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21考研已上岸,感慨颇多。去年为了兴趣选择了心理学,相应也付出了许多努力的汗水,幸运的是自己已成功上岸。拟录取之后,我经常会想,如果结果不如意,自己是不是会后悔?可我没有明确的答案。

一.考情分析

1.近三年录取情况

天津大学心理学考研分数分配 天津大学应用心理学专硕(1)

2.2021年录取情况详情

天津大学心理学考研分数分配 天津大学应用心理学专硕(2)

3.2021年拟录取各分数段人数

天津大学心理学考研分数分配 天津大学应用心理学专硕(3)

4.2021年复试差额比

学院在学校复试分数线基础上,严格实行差额复试,将考生按照初试成绩总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名,确定本学院各学科、专业复试考生名单,复试考生人数与招生规模(招生计划数减去推荐免试生数)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对合格生源不足120%的学科、专业按实际合格考生名单组织复试。

5.学制学费

学制:2.5年

学费(全程):45000元

6.招生专业目录

天津大学心理学考研分数分配 天津大学应用心理学专硕(4)

二、参考书目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第5版);

2.《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等,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第3版);3.《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第2版);

4.《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第4版);

5.《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第2版);

6.《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第4版);

7.《人格心理学》,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译,2014(第8版)。

三、经验分享

(以下内容见于天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统考初试—天津大学公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试卷题型结构及各部分所占比例:

名词解释,10小题,每题8分,共80分;简答题,5小题,每题20分,共100分;论述题,3小题,每题40分,共120分。

考试内容及比例:

第一部分:心理学导论(50%,共计150分);

第二部分:心理统计与测量(50%,共计150分);满分为300分。

个人情况

本科双非,高考时成绩不好,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第一志愿选择了一个自己觉得还不错也可以稳定录取的学校。但在两年多的学习过程中,我慢慢发现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真的很难坚持下去。所以那个时候就决定了考研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我一直很喜欢看悬疑推理剧,尤其是心理相关的,所以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心理学。择校的时候,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天大,为自己喜欢的专业跨考已经很冒险了,又很冒险的报考了双一流,说实话,那个时候的自己并没有Plan B。

因为是跨考,所以想早点准备,但去年疫情期间在家很烦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学,就这样一直拖到了三月份。在简单的做完规划后,我就开始进入复习。一开始专业课我是在网上找视频来看,但自己理解起来还是很有难度。在家自制力也很差劲,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返校,返校后肯定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后来想了想还是需要向外界寻求帮助,就在父母的协助下报了辅导班。

我给芝士老师说了我的目标院校和我的本科情况(对了,那个辅导机构叫考研芝士),那个时候正好是三月初,芝士老师给我分析了天大历年的考研情况,制定了考研规划,我有什么事情和想法都和他们进行了沟通,那个时候才感觉有了希望,心理也有了底。我觉得他家的督学服务也很好,被困在家里虽然很烦闷,但有督学老师监督着,自己也能合理安排本科学习和考研复习的时间。我一直都有拖延的毛病,大学期末复习时也会制定复习计划,可往往都是到了最后才开始复习,前松后紧,真的很让人难受,每一次考试结束我都会立志下学期一定要早早复习,可是从来都没有做到过。在备考过程中,督学老师就根据我的考研计划对我进行全程监督,每天都要在群里进行打卡。有他们在督促着我,无形中就有了学习的压力,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当我想要偷懒时,督学老师就会给我看群里其他人的打卡信息,在明显的对比中,我心里就又充满了满满的斗志。有时心情烦闷,我也会去找芝士老师诉苦,啰里啰嗦的说一大堆,他们也会很耐心地回复我,过后我的心里都会好受很多,那些日子真的很感谢他们。

在七月份的时候,天大官网发布了通知,新增两本参考书——《心理与科学行为统计》和《人格心理学》,公共课英语从英语二改为英语一。这个消息就像天大的试题一样既出乎人的意料又让人捉摸不透。那时候我的心情真的很差劲,刚刚返校,一大堆的事情需要解决,考研又出了新情况。当时,我立马联系了芝士老师,告诉他详情,他帮我认真分析了现状,修改了复习规划。新增的两本书要安排时间复习(那时候,我一轮复习刚结束),我的英语基础不好,就加入了英语一对一辅导。那个时候多亏了芝士老师的指点,我才能平稳的度过。回想自己当初报班的决定,真的是无比正确。

复习经验

天大本科没有心理学专业,19年才开始进行硕士招生,所以可供提供的经验和真题很少,我很幸运的是报了考研芝士的辅导班,他们安排了20上岸天大的学姐对我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他们还为我提供了天大的真题,这些真题真的很难找到,可以说是很珍贵了。

在分析天大真题的过程中,我发现,天大的题目既会考察一些基础的知识点也会考察一些比较细节的知识点,21考研也是这样。所以复习专业书的时候最好角角落落都要看到,不要放过细小的知识点。我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就把每本书都仔细看了一遍,后面复习的时候,累了就会拿起一本书读一读,对于我来说,多读一读,脑子里就会大体有个印象,而天大的题目大多是主观题,遇到不会的题目,也能写出几个相关的知识点。时间充足的话,你们也可以试一试。

21的考题中占比最大的就是普心和实验了(其中普心占72分左右,实验占76分左右,社会、测量、统计、人格占20-40分左右),和前两年的情况大体一致,要多加复习。论述有三大题,分别是对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统计学的考查,所以要注意多对测量、实验和统计加以练习。

干货全在上面了,下面简单说一下我的专业课复习计划吧。

3月——6月

因为是跨考,没有基础,第一轮用的时间就长一些。先是在辅导前仔细预习专业书。辅导结束后,为了加深理解和方便以后的复习,我会针对每一章做思维导图,时间有些紧,做的比较简单,但对复习很有帮助。

7月——9月

在这期间加入了新增专业课和英语一的复习,与其他专业课的一轮复习基本相同。二轮主要是进行练习和记忆。普心考察得比较多,看得仔细一些,测量、实验和统计为了灵活运用,习题练习的比较多。练习主要用的是考研芝士赠送的真题、辅导老师的备考笔记和配套习题,资料虽然不多,但尽量吃透。这时还需要把习题中的知识点在专业书中找出,再结合辅导老师讲解的重点进行二次复习。

10月——12月

这时加入了作文和政治的背诵。专业课也主要是记忆,在背累了的时候,我会拿专业书来读一读,或者记几个单词,转移一下注意力。专业书一定要多仔细看几遍,名词解释尽量理解记忆,考前可以集中背一下。

我是一个很执拗的人,认定了就想一直往前走,但这或许是错的。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执著于考研,还是做个详细的规划吧,最好有个B计划,有了后路心里才会更有底气。

四、就业情况

(1)2020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89.35%.

(2)硕士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就业(89.35%);出国(6.88%);升学(2.11%);待就业(1.66%)。

(3)硕士毕业生去往单位性质分布:民企(22.71%);央企(21.36%);国企(19.35%);三资企业(14.79%);党政机关(7.66%);其他事业单位(5.25%)等。

(4)硕士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互联网/计算机/通信/软件(16.5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15.42%);房地产/建筑/工程建设(12.36%);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社会组织(10.65%);制造业(9.78%);教育(5.86%)等。

(5)硕士毕业生就业单位地区分布:华北地区(59.14%),其中天津(32.21%),北京(19.87%),河北(4.59%),山西(1.64%),内蒙古(0.83%);华东地区(21.07%),其中上海(5.79%),山东(4.41%),浙江(4.37%),江苏(4.37%),福建(0.98%),安徽(0.79%),江西(0.37%);华南地区(9.48%),其中广东(9.15%),广西(0.17%),海南(0.15%);华中地区(3.78%),其中河南(1.88%),湖北(1.38%),湖南(0.52%);西北地区(2.25%),其中陕西(1.73%),甘肃(0.33%),新疆(0.04%),青海(0.02%),宁夏(0.13%);西南地区(2.71%),其中四川(1.42%),重庆(0.68%),贵州(0.31%),西藏(0.07%),云南(0.24%);东北地区(1.57%),其中辽宁(0.68%),吉林(0.59%),黑龙江(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