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体系,依据美国国会通过的1913年《联邦储备法案》而创设,以避免再度发生类似1907年的银行危机。整个系统包括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联邦储备银行、三千家会员银行及3个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uncils)。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埃克斯大楼。

美联储真实历史(美联储的早期历史)(1)

历史

美国最早具有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是1791年批准的美国第一银行和美国第二银行。1837年至1862年间的自由银行时代美国并没有正式的中央银行,而自1862年至1913年间,一个私营的国家银行系统(J.P.摩根公司)行使著这项功能。美联储是由美国国会在通过欧文-格拉斯法案(Owen-Glass Act,又称联邦储备法案)的基础上建立的,由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于1913年12月23日签字。

美联储真实历史(美联储的早期历史)(2)

美国第一银行

1791-1811年-财政部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向国会提交了一份雄心勃勃的计划,概述他关于设立国家银行的想法,所有的依据来自于英格兰银行,他认为美国版银行可以发行纸币,协助保管公共资金,作为政府代理人提供商业交易,包括协助政府收取的税款以及偿还政府债务。

美联储真实历史(美联储的早期历史)(3)

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担心此举会造成政府垄断,使得国家更倾向于金融家和商人而非农业种植园主和家庭农民。设立这样的机构与托马斯·杰斐逊所倡导的美国应是以农业社会为主而非以银行,商业,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产生了理念的冲突。经过长时间在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激烈辩论,汉密尔顿的法案在1791年2月由乔治·华盛顿总统签署实施。注册资本金1000万美元,其中200万美元归联邦政府持有,800万美元归私人投资者持有。

美国第二银行

1816-1841年-与英国的战争破坏了美国的对外贸易。英国利用其强大的海军,封锁了美国的对外海域,导致美国出口商出海受阻渔民捕鱼受到威胁,相应联邦政府收入持续下跌,到了1815年美国已经负债累累,大量的待偿还战争债务考验着这个国家的领导者。此时(1814年1月)国会收到了150名纽约商人的请愿书呼吁设立国家第二银行,但是反对声量依然很高。到了1814年4月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总统的态度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承认确实有必要设立一间新的银行来应对与英国的战争。但是与英国的和平谈判促使詹姆斯·麦迪逊撤回了之前设立新银行的言论。

美联储真实历史(美联储的早期历史)(4)

1815年联邦政府与英国达成了和平协议,国会否决了设立新银行的决议。然而政府的经济状况却持续恶化,许多州立的特许银行因无法赎回其票据,迫使麦迪逊和他的顾问相信更加强大的货币重要性。亚历山大·J·达拉斯在其年度报告中再次呼吁设立一间新的国家银行,经过激烈的辩论后,麦迪逊总统终于在1816年4月签署了一项法案,同意设立国家第二银行。第二银行的注册资本金是3500万美元,需要说明的是在全美20个城市开始销售股票,三周后仍然有300万美元的股票无人购买,因此费城的银行家斯蒂芬·吉拉德将其剩余的全部买下。 关于设立国家第二银行起到关键作用的有6个人,他们分别是金融家约翰·雅各布·阿斯特,David Parish,斯蒂芬·吉拉德和雅各布·巴克;亚历山大·J·达拉斯(之后他成为美国财政部长)和南卡罗来纳州众议员John C. Calhoun。

淘金时代的银行危机

1863–1913年-19世纪末美国银行业发展快速,但同时危机时刻伴随着这些银行业。此时的纽约已经成为了美国的金融中心,在1863年-1913年这段时间内曼哈顿发生了多达8次银行业危机,危机开始初期还只是在纽约及其周边城市和州,之后迅速蔓延全美。1886年地区性的银行危机在伊利诺伊州,明尼苏达州和威斯康星州等中西部州持续爆发,1903年宾夕法尼亚州和马里兰州等中部地区州也相继爆发银行业危机,这次危机不仅造成了大量的银行业出现挤兑同时也破坏了国家银行和支付系统。随着恐慌性危机的加剧,最终金融和联邦政府的政治领袖们开始考虑改革货币体系并设立美联储。

美联储真实历史(美联储的早期历史)(5)

银行业危机最初始于对铁路的过度投资。19世纪美国铁路业发展迅速,许多项目的早期投资者都获得了高额的回报。随着淘金时代的来临,对铁路的高投资率仍然在加剧,但是新项目的需求显然已经超过了对产能的需求,因此铁路投资的回报率开始急剧下降。到了1873年5月-9月,奥地利维也纳股市崩盘,促使欧洲的投资者撤回了所有对美国证券(尤其是铁路债券)的持有量。随着欧洲人的撤资压低了市场,降低了股票和债券的价值,并导致铁路公司融资遇到了困难,没有现金来支付运营和再融资,许多铁路公司因此破产,这场危机迫使著名的商业银行Jay Cooke and CO破产。在全国范围内至少有100多家银行破产。1893年的银行业危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之一,危机始于美国国内银行业。

1907年全球金融危机

1907年-全球第一次金融危机,直接促使后来联邦政府建立了美联储体系,促使货币改革。Moen与Tallman认为1907年的金融危机从根本上改变了纽约票据交易所与中央银行对票据交易价值的认知,因为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恐慌主要发生在信托公司与其他机构。纽约的信托公司是州立的中介机构,与银行存在竞争关系,主要是争夺客户存款。但是信托不是支付系统的核心部分,与银行相比支票的结算量相对比较低。结果就是他们持有的现金储备比较低,约为5%,而国家银行现金储备为25%,由于信托公司存款账户需要现金,因此信托与银行一样受到了存款冲击。 当我们回头检视1907年的金融危机会发现1907年的危机与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有许多相似之处,两种危机都始于纽约的金融机构和市场,并且都影响到了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

美联储真实历史(美联储的早期历史)(6)

1907年的信托公司就类似2007-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子银行角色。危机期间短期的贷款主要来自一些影子银行(对冲基金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同时为其他影子银行(投资银行)提供资金。作为回购协议的主要流动性资金提供者,这些影子银行实际扮演的是“存款人”角色,为贷款提供资金,使得投资银行可以为证券市场再融资,就像信托公司的无抵押贷款(透支)准许经纪人购买股票一样。信托和影子银行都面临着存款人挤兑的风险,因此当危机出现后,不得不撤回短期信贷市场的贷款资金。

2008年对贝尔斯登(Bear Stearns)的救助遭到了影子银行和放贷机构的挤兑,随后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用美联储(Fed)的贷款收购了贝尔斯登。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于2008年9月破产,而尼克尔博克信托(Knickerbocker Trust)于1907年10月停权。尽管如此,尼克尔博克信托和雷曼兄弟还是有着显著的不同点,尼克尔博克信托当时处于停权状态,而雷曼兄弟则失败了。尼克尔博克透过“暂时关闭”阻止了存款人取得存款,在之后240万美元注入尼克尔博克后,他于1908年3月重新开放。相比之下,雷曼兄弟的剩余产品则被世界各地的多家公司机构收购,雷曼兄弟的客户需要等待6年才能拿到收款,而雷曼的债权人净损失并未计入。

美联储真实历史(美联储的早期历史)(7)

信托公司发生的“恐慌性危机”预示着整个金融系统恐慌危机的开始。在危机开始阶段,公众试图提高持有更多比例的流动资产作为补充而不是作为存款,从而迫使中介等机构之间发生“信贷紧缩”。1907年的恐慌性危机发生促使联邦政府之后建立了美联储体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或者证券交易委员会,这些机构旨在为银行和金融市场带来稳定性。在这些机构出现之前,《国家银行法》规定指导银行的日常管理包括监管,特别是规模大的联系最紧密的银行。然而,该法案并没有对一旦出现恐慌性危机导致大规模存款被提取提供任何指导建议。因此加大对早期的危机 研究可以有效地洞悉金融危机的原理,以便可以预防和避免危机。

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在斯坦福大学担任教授期间,发表过一篇关于信贷危机与实际经济结果之间联系的开创性论文。有关这一重要的研究主题一直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从对比1907年与2008年金融危机得出一个教训,短期信贷市场出现波动后可能是恐慌性危机最开始的催化剂。1907年的危机产生了之后很多实际的影响,比如1908年的工业产值下降了17%,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12%,仅次于大萧条时期所带来的严重性和破坏性。但是与大萧条所不同的是,实体行业在1908年之后就迅速恢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