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每一位名角的诞生,都源于骨子里对文艺的热爱,袁玲如此,张梅香(茂腔省级非遗传承人)也不例外。从小“广播网”,到“半导体”,张梅香的绰号很多,偶然的机会,她如愿以偿地登上茂腔的舞台,30年的舞台生涯之后,仍然没有放下,如今她的学生各个年龄段的都有,只为能够让茂腔留下来。
冬天一头霜,夏天一身汗
回忆起与茂腔结缘的经历,张梅香非常感谢恩师曾金凤。曾金凤是茂腔国家级传承人,遗憾的是去年离世。想起第一次见到老师,虽然已经说过很多次,但她还是非常激动。
张梅香1950年出生于胶州九龙镇夼集村,受到“爱拉二胡、吹口哨”的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唱歌,“村里有个大广播,经常放一些戏剧、歌曲,我就跟着学,后来有了半导体收音机,我又跟着学”。听着小女孩有板有眼的样板戏和歌曲,村民给她起了“广播网”“半导体”的雅号。
中学毕业后,张梅香到铁木场做工,一天胶县剧团下来招演员,因为张梅香早已小有名气,所以有人极力推荐她。听到消息后,张梅香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赶到学校面试现场。“那时候很单纯,一进门就看到了曾金凤老师,以前她唱戏的时候我经常去看,这次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非常激动,我一步走到曾老师面前说:‘曾老师,我认识你!’在场的老师们都笑了。我当时唱了一段样板戏,那时候还不会唱茂腔,曾老师点了点头,表情看着很认可,就叫我回去了”。
1970年的十月份,张梅香就接到了剧团的录取通知书。“当时父亲不反对,母亲不同意我去,因为在那个年代,戏子的地位不高。哥哥从部队回来听说后,极力支持我去,后来母亲也妥协了”。
不一样的剧种,同样的艰苦。
时年已经将近20岁的张梅香骨骼发育成型,练起功来自然要苦得多。“我是从农村出来的,能吃苦,一直练到腿紫胳膊肿”。实在累得受不了了,张梅香也躲在被窝里偷偷哭过,想起父母的嘱托,和自己的梦想,还是咬牙坚持下来。
特殊的年代里,曾金凤、宿艳琴等名角的处境不佳,很快就被调离剧团去改造。这群“没娘的孩子们”只能自己练功学唱京剧,“冬天一头霜,夏天一身汗”,“戏痴”张梅香用汗水换取着一次又一次的收获,连人生大事也推了又推,“我28岁结婚,29岁生孩子,在当时属于典型的晚婚晚育”。
台上唱一句,台下一声好
张梅香到底“痴”到什么程度呢?为茂腔,她甚至差点错过婚礼。
张梅香的爱人徐增亮是剧团里的作曲、伴奏,两人妇唱夫随,跟着剧团到处演出。“我们明天就要结婚了,今天还在外边演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张梅香深有感触,“定好了结婚日子,也通知了亲朋好友,然而,我们剧团在胶南有场拥军演出”。要知道,当时的通讯方式和交通条件都比较落后,写信来不及,只能连夜往回赶。“演出结束后,部队立刻派车把我们送到了火车站,我们坐着火车从胶南赶到胶州,到家天都快亮了。一进门看到公婆正坐着犯愁,一晚上没合眼,嘴上都起了燎泡,急坏了”。到家后,张梅香洗了把脸,穿上婆婆亲手缝制的粉红色新衣,和丈夫徐增亮一起接待亲友,就算正式过门了。
让张梅香记忆尤新并正式成为主演的一场大戏是《朝阳沟》,“我在剧里演银环,老师曾金凤也出演,当时我们演了两个多月,轰动全市,在四方大剧院、沧口大剧院、永安大戏院都上演过,场场爆满”,张梅香记得,当时演出几乎是“台上唱一句,台下喊一声好!”
之后,张梅香又主演了《牛郎织女》《燕双飞》等,获得了青岛市首届青年演员基本功比赛一等奖。1982年春节刚过,剧团里就传出了曾金凤收张梅香为徒弟的消息,甚至张梅香都不知道。她欣喜地赶到曾老师家,一声“老师”百感交集,也让她梦想成真,成为曾金凤名正言顺的徒弟。
凭借着一股韧劲,张梅香一直活跃在茂腔的舞台上。经历了辉煌,也度过了难关。“在戏剧不景气的时候,因为有曾金凤、宿艳琴等名师坐镇,我们这些新生力量也还不错,所以拉住了茂腔”,虽然也会遇到没有观众的情况,“只要观众不走,剩下一个人,我们也演”。
就这样,张梅香坚持了下来,直到2001年退休。卸下精心涂抹的粉彩,看着镜中素净的自己,失去了鲜花和掌声,无边的寂寞来袭,张梅香实在舍不得。
回想当年,一到正月初二就离开家门,“捎着一大堆火烧,长了绿毛剥一剥再吃,曾老师则拿着大葱咸菜,就着白开水,推着手推车,走乡串村,给百姓带去欢乐”。累,并快乐着。
一下子离开舞台,张梅香很不是滋味。幸好,胶州老年大学向她发出了邀请,她又能唱茂腔了。之后黄岛老年大学也邀请她,张梅香忙起来了,“为了普及也为了传播,让茂腔继续传下去”。曾老师离开了,张梅香作为弟子,正在申请成为茂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希望能接下老师的接力棒,为青岛的传统戏剧奉献余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