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也即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随着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不断完善,汽配行业的商标侵权现象日渐凸显,成为汽配行业最易涉及的法律风险。实际上汽配行业侵权行为不断,其根本原因在于汽配行业经营者缺乏对知识产权的全面了解,汽车汽配法务培训旨在为汽车汽配企业提供知识指导,使企业避免再一次实施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本次汽车汽配法务培训就围绕汽配行业最易实施的商标侵权问题进行分析。

卖假冒汽配怎么处理(汽车汽配法务培训)(1)

汽配行业最易发生侵权行为的领域是商标和专利,其中商标更为泛滥,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昆明荣耀汽车玻璃有限公司诉昆明福耀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原告荣耀汽车玻璃有限公司获得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在云南省区域内作为一级经销商销售福耀集团的商品,原告在汽车配件市场销售福耀集团生产的产品时可以使用福耀集团的商标。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玻璃生产的企业,其产品在市面上具有颇高的声誉以及市场占有率。而被告昆明福耀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在其字号中使用“福耀”的字样,销售汽车玻璃产品,提供相关服务,并且销售假冒福耀集团注册商标的产品,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其商标专用权,应当停止侵权行为,并承担赔偿损害的责任。法院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决被告昆明福耀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从以往的经典案例中可以看出,实施侵权行为的汽配企业在主观上就存在一定的侵权故意,这主要是由较低的侵权成本、较高的获利以及尚未成型的知识产权意识造成的。汽车汽配法务培训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能给汽配行业提供一定建设性意见。

1. 风险防范意识的建立。

不仅仅是企业聘请的律师需要考虑到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团队在相关问题产生之前就应当主动判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并对风险进行评估与管理。因为知识产权客体的无形性,导致侵犯知识产权往往很容易做到,然而需要认识到的是,知识产权的侵权成本将非常之高,企业在经营中应当做到心中有数。

2. 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企业要建立起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使法律风险防控成为企业内部合规和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知识产权的体系构建需要专业的律师团队和管理团队,中国大部分企业缺乏专业的知识产权人员,这方面的构建迫在眉睫。

3. 完善合同设计

要建立起事前防范为主,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知识产权合同管理制度,例如在合同中加入知识产权归属以及防止侵权的条款,明确责任划分,确定纠纷解决方式,或仲裁或诉讼。当企业以知识产权出资时,要约定好产权归属、授权范围、期限方式等内容,尽可能规定的细致,在侵权发生时就有规可依。

4. 进货渠道规范化

在现今的汽配行业中,几乎所有汽车配件都遭遇过仿冒,且仿冒技术越来越高超,甚至真假难辨。那么针对这种现象,汽配企业要做的就是采取正规的进货渠道,保证产品来源合法性,一旦产生侵权纠纷,既可以证明产品来源,又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有效维护自己声誉,一举三得。

严正声明:本文章内容为佑碧艾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EB)原创作品,LEB对该作品享有全部著作权。欢迎转发,如需以任何形式转载请注明作品出处及标注作者(LEB)署名,违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