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腊县的河是什么河(勐连的水勐连的河)(1)

在腾冲城的南部,有一个狭长的山坳,前边坳口是关坡,底部坳口是香柏嘴。山坳四周森林繁茂,境内有两座小型水库,倒河水库和团结水库,源源不断地为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提供着生产生活用水。这条山间平地就是腾冲南部山区第一村——勐连。它的行政区划管辖曾几度变更,民国时独立设勐连乡,解放后设公社,上世纪八十年代又被纳入腾冲城坝区的洞山公社管理,撤公社后又单独成为一个乡级行政区,现在被并入腾越街道的一个辖区划分为四个社区。

勐腊县的河是什么河(勐连的水勐连的河)(2)

勐连西北部,关坡与腾冲城坝子形成天然屏障,有着山间特有的平坝气候,每到夏季梅雨时节,从两边丘陵地形的山林小溪间,流出丰沛的水流,一到这个季节,勐连境内的河流,水位抬升,河面浪花翻腾,白亮亮的水花与两岸绿油油的烟苗、秧苗,搭配出一道道青绿养眼的风景。

勐腊县的河是什么河(勐连的水勐连的河)(3)

沙河,流沙洗去硝烟尽

发源于关坡的沙河,水质清澈,终年清凉,流到拱类山脚,灌溉两边的农田。这片区域的山体,大多是沙石岩,长年积累,河床上有质量上乘的沙子。近几年,已禁止人们随意采沙,河道两岸有农田的百姓,自觉地种上柳树来保护河堤。沙河与腾越坝区永乐相通连,被关坡山横切一分为二。保腾二级公路和保腾高速公路修通后,沙河也因公路而被分割成了许多支系。离腾冲高速公路入口不远的腾越隧道右侧,沙河又完整地掩藏在阔叶林和灌木林交混的山林中,疾驰而过的车流几乎听不到它的流淌声。但在勐连境内和腾冲的历史上,沙河见证了

勐腊县的河是什么河(勐连的水勐连的河)(4)

大蚌河,曾经的避难所

沙河绕过拱类山,流到大松坡脚,与大蚌河河尾交汇。大蚌河在勐连的水系中,流量最丰富,终年水流平稳。除了它发源自大尖山、牛角山等勐连森林植被比较好的山脉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它的源头有两座小(二)型水库倒河水库和团结水库。大蚌河,流经的山林,险峻陡峭,山高林密,河两岸和河床上怪石嶙峋,过去石缝里有河蚌和白鱼。1942年5月,日本侵略者从龙陵过境勐连,侵占腾冲城时,勐连上寨和高田一带的村民,就因大蚌河的天然庇护,逃进山林躲过一劫。

小时候,邻家一位小脚老人,曾给我们说起,她就是因为逃难时,钻进大蚌河岸的一个水洞里,才免遭日本人的残害。大蚌河有一条岔沟叫佧佤沟,据说,在很早时候,有佤族居民在附近安家耕作,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迁徙异地,只留下地名让人们传说故事。

勐腊县的河是什么河(勐连的水勐连的河)(5)

门前河,我家门前一条河

勐连集市口,小花桥脚,有一条河,从勐连上寨东北方向的象鼻子山奔流而来。它发源于白石头坡、吊洞坡等附近的山涧里。其中,保腾高速路勐连隧道的周边山林,保湿性较好,山涧溪流众多,门前河的一条支流大水沟河,流水量比较大,往西北拐了几道弯,一岔分向荒山沟,一岔流入龙头园大沟。在这片山脉流出的沟渠,主流在象鼻子汇聚后汇流成门前河,流经上寨、荒田、膀岔坡、密坡等村寨的农田,从这些村寨的坐落方位来看,正面都临这条河,故而传统以来,这里的人习惯上称这条河为门前河。

勐腊县的河是什么河(勐连的水勐连的河)(6)

门前河是上寨、荒田、膀岔坡、密坡等村寨祖辈生产生活通道中的主要依靠之地,除灌溉农田外,还兼具洗涤、防火、禽畜等用水功能。20世纪90年代前,在自来水没有入户的时候,门前河很热闹,有沿河岸放牧的,有在河里漂洗衣服的,还有孩童在河里篼鱼的。由于河床低,以前每到栽秧季节,还有农户砍来树条拦河取水灌溉,这也给村寨的孩子提供了游泳嬉戏的场所。

门前河周边坡土疏松塌落,特别是河道附近的龙头园、荒山门,坡土沉降明显,致使河道几度改向,近年,人们在河岸植树固防,有条件的地段砌石挡墙,离象鼻子不远的高速路桥墩下,形成一个沉塘,缓解了雨季河水上涨对两岸的冲刷。近年,人们对门前河沿线沟渠流水进行疏浚保护,河堤上绿树成荫,特别是夏季青翠惹眼。从北往南,我家门前这条河,流出小花桥,与沙河、大蚌河交汇,流入囊宋河。

勐腊县的河是什么河(勐连的水勐连的河)(7)

囊宋河,三河归一往梁河

从勐连街社区、寸家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附近,紧临勐连卫生院的河道开始,流经陈家寨、何家寨、朱家寨,一直南下穿过下勐连社区,流出梁河,这段河流就是勐连境内最大的河流囊宋河。得益于上游沙河、大蚌河、门前河三条河流的汇聚,起源于勐连中段的囊宋河,水流湍急,河面宽阔起来。上世纪70年代,勐连举全乡人民之力,在囊宋河下游修建勐连电站,除了供全乡用电外,还输送给五合乡、蒲川乡的一些村寨。勐连电站的供电功能,直到农网改造结束才完成使命。

囊宋河灌溉着勐连中段以下的基本农田,河流沿途的山脉有东山、香柏嘴。

勐腊县的河是什么河(勐连的水勐连的河)(8)

囊宋河,一路水流滔滔,带着勐连全境内的河水,依山而行,依谷而走,奔流出境到梁河囊宋乡,注入大盈江,最终成为伊洛瓦底江万千沟河中的一条,在大地上展现着水的灵动。

勐连的水,勐连的河,在这片土地上,不废江河万古流。这里的水清洌甜美,这里的河婉约藏秀,让我们一道守护绿水青山,水美乡村。(杨耿耿)

编辑:李美兰

责任编辑:杨清宗

关于保山新闻网

该微信由中共保山市委宣传部保山新闻网管理,保山新闻网是保山市委市政府管理的第四媒体。关注本账号您将能及时收到保山的新闻资讯。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山新闻网联系信息

电话:0875-2135020

QQ:3049779830(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wx@bsxw.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