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介于汉朝与晋朝之间有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这段时期,天下被魏蜀吴三方势力割据。魏的代表人物是曹操,不过曹操生前并没有称帝,他的儿子曹丕在其死后,篡夺了汉室江山,从而建立了北魏政权。蜀的代表人物为刘备,他打着兴复汉室的名号,建立了蜀汉政权。

最后一方势力就是吴,他的代表人物是孙权,历史上称之为东吴。在三方势力的争霸过程当中,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一些有志建立一番功业的能人,纷纷向自己心仪的主公靠拢。

再加上三位霸主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尤其是智慧超凡的谋士,更是三国霸主们纷纷想要拉拢的对象。在三国众多谋士当中,有三人最为出名,他们三人生前分别效忠三位不同的霸主。

可惜他们全都英年早逝,使魏蜀吴各自折损一将。倘若他们未曾英年早逝,或许历史将被改写,那么在三国当中死的最可惜的三人分别是谁呢?

三国死得最窝囊的五个名将(三国之中英年早逝的三位奇才)(1)

图片:魏蜀吴三方势力代表人物剧照

一、让曹操为之痛哭的郭嘉

作为三国时期实力最强的霸主,曹操深知谋士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所以但凡遇到可塑之才,他都会想尽办法招拢到自己身边。

曹操的谋士团队非常庞大,像我们非常熟悉的荀彧、贾诩、郭嘉、司马懿等人,都被囊括在他的谋士团队当中。而在这些人里,曹操最看重的一位谋士就是郭嘉。

不过郭嘉最开始选择的明主并不是曹操,而是袁绍,后来在相处的过程中,他看出袁绍外强中干,做事总是犹豫不决,而且在干大事之前,总是顾惜自己的性命,当遇到蝇头小利时则对一切全然不顾,这根本不是做大事之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所以他就放弃了袁绍,转而投奔曹操。

郭嘉在辅佐曹操期间,为其立下了很多功劳,最典型的就是为曹操统一北方铺平了道路。不过他在投奔曹操之初,曹操对其才能还是持有怀疑态度的,并且还故意问与袁绍如何对战来考验他。对此郭嘉亲自写了十胜十败论,对曹操表示鼓励与支持。

三国死得最窝囊的五个名将(三国之中英年早逝的三位奇才)(2)

图片:郭嘉写十胜十败论剧照

建安三年,曹操带兵攻打吕布,并且把吕布围困在下邳城,吕布自知无法对抗曹操大军,干脆拒守不出,这下可急坏了曹操,一度想要放弃攻城的计划。

此时郭嘉建议不要放弃攻城,吕布一方已经呈现出日薄西山之势,我们可以一边佯装攻城,一边引水将此处给淹了,看他吕布出来不出来,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来果真顺利活捉了吕布。

后来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战,袁绍的兵力十分强盛,在对抗的过程中,曹操始终属于劣势。这个时候孙策也看出曹操的尴尬局面,想要趁着两方对战时,悄悄毁了曹操的大本营。

而身处大本营之内的军民,担心曹操失势后自己也会受到牵连,所以纷纷投敌叛国,此时曹操身处人生中最艰难时期,一度都想要放弃之时,郭嘉安慰他不要着急,沉下心来,我们慢慢应对。

三国死得最窝囊的五个名将(三国之中英年早逝的三位奇才)(3)

图片:郭嘉安慰曹操剧照

在他的鼓励下,曹操逐渐冷静下来,他又和曹操一起分析了孙策的弱点:孙策虽然拥兵不少,但是他这个人做事比较轻率,再加上当年吞并江东之时杀了不少英雄人物,因此就算他带领的军队人数庞大,底下的士兵未必对其是百分百忠心的,被手下刺杀也不是没有可能。

后来果然被郭嘉言中,孙策还没有渡江,就被许贡的手下杀死。他这种未卜先知的能力,让大慧都有点怀疑刺客是不是他安排的?不过不管怎么说,郭嘉算无遗漏的名气算是打响了。

他与曹操二人外表看似是君臣,私下里却如好兄弟一般掏心掏肺,郭嘉死的时候曹操恰好不在身边,曹操为此感到遗憾,并且当众痛哭起来。

能够让曹操这样的一方霸主为其流泪,看来郭嘉此人并非一般凡品,可惜英年早逝,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遗憾。

三国死得最窝囊的五个名将(三国之中英年早逝的三位奇才)(4)

图片:郭嘉英年早逝剧照

二、让刘备为之悲伤的庞统

作为一名落魄皇叔,刘备想要完成兴复汉室的心愿,自然身边少不了能人智士的帮忙。在刘备的参谋团队里,有一人被称为凤雏,此人就是庞统。

庞统早前并未跟随刘备,而是看中了实力不凡的孙权,庞统在辅佐孙权期间,凭借着自身胆识过人的优势,很快就在江东打出了名气。他善于谋略,尤为擅长以险取胜,他曾经这样自我评价:在分析历代帝王成就霸业的策略上,能够很好的把握其内在联系,在这方面,我庞统要比陆绩和顾劭等人稍微高明一些。

可惜当时孙权眼里只有周瑜,处处都让庞统低周瑜一节,庞统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所以赤壁之战后转而投靠了刘备。

三国死得最窝囊的五个名将(三国之中英年早逝的三位奇才)(5)

图片:鲁肃与庞统在东吴剧照

与孙权不同,刘备对庞统的能力非常欣赏,而且还将他封为军师中郎将,在军中与诸葛亮平起平坐。刘备之所以如此看重庞统,其实是有其深层原因的。

当年司马徽曾经说过,如今天下大乱,正是英雄辈出之时,如果谁能够得到凤雏和卧龙的辅佐,将会成为乱世当中的最终霸主,而这里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的就是庞统和诸葛亮二人。

庞统自从跟了刘备之后,在对局部战争的洞察力和把握上有其独到之处,而且还曾向刘备献上了上中下三条计策,用来抢夺益州。

庞统的军事能力非凡,在他的辅佐之下,刘备的军备实力得以扩充,可惜正在刘备春风得意之时,庞统却意外死在了落凤坡,刘备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顿时悲痛万分。

三国死得最窝囊的五个名将(三国之中英年早逝的三位奇才)(6)

图片:庞统效力于刘备剧照

三、让孙权为其意难平的周瑜

作为处处压制凤雏之人,周瑜确实有其特殊才能,以至于年纪轻轻就身居要位。周瑜出身大户人家,他的堂祖父还有堂叔都是汉朝的重要大臣,他的父亲曾经担任洛阳令。

周瑜身材高大,而且长得仪表堂堂,尤为擅长音律,与三国当中的糙汉子相比,堪称为风流俊逸。周瑜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孙权和刘备达成联盟,从而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锐气。

打败了曹操之后,周瑜看出了刘备的不轨之心,为了能够帮助孙权谋得最大利益,他和刘备提出了两分天下的主张,并且想要让刘备和关张二人分开,并且迫使刘备失去土地,从而使其寸步难行。

不过孙权觉得这招太过于毒辣,不是君子之风,所以并没有同意周瑜的建议,后来周瑜又提议自己先去夺西蜀,然后再将汉中收入囊中,最后统一北方,这个计划被孙权认可了。

三国死得最窝囊的五个名将(三国之中英年早逝的三位奇才)(7)

图片:周瑜剧照

可惜年仅36岁的周瑜在整装待发之时,突然暴毙身亡。周瑜死后,江东再无第二人能够继承其位,统一北方的宏伟计划也就不得不被搁浅了。

周瑜死后东吴虽然实力非凡,但也未曾对外扩张,始终困居于自己狭小的领地当中,如此一来势必会被强者所吞没,这也使东吴走上了灭亡之路。

倘若当年周瑜没有突然暴毙身亡,而是按照他先前的计划一步一步地实施下去,或许最后统一北方的未必是曹操了,而三国的历史也很有可能将会被就此改写。

不过历史并没有那么多如果,假若魏蜀吴三国当中这三位谋士,能够有一人存活,或许历史就会变得不一样了。不过不管历史变成什么样,都会按照其既定规律发展,大家觉得是否是这个道理呢?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