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质量”、“亚健康”、“人际关系敏感”等话题越来越多地走入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的视野。你是否也被这些笼罩在自己身上的标签而倍感身心压力?是否又有过“自己是不是病了”、“自己是否应该得到心理咨询或治疗”这些困惑呢?接下来3分钟的阅读,让您放下这些胡思乱想的包袱,轻松应对生活中的心理状态压力。如果内容对您有帮助,请不吝您的关注!


第一步,了解这三种心理状态的表现。

抑郁情绪=不愉快的情绪 一些可怕的事情已经发生了的想法。

焦虑=不愉快的感觉 一些可怕的事情将要发生的想法

精神衰弱≈抑郁、焦虑等情绪的综合表现 自我感觉不受控的心理活动。其常常表现为心理躯体带来的障碍,如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注意,其与精神病和神经衰弱虽有实际心理表现领域的重合,却不在一个讨论的范畴里。精神衰弱可归纳为心理范畴,而精神病和神经衰弱属于医学范畴。)

抑郁焦虑怎样恢复得快(焦虑和精神衰弱)(1)

第二步,明确三种心理状态的表现。

抑郁情绪最主要的特点是,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言语动作减少和迟缓、兴趣减退等。

焦虑主要的特点是,坐立难安、恐惧、自我存在感降低,如对周围环境的不熟悉和不真实感,感到自我与身体的疏远等。

“我的心态马上就要崩溃了”(焦虑);“我真的彻底伤透了心,心态已经崩溃了”(抑郁情绪)

“我可能失去你了,你可能不再爱我了”(焦虑);“我已经失去你了,你已经不再爱我了”(抑郁情绪)

“你已经消失或死掉了”(焦虑);“你已经消失或不在了,再回不到从前了”(抑郁情绪)

“有什么东西将会进入到我的身体,伤害我,让我没有力量应对”(焦虑);“有什么东西正在残害我的身体,我已经失去力量去应对”(抑郁情绪)

“我将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受到惩罚”(焦虑);“这就是我的下场,我在受到惩罚”(抑郁情绪)

精神衰弱更明确来讲是焦虑、抑郁等心境所导致的心理躯体障碍。表现为无缘无故的心烦气躁,不容易入睡、入睡后容易醒来等失眠障碍,经常感到身体疲累,无精打采。工作效率降低等。

抑郁焦虑怎样恢复得快(焦虑和精神衰弱)(2)

第三步,了解这三种心理状态的发展带来的心理缺陷。

通俗来讲,这一步也是明确自己心理障碍的严重程度,是否需要得到心理咨询或医疗就诊的程度。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1.认知概括能力。不能理解自己无意识的行为动机,如“因为受到了责备而贪吃/做出破坏性的举动”;对日常分析性的概念很难理解,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意思是与父母长得很像类似的俗语。但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拥有抑郁情绪的人,他们习惯于“把愤怒转向自己”,他们不能理解这种无意识的愧疚感是如何让他们变得心情低落,这种认知概括可能只是暂时的心境。

2.对于经验、记忆、注意、思维的整合能力。比如说话总跑题,总是忘了刚刚说话的内容,在一些细节上迷路,思维跳跃、不连贯或表达不能停止等。

3.现实检验能力。这是区别于心理问题和是否需要医疗诊断介入的关键考量。意思就是,是否可以用一些方式来检验自己所处的环境。例如,对自己焦虑的情绪,可以寻求自我开解的途径,说明我们是对自身目前状况和过往参照有明确而正确认知的。如果对“汽车不是人、是机器”这一现实产生怀疑和过分纠结,其现实检验能力就出了问题。

4.自我保护能力。现实中的崩溃可能是源于我们强烈的情感,例如失去亲人;或者是源于自己的情感容受能力不同,例如有的人对受到上司批评责备表现的压力可以很快释怀,有的人会觉得持续弥漫性的羞辱感,这些情感表现不足以说明我们自我保护能力的降低。这一能力是指,我们自己对于生命或生活价值感的缺失,例如会产生“自杀”的念头。

一般来讲,这四个方面是判断我们是否有心理缺陷障碍的表现依据。

抑郁焦虑怎样恢复得快(焦虑和精神衰弱)(3)

关于抑郁、焦虑和精神衰弱,最后艾肯要给出您一些建议。

首先,我们从认识上不要总想到自己“得病”了,自己给自己带来的心境压力危害是巨大的,比如“我有失眠障碍,别指望我明天能如期赴约”,这样的心理暗示只会导致我们对失眠障碍的过分关注,不利于其缓解。

其次,您目前的心理症状只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就像人总会偶尔感冒一样,心理卫生问题同样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抑郁情绪和抑郁症不能划等号,同样偶尔的焦虑情绪也不能直接和焦虑症划等号,我们需要在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门诊的指导下明确自己的问题。

最后,大家不要盲目去做一些心理评估,比如“测一测自己属于哪种性格”、“了解自己婚姻中出现哪些了问题”等,市面上的评估不乏有一些是为了博人眼球,另一方面心理评估无论是在心理咨询还是心理门诊就医时,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从来不会作为定性、诊断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