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在“第七届群文阅读暨首届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种子教师体验式研习活动”上,来自辽宁葫芦岛市的刘晶晶老师担任了晨读课的领读人。“早安,大雄!”,化身哆啦A梦的她,带着所有学员开始了一次10分钟的神奇之旅。

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谈什么群文阅读)(1)

辽宁葫芦岛市刘晶晶老师

因暴雨而凌晨才至重庆的中国大陆第一位语文课程教学论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委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倪文锦教授,一大早就精神奕奕出现在讲台上,为学员们带来了“思维策略在群文阅读中的实施”的讲座。

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谈什么群文阅读)(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委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倪文锦教授

倪教授指出:语文教学让学生仅从文本中获得作者的思想观点或感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大脑里结出属于自己思维的硕果,思考才是唯一的养料。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明显的短板,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也存在文本解读能力薄弱、缺乏按学生认知组织教学能力的问题。

群文阅读是指向高阶思维、有思考的阅读,但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矛盾——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师生与教材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相互交织,构成了阅读教学复杂的矛盾系统,需要复杂的整体协同,同时要抓住主要矛盾,而阅读教学的主要矛盾应该就是阅读教学目的、任务与学生现实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要通过群文阅读提升教师与学生高阶思维的能力,就要从这些矛盾入手。

倪教授从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理念与原则、思维策略的运用、深度阅读等几个部分进行了阐释,为学员们提供了阅读教学的思维策略抓手。

在实操课环节,由特级教师、四川省成都市锦西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李海容带领的导师团队与C班学员们围绕三、四年级“1 X”群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实操、交流与探讨。

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谈什么群文阅读)(3)

特级教师、四川省成都市锦西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李海容

李海容副校长就“统编教材背景下的1 X群文阅读教学”进行了阐述,并针对三、四年级的教材内容,结合语文新课程1 X群文阅读读本,与学员们一起进行实践与运用。

她带领学员们先是梳理了读本上三(上)和四(上)的群文议题,让学员们感知读本与教材的关联。后是让学员们根据自己的分工进行“角色扮演”:分成“统编版教材”和“群文阅读读本”两个单元与议题一一对应的角色,迅速找到彼此的“对应者”。很快,学员们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了各自的“搭档”,让教材与群文读本接上了头。

李校长总结:“1 X”,“1”一定是统编教材教学中的一个学习内容,或者是一个语文要素,或者是一个人文主题,它通过议题的方式来呈现;而“X”就是由“1”牵引出来的,用来诠释、注解、建构“1”的多个文本。统编教材的阅读聚焦于思维,而群文阅读是对单元主题的延伸、对单元要素的有效的落实,聚焦于高阶思维。

她以群文阅读读本三(下)的议题5“奇妙变形记”为例,告诉学员们:以群文阅读读本为代表的课外阅读,不但能有效解决老师缺乏海量的阅读存储导致的选文困惑,还是隐藏的教学资源库。议题下的文本来自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书籍,老师们大可以这些为关联引导学生去寻找更多的阅读资源。

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谈什么群文阅读)(4)

成都市青羊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四川中小学教科研专家库成员刘文虎

成都市青羊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四川省中小学教科研专家库成员刘文虎老师从教学策略的角度,在讲座“在阅读中学会提问”中分享了与文本选择策略有关的阅读教学。

他以统编版教材四(上)二单元为例进行讲解。这个策略单元里的几篇课文有严谨的逻辑结构,文本间不能交换位置,与之对应的群文阅读读本中,由这个“1”生发出议题下的群文也做了相应的布局。

关于“提问”,教材单元里要求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多提问。但怎么实现?刘老师提醒学员们: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阅读前、中、后,其实都伴随着问题的产生;老师要引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我们阅读的终极目标。因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有价值的思考。

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谈什么群文阅读)(5)

树人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名师周雪

树人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名师周雪分享了以“诗画夏日有情韵”为议题的教学设计。

在统编教材里,关于秋天的主题单元安排了三首古诗和三篇其他体裁的文章。在群文阅读读本上也有对应的关于秋的议题,以三首古诗让学生对秋天有更多认识。由秋天到夏天,如何让学生能从不同的文本中去感知季节的风景、特色,体悟作者寄托于其中的情感等?

周雪老师选择了四首古诗组成群文,让学生从细节、表达、画面、意境等维度感受夏日之美,并能结合诗人的情趣体会诗中的夏日情境。

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谈什么群文阅读)(6)

成都市金牛区优秀教师、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陈明华老师

成都市金牛区优秀教师、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陈明华老师分享了“硝烟中的爱国者”为议题的教学设计。对于这个以人文为主题的单元,如何完成对应的群文议题?

在构建时,陈老师从统编版教材四(上)第七单元的单元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及两个语文要素的学习中生发出第一个议题“硝烟中的爱国者”,但这个议题太过宏大。调整后,他将议题聚焦于“爱国者如何爱国”,提升了议题的可议性和思考性。而这个议题的价值也由此确定为:升华教材单元的主题,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

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谈什么群文阅读)(7)

四川省群文阅读指导教师、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赵惠芸老师

四川省群文阅读指导教师、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赵惠芸老师则以群文阅读读本四(上)的议题“有色彩的风景画”为例,完成了由一个语文要素生发出议题的构建工作。

赵老师认为,在群文阅读的实际教学中,老师们通常会遇到两个教学困惑:我上什么(议题怎么选)?我怎么选文?前两位老师的分享已经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那么,第三个问题就产生了——我怎么来做设计?她以自己的解决思路为例进行了分享,那就是:

1.看到议题后,首先要对议题进行解读。议题生发于统编版四(上)第一单元,在对应的读本议题下,根据已经编排好的篇目解读议题、对文本进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前三篇文章展现了具象的色彩,后两篇文章描写了变化的过程,有更丰富的色彩。这就是找到文本的规律,让议题具有结构性。

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文本规律设计结构化的教学环节。这样,当学生阅读几个文本时,也能感知到它们之间的规律,实现更高阶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