臣举保此人,可以征剿梁山泊。可授兵马指挥使,领马步精锐军士,克日扫清山寨,班师还朝。”

天子准奏.看那呼延灼一表非俗,正是:

开国功臣后裔,先朝良将玄孙。家传鞭法最通神,英武惯经战阵。仗剑能探虎穴,弯弓解射雕群。将军出世定乾坤,呼延灼威名大振。

呼延灼禀道:“小人举保陈州团练使,姓韩名滔,原是东京人氏,曾应过武举出身,使一条枣木槊,人呼为百胜将军。此人可为正先锋,又有一人,乃是颍州团练使,姓彭名玘,亦是东京人氏,乃累代将门之子,使一口三尖两刃刀,武艺出众,人呼为天目将军。此人可为副先锋。”

林冲挺起蛇矛,直奔呼延灼。秦明自把军马从左边踅向山坡后去。这里呼延灼自战林冲。两个正是对手,枪来鞭去花一团,鞭去枪来锦一簇。两个斗到五十合之上,不分胜败。

鲁智深轮动铁禅杖,呼延灼舞起双鞭,二马相交,两边呐喊,斗四五十合,不分胜败。

当时杨志出马来与呼延灼交锋,两个斗到四十余合,不分胜败。呼延灼见杨志手段高强,寻思道:“怎地那里走出这两个来?好生了得,不是绿林中手段。”杨志也见呼延灼武艺高强,卖个破绽,拨回马跑回本阵。

秦明与呼延灼厮杀,正是对手。两个斗到四五十合,不分胜败。

有《西江月》为证:

鞭舞两条龙尾,棍横一串狼牙。三军看得眼睛花,二将纵横交马。使棍的闻名寰海,使鞭的声播天涯。龙驹虎将乱交加,这厮杀堪描堪画。

金圣叹: 呼延灼却是出力写得来的,然只是上中人物。

金圣叹:好呼延灼,真惊死人。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12)

衍生文学

在《水浒传》的后续故事中,呼延灼仍有着出色的表现。

如陈忱《水浒后传》就写呼延灼为国家御敌其间为小人所迫,陷于险境,有感朝廷昏庸,最后重新落草,并与李俊、燕青、李应、朱仝等昔日战友并肩齐行,再次创下光辉事业。 [39] 故事中,呼延灼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名为呼延钰,亦使双鞭,武艺不凡,拜闻焕章为老师,学习文史;长得相貌魁梧,身躯雄壮,英气逼人,与花逢春(花荣之子)、徐晟(徐宁之子)及宋安平(宋江之侄)并为梁山第二代的英雄。女儿名为呼延玉英,后与徐宁遗孤徐晟结姻。

小说《说岳全传》,宋高宗被兀术追杀至海盐县之际,无人救驾,王渊向高宗推荐已经退隐多年的呼延灼,于是高宗召呼延灼保驾。呼延灼出阵便击杀长江王杜充,后来兀术亲自接战呼延灼,只见呼延灼“鹤发童颜,威风凛然”,随生招揽之心。呼延灼断然拒绝,二人交手三十合后,兀术自叹不如:“他果是英雄。他若年少时,不是他的对手。”后来呼延灼年迈力衰,不能久战,想退回城中时,谁料坐骑踏毁吊桥,马失前蹄,呼延灼被掀翻在地,为兀术所杀,宋金二军皆为之叹息,兀术也为之追悔。虽然呼延灼战败殉国,但却成就了为国牺牲的民族英雄形象。

俞万春《荡寇志》中,呼延灼被描写成有勇无谋、屡战屡败的将领,然而武艺高强,而且对梁山泊始终如一。第一百三十三回中,呼延灼在梁山泊的二关抵挡朝廷大军时,为了拖延时间让张清修复城垣,独自下关死守关口,以一敌四,最后被官军的辛从忠以暗器标枪杀死,虽然如此,但他亦成功完成了拖延时间的任务。

程善之《残水浒》中呼延灼归顺朝廷。按原来官品开复。

青莲室主人《后水浒传》中呼延灼托生虚日鼠宿泼天火罗英。

袁阔成评书《水泊梁山》及其衍生作品《巧破乾坤楼》中,呼延灼是征讨梁山的三路元帅。

评书《呼家将》中的呼延庆、呼延傕均是呼延赞的后代,形象上与呼延灼遥相呼应。

金庸所著《神雕侠侣》第三十九回“大战襄阳”情节中,杨过曾排出呼延灼的连环马阵法,对抗侵袭襄阳的蒙古大军。

三. 大刀 关胜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13)

外貌描写:

蔡京看了关胜,端的好表人材。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髯,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14)

出处考究

南宋初年,济南有骁将关胜,金军南侵时屡次出城拒战。知府刘豫受金人利诱,杀害关胜,投降金军。《金史》、《宋史》都曾有记载。 小说《水浒传》中的关胜或有糅合其形象,钟伯敬评本中便将刘豫部下关胜与水浒关胜合二为一。 清代陈忱也将这段故事加以演义,写入《水浒后传》。

宋元时期的《大宋宣和遗事》中,关胜(或作关必胜)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员头领之一。同时期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关胜亦在其中,赞言为“大刀关胜,岂云长孙?云长义勇,乃其后昆”。这两部文学作品都被认为是《水浒传》的雏形或蓝本。

元杂剧水浒戏《争报恩三虎下山》中,关胜已作为梁山好汉出场,是梁山排第十一位的头领。剧中,他下山执行任务,因患病没了盘缠,居然偷狗煮肉卖钱,与小说中的英雄形象相去颇远。《鲁智深喜赏黄花峪》、《王矮虎大闹东平府》、《豹子和尚自还俗》等剧目中,关胜也都曾有出场。

至于关胜被定型为关羽后代,始于《宋江三十六人赞》。但近代学者余嘉锡却认为,“龚氏之赞皆就姓名、绰号字面牵合以成文,以此人姓关,遂曰‘岂云长孙’,非真以为壮缪后昆也。《水浒传》即从此傅会,其实皆出臆造,无足深论。”

也有研究者认为,关胜之一人物的塑造,就其绰号和武勇行为,还可能糅合有南宋名将大刀魏胜的形象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15)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16)

人物介绍:

关胜,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大刀,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五,位居马军五虎将第一位,上应天勇星,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精通兵法,惯使一口青龙偃月刀。

他原是蒲东巡检,因梁山攻打北京,被宣赞推荐给蔡京,领兵攻打梁山以解北京之围,曾力战林冲、秦明两人。宋江恐怕伤害关胜于是收兵罢战。之后吴用安排呼延灼诈降引关胜兵马进入宋江大寨,关胜被挠钩拖下马鞍活捉。关胜感受到宋江的仁德与义气,便归顺了梁山。蔡京调兵进攻梁山,关胜杀败单廷圭,单廷圭便投降了梁山。受招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后,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一天,操练军队之后回家,喝醉了而堕马,因而得了重病,不久不愈而病死。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17)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18)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19)

些许疑问:

大刀关胜,一出场,已经32岁了,当时还是个下级军官。宋江带兵攻打大名府。梁中书连吃败仗,有人才举荐了大刀关胜。关胜简直是关公再世:面如重枣,美髯飘飘。武器装备,都跟关公的一样,青龙偃月刀,赤兔马。《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交代:关公被杀,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

仅说明了关羽死后,赤兔马被孙权赏给吴将马忠,青龙偃月刀的下落不明。第八十三回,吴将潘璋持青龙偃月刀与黄忠交战,后潘璋被关兴杀死,青龙偃月刀又回到关兴手中。由此可知,青龙偃月刀可能流传了下来。但关胜骑着赤兔马,太过牵强了。赤兔马是极品之名马,随时都有绝种的危险,关胜从哪里弄来的?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20)

关胜影视形象

人物结局

江南平定后,关胜回京受封,被授为武节将军、大名府正兵马总管。 [23] 他在北京操练军马,深得军心,后因酒醉,失足落马身亡。

而在钟伯敬评本中,关胜的结局则是“后来刘豫欲降兀术,关胜执义不从,竟为所害”。

赞诗

《西江月》

汉国功臣苗裔,三分良将玄孙。绣旗飘挂动天兵,金甲绿袍相称。

赤兔马腾腾紫霞,青龙刀凛凛寒冰。蒲东郡内产豪英,义勇大刀关胜。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21)

衍生小说

陈忱的《水浒后传》中,关胜正言规谏刘豫,激怒刘豫,幸得人保奏,被监禁于东司,却被燕青设计救出,遂同上饮马川落草。 后到海外投奔李俊,被封为前军都督。 最终因海上救驾之功,成为暹罗国五虎大将军,封列侯。

钱彩的《说岳全传》中,关胜有儿子关铃,曾与岳云结义,在抗金战争中立有大功,最终官至总兵。

金圣叹:① 杨志、关胜是上上人物。杨志写来是旧家子弟,关胜写来全是云长变相。② 看他初被人荐便转荐人,写豪杰胸襟真与奸臣天壤。③ 写大刀处处摹出云长变相,可谓儒雅之甚,豁达之甚,忠诚之甚,英灵之甚。一百八人中,别有绝群超伦之格,又不得以读他传之眼读之。④ 草贼骂曰无端,劫寨名为张我,真正英雄,真正阔大,真正儒雅,真正风流。⑤ 英雄儒雅,俨似其祖。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22)

四. 李金吾(李集)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23)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24)

李金吾(李集),官至黄门侍郎左执金吾上将军,乃是辽国著名大将;乃汉武帝时期大将李陵的后代,荫袭金吾之爵,很是勇猛。曾作为援军主帅援助过辽国上将贺统军,无功而返。后与兀颜延寿、太真驸马与宋江对阵,并与名扬四海的梁山五虎将之三“霹雳火”秦明大战。但确实技不如人,被秦明一狼牙棒打下马来,死于非命。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25)

李金吾见到了,一骑马,一条枪,直赶过来,要救兀颜延寿。却有霹雳火秦明正当前部,飞起狼牙棍,直取李金吾。二马相交,军器并举,两军齐声呐喊。李金吾先自心中慌了,手段缓急差迟,被秦明当头一棍,连盔透顶,打的粉碎。李金吾下马来。太真驸马见李金吾输了,引军便回。宋江催兵掩杀,辽兵大败奔走。夺得战马三千余匹,旌旗剑戟,弃满川谷。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26)

西汉名将李陵原本是假投降。结果,形势的发展,让他有家难归,变成了真投降。李陵娶妻生子,死在匈奴。辽国的李陵之后李金吾地位还不错,是高级武官,和当朝驸马并肩作战。李金吾看着来势凶猛,其实是纸老虎。李金吾心理素质首先不过关,见兀颜延寿被活捉,跟秦明交战时,心里慌了,枪法乱了。结果,不出几个回合,被秦明一狼牙棒,打破头盔,脑门粉碎。

水浒传谁是名门之后(水浒传中的将门之后)(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