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给我的感悟#

五、六十年代,是我国较贫穷的年代,那时候,父母虽然没有文化,但对人生的哲理和许多日常生活常识懂得许多。仅凭零散的记忆,粗略整理了一下,供各位师友参考指正。

1、农业类。春打六九头,春打五九尾;春雨贵如油;麦耩黄泉谷露糠,黄豆耩在地皮上;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蚕老一时,麦熟一晌;三麦没有一秋长,三秋没有一麦忙;别人的庄稼自己的孩;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晒葱沟,如上粪;粪是地中宝,庄稼离不了;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三月三,去爬山(踏青);六月六,看谷秀;桃三杏四梨五年,(核桃)爷爷栽树孙子玩;芝麻开花——节节高;霜打的茄子——蔫了。

2、动物类。狗是忠臣,猫是奸臣;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狗三猫四,猪五羊六;打狗看主人;喜鹊叫,喜事到;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猫记千,狗记万;斑鸠孛鸽,一年十窝;黑老鸹,尾巴长,娶了媳妇儿忘了娘;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猫哭耗子——假慈悲;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狗撵鸭子——呱呱叫;别人牵驴你拔橛——自找倒霉;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3、食物类。冬至饺子夏至面;头锅饺子末锅面;软面饺子硬面汤(面条);生吃螃蟹活吃虾,半生不熟吃蚂蚱;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药方;家有余粮万担,不使萝卜就饭;茶七饭八酒十分;(地瓜)蒸的熬的不如烧(烤)的;吃大萝卜喝热茶,气的大夫满地爬;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吃豆腐吃边儿,娶老婆娶三儿(排行);头辣腚骚,吃萝卜吃腰;桃花时节吃狗肉;桃养人,杏害人,李子树下埋死人;宁吃飞禽一两,不吃走兽半斤;酒后吐真言;酒醉心明;属黄花鱼的——溜边儿;蝎子拉屎——独(毒)一份儿。

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俏皮话(少儿时代记忆中的鲁中地区谚语俗语和歇后语)(1)

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俏皮话(少儿时代记忆中的鲁中地区谚语俗语和歇后语)(2)

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俏皮话(少儿时代记忆中的鲁中地区谚语俗语和歇后语)(3)

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俏皮话(少儿时代记忆中的鲁中地区谚语俗语和歇后语)(4)

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俏皮话(少儿时代记忆中的鲁中地区谚语俗语和歇后语)(5)

4、人际关系类。千里来做官,为了吃和穿,不为吃和穿,谁给谁动弹;天下爹娘爱勤励;天下爹娘向(偏向)小儿;老猫屋上睡,一辈留一辈;张和尚,李和尚,慢慢地轮到你头上;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百里儿不愁;女儿是爹娘的小棉袄;天下只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十个手指头咬咬哪个都疼;嫁汉嫁汉,为的是穿衣吃饭;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外甥狗外甥狗,吃了喝了就走;姑舅亲,辈辈亲,砸断骨头连着筋;奶奶抱孙子,强其攒金子,姥姥看外甥,累死不噎哼;侄女似姑姑,外甥似舅舅;正月不剃头,剃头SI舅舅;多年的媳妇儿熬成了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孝顺孝顺,以顺为孝;宁在公公腿上坐,不从大伯子面前过;寡妇门前是非多;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七十不留饭,八十不留宿;穷人辈大,富人辈小;父母在,不远游;儿孙自有儿孙福;公公背着儿媳妇儿过河——费力不讨好;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5、其他类。雨打新坟,骡马成群;苦读寒窗十二年(至高中毕业),混了个独轮驾驶员(农村推小车);猫头一碗,狗头一升(容量);半吊子(二百五,旧时一吊钱是500个);话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砂锅不打一辈子不漏;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人在做,天在看;家和万事兴;破屋偏遇连阴雨;两盘炕一起塌;祸不单行;祸从口出;冤家路窄;铁匠短,木匠长;皮匠的顶针,铁匠的砧,瓦匠的瓦刀,木匠的锛;犇蒌头,凹怐脸,见吃饭摸大碗儿,见干活白瞪眼儿;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墒沟两旁,伏基当央(寻找鹌鹑窝的位置);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不是棉裤薄,就是皮裤没有毛;眼珠子都指望不上,何况眼眶子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瞎子点灯——白费腊;裁缝丢了剪子——只剩下尺(吃)了;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