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化常识考点走一波

高考文化常识虽然只是一个选择题,只有三分,但对于高考的学生来说,一分就是一分,多少学子因为几分之差与名牌大学失之交臂,所以高考中的每个分值,我们都要认真对待。

高考文化常识与解析(高考文化常识十四个知识点)(1)

1、祖道

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也可以引申为饯行送别。

《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

2、请谳(yàn)

古代下级官吏遇到疑难案件不能决断,请求上级机关审核定案,称为"请谳"。

汉 王充 《论衡·定贤》:"事之难者莫过於狱,狱疑则有请谳。"

3、服阕

是三年守丧期满除服之意,古代有为父母服孝三年的礼制,期满才可脱孝服。

汉· 蔡邕 《贞节先生陈留范史云铭》:"举孝廉,除郎中君 莱芜 长,未出京师,丧母行服。故事,服阕后还郎中君。"

4、大渐

"大渐"是古语,自古代汉语中极为常见,是病危的意思

《书·顾命》:"王曰:呜呼!疾大渐。"

5、不豫

天子有病的讳称。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仁宗 不豫,久之,康复,又改元嘉佑

6、中宫

中宫,或称皇后,也象征皇后居住的宫

君主时代在建设宫城时,大多将皇后的宫室建于子午线上,位于后宫的中心,因而称之"中宫"。室

7、郎中

郎中属员外级, 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丞相、尚书、侍郎的高级官员。

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

8、学士

古代学士称号,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指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演变成官名和有学问的人及文人学者泛称。

魏晋以后,学士正式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员称呼。

唐代,学士地位有很大提高,甚至可以参预朝政。其中翰林学士之首,是皇帝亲信顾问和秘书官,又称"内相"。

到了宋代,授了"翰林学士"者,就有当宰相的希望。清代大学士地位为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

9、庙号

庙号起源于商朝,早在商朝就已设立,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汉朝时期逐渐恢复庙号制度,从此庙号一直延用了两千年之久。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尤其是西汉,非有大功大德者不能拥有。

10、铨试

通过考试进行选拔。宋 陈亮 《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至于荫补初出官者法当铨试,今有堂除免试者。"

铨试以"身、言、书、判"四事择人。

身,指体貌伟岸;

言,指言辞辩正;

书,指书法遒美;

判,指文理优长。

四者皆可,则中选授官。

11、绯鱼袋

绯鱼袋,是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五品以上为佩鱼符袋。

官服分颜色从唐朝开始:

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

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

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

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的字样;州的长官刺吏,亦不拘品级,都穿绯袍。这种服色制度,到清代才完全废除,只在帽顶及补服上分别品级。

12、五礼

中国古代礼仪总称。

以祭祀之事为吉礼,

丧葬之事为凶礼,

军旅之事为军礼,

宾客之事为宾礼,

冠婚之事为嘉礼,

合称五礼。

13、缙绅

原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

如: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指古时做过官的人。

14、征辟

征辟应该是徵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徵",官府征召称"辟"。

征/徵,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