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很多在学年评优或者年底总结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写。其实过去的一年,尽管你辛勤付出也感觉到了忙碌,但是和你的同学、同事相比,很多活动都是一起参加和完成的。这样最终会导致你在竞争中缺乏特色、亮点,也就没有优势可言。

因此二十岁以后的你应该更加明确自己的长板,也就是自己的优势才能所在。

比如有些人的表达能力更为生动,同时英语口语更加流利自然,这样将在小组讨论还是工作之中,你更好的表达才能会继续得以锻炼和强化,最终成为你的招牌甚至将来取得成绩的敲门砖。

而明确自身的优势特长一来需要自我的审视,尤其是对每次成功完成的事情(比如一次活动或者竞赛)复盘,同时也要多征询旁观者的看法,看看作为前辈、领导和师长的他们如何将你和你的同龄人分开。

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让你的将来发展分化(differentiate)不是盲目的,可以对职业规划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要知道即使是现在坐在同一间教室学习同一门课程的同学,毕业的去向也是五花八门的。这个时候不应该让别人的想法和建议去主导你,也不要盲目地追随潮流而就业。又或者,你可以观察和追踪和你有相同特质的人,学习他们是如何一步步努力的。

相信会有很多人会说,我明白的最重要的道理是好好学习。而我觉得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并加以强化,可能是好好学习的加强版了。毕竟当你会的别人也都会,你做得成的别人也做得好的时候,你就更容易被取代。

用一句话概括说:学习没什么难的,选择学习和努力的方向才是一个好的前提。

20岁年轻人应该知道的道理(二十岁后我学会的四个道理)(1)

02

学会和抑郁等负面情绪相处

小时候我们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睡一觉、吃一顿饭就可以恢复。而成年之后,那种焦虑感和日常就会感觉到的“丧”,时常挥之不去。

这里我说要和负面情绪“相处”,而不是消灭。这是因为,我们某一刻的心情,是当下的主要情绪主导的。有一些过往造成的伤痛、教训和记忆我们不应该忘却,但是更不应该时刻沉溺于其中,让这些情绪成为影响到生活的主旋律。

面对负面情绪,我领会到的不是许多人说的转移注意力。而是整理归纳和自我疏导,比如当我有一瞬间什么都不想干,感觉到无比的烦躁和沮丧时。我会拿出一张纸,用笔写下这一瞬间让我情绪不稳定的事情,后来我发现这类事情分为以下几种:

A.对过往经历的遗憾、

B.被他人行为的刺激、

C.对我当下该所做之事的迟疑,

D.以及对将来目标的迷茫。

其实这四种情绪诚然复杂多变,但很多有时候可能突然就能想通了,有时却会绕进一个死胡同。而当下积极努力就能够改变的只有对我当下该所做之事的迟疑,你身在社会中一定有一些事情要做,却因为事情的堆积和困难止步不前,这时候不迈出第一步,将会一直处在一个瓶颈中。

而当一些问题确实无解时,接受它才可以更好地消化他/她。

20岁年轻人应该知道的道理(二十岁后我学会的四个道理)(2)

03

了解到妥协有时也是一门艺术

有些人说,度过青春期就算度过了叛逆期。而我觉得,二十岁之后我们却进入对立期了。

关于对立期的生动例子就是,我们和父母甚至其他人的交流,结局有时不是谁说服了谁,而是大家带着各自的看法继续生活下去。当对立无法调和时,许多人会进入死胡同,或总想弄个明白,最终伤害的是自己。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当你在亲情关系中处于晚辈,当你在职场张处于被领导的位置,当你在学生生涯里处于被评估的过程中,我们会更频繁地怀疑我们所处的社会、机制。而这个社会需要规则去对人进行评估,更需要让一切无序变得有序。因此学会温和妥协,有时候比学习如何说服别人更有意义。

梁边妖有一个金句:妥协有两种,一种弱者对强者的让步,一种是强者给弱者的温柔。

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二十出头,离不惑之年还有一些距离。但是也要明白,四十不惑的意思不是对所有的事情都明白了,而是对所有的事情有了自己的辨别和判断,也能想通了。

20岁年轻人应该知道的道理(二十岁后我学会的四个道理)(3)

04

找到真实的归属感,学会用友情、亲情去强化它

最后一点是我印象最深的一点了,不论是留学党,还是只身在外工作、上学的人,可能最大的感受就是孤单了。而我觉得孤单之所以成为大多数人都关注的问题,是因为我们被强行束缚在许多强行建立归属感的集体中,这样廉价的归属感反而让我们的孤单更严重了。

比如大家都在讨论的学生会,究竟是不是一个大家庭,又或者说学生会以一个大家庭自居却盘剥你的时间和精力,行官僚和腐败之事,才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感。

比如明明百无聊赖,还要强行团建、素拓的工作群体,大家互相称呼兄弟姐妹,这样浮于表面的塑料情,是不是更加激发了你内心对于真实的归属感的渴望。

二十岁以后的我,如何寻找真的归属感?一是心中有相信和重视的事情,比如对自然科学的,比如对人文历史的重视,比如对真实表达的追求。另一种是对所关心之人(家人、亲人、爱人)的珍视,并且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一起去做一些事情。

最后,我很欣赏那些不断回顾、调整、提炼的人,有些道理自己体验过并且认同,才会是最好的。

20岁年轻人应该知道的道理(二十岁后我学会的四个道理)(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