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买书有点着魔了,当当网上的购买记录一下子超过了我最爱的天猫。一部分是给孩子们买的书,一部分是给自己买的书。其中,所有的书中我最喜欢爱的是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和陈琴老师的《经典即人生》。

关于韩老师的书我是最愿意读的,但是自从读完了《踏上阅读的快车道之后》就再也找不到韩老师的文字了。无意之中,看到了韩老师的读,心里无比激动。利用五一的间隙,读完了这本书,依旧的心潮澎湃,依旧的唇齿留香。韩老师让我对于六年的孩子们阅读书籍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在书中,得知韩老师也喜欢陈琴。虽然早早的知道陈琴,但是留给我的印象依旧是只会吟诵的一个老师而已。我的内心,对于吟诵始终觉得没有必要,背诵即可,何必去追寻那些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的东西呢。但是,我想韩老师推荐的,应该不会错。

一同买回来的书有好几本。李镇西、

陈琴韩子高(读韩兴娥和陈琴)(1)

陈琴韩子高(读韩兴娥和陈琴)(2)

魏书生还有其他几本。莫名的我首先打开了《经典及人生》。开篇的文字就让我拍手称快。陈老师对于当代教学的批判那是相当的犀利,她的文字像一把利剑直指要害。慢慢的我了解到陈老师除了会吟诵,她主要提倡的是素读。所谓的素读,其实就是大量背诵经典以求厚积薄发之效。听到她六年的目标是“背诵10万字,读破100本书,写下千万言。”不禁怦然。是啊,在这个人人都反对“死记硬背”的课改时代,依旧坚持背诵是多么难得的啊!我的内心始终坚守,童年的记忆是最重要的,童年的记忆力也是最好的,我们应该在孩子最好的年级让孩子大量的去背诵,不求甚解的去背诵。

最喜欢书中这样一句话:语文,其实就是一个爱读书的老师带着孩子一起爱上读书。从陈老师的文字中,我惊诧于陈老师竟读过那样多的书,竟背诵那样多的书。陈老师读尼采、米兰昆拉德、吉姆崔利斯、泰戈尔、普希金、叔本华,读李希贵、朱永新、王荣生、范增,读《道德经》《大学》《学记》《孟子》《庄子》,一连串的名字让我瞠目。是啊,一个语文老师首先自己要爱上读书,才能让孩子和你一起爱上读书。今天,当我告诉孩子们我最近读的书籍,从他们惊讶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我已经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读书的种子。当我告诉他们《笨狼的故事》中笨狼找不到自己的时候,我从他们的笑声中知道,不知不觉我已经将他们引入读书的港湾。

作为一个小学老师,我穷尽一生也可能无法达到专家学者的境界,但是,读书的这条路我们依旧要永远坚持。因为书籍开启我们的眼界,书籍让我们更加的坦然,书籍让我们在舍得之间更加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