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只是起点,能力才是你的加速度。

数学家忙吗(数学家不讲理)(1)

@文 | 本刊记者 彭姝疑

点进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师资队伍”那一栏,每位教授的头衔下面,都有一个个人主页的链接。

从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到计算机科学、化学,理工科不同领域教授们的主页里,除了几栏显眼的标题,就是间隔着宽阔行间距的、每段绝不换行的经历简介,大多页面不过十行字,看起来空空荡荡。

和列表前面的几位老师不同,青年教授戎锋的主页里至少是有头像的——一只趴在车座椅上的小狗。 “密歇根大学” “加利福尼亚大学”“中科大”“博士后” “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 ⋯⋯

这些字眼就沉甸甸地趴在大片留白的网页里,一个个掷地有声,不需要多做说明。

2009年,戎锋在美国雪城大学读完博士后学位,回国到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学院任教。

他坦陈回国后的工资只有博士后时的一半, “你回来,虽然你没有达到‘为了祖国的事业’这样的高度,但至少你有一个想法,是说我以后做贡献,我是要在国内做贡献,我不想成为美国人。”

在这位年轻的数学系博导的话语体系里,很少有自己的位置,关于自己的经历,他几句话带过,人称大都用的是“你”,好像只是一个为了表达观点而举的例子。

他说自己本来就是没有太多故事的人,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就是怎么想就怎么说,“只不过你做的这东西可能还有点意思,旁人一般人也不会去做,只是在这点可能你稍微有点特殊性。

但真正从数学家的角度上讲,你是很普通的一个,你就是一个一般的数学家,你做数学研究,培养几个人,教了几门课,就这样。

REC

数学家忙吗(数学家不讲理)(2)

数学家忙吗(数学家不讲理)(3)

数学家的世界是否与众不同?他们在想些什么?以下为戎锋教授口述——

这是怎么了?

1

现在的中国留学生有一个普遍的论调,觉得我们的数理化成绩是比外国人好的,但现实情况是,世界顶级的科学家又往往都是外国人,因此很困惑。

毕竟我们很多人从小就接受这种训练,比如上奥数班,它是一种举国体制,在国外你要不想学,是没人管你的,所以这前半句话,我觉得在平均意义上有一定道理。

但是从顶层上讲就不一定了,这就是培养模式的问题了。我们的小孩从小学积累到大学,这个阶段确实上升得比较快,但到了研究生阶段,它强调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一方面你是要有知识累积,第二方面你要有创造力。前者是你的初始值,后者是你的加速度。我们这边,前期的初始值要更高一些,但这个加速度,是要加一辈子的,所以最后很容易就被别人超车了。

不过要是说顶级科学家外国人多,这个你倒没必要妄自菲薄。现在国际上做得好的华裔科学家、数学家也很多,像最近两届的科学突破奖,下设一个子项目,叫新视野奖,2017年是两位华裔数学家获得的,2018年又是华裔数学家得的,这三位都是北大毕业、在国际上做得非常顶尖的学者。

但你要是量化,说究竟中国人多外国人多?这我也不清楚,毕竟就算中国人口再多,也不可能把别的国家全都比过了吧?他们多,但我们华裔也不是没有,真正少的是我们国内博士毕业的,这个原因当然很多,国内外的学术环境太不同了。

比如国内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头衔,会比较在顶级期刊上发文章的数量,看影响因子⋯⋯和国外的问题导向不同,它是结果导向的,多少有点拔苗助长了。所以这个学术氛围,从博士开始就有点不对。

不管哪个学科博士毕业,你总得发点文章出来,弄得学生一天到晚都感觉挺数学家忙吗(数学家不讲理)(4)紧张。他也不去想什么高深的问题了,就想赶快找两个小问题,改一改,先把文章“搞”出来,毕个业。

可是你读博士是干什么的?说得高一点,是要攀登学术高峰、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结果现在大家的做法就是天天盯着鸡毛蒜皮的事,想着“高峰”等我毕业以后再去攀登。

毕业以后怎么办?你找了工作,结了婚,有了小孩⋯⋯那时你就失去做大量知识储备的机会了,学的东西都是散的——所以博士积累在你以后的科研中是决定性的。当然,除非你是一个很沉稳的人。

老师们在一起也常讨论如何改善现在的学术氛围,但自己作为一个个体,能做得很少。我曾经邀请过几位老师,也不是上课,就是跟本科生聊一聊,他们做的科研是什么样的?比如数学领域的某一个分支有哪些有趣的问题?

我的想法当然也是借鉴留学时的经历,给大家准备好可乐、披萨,坐在一起随便聊。但想法很美好,实施起来却完全变了。

可乐、披萨、科学前沿⋯⋯同学对这个好像并没兴趣,他们看到的只是成绩。一开始我办这个班没人来,系领导觉得这事可以推广,想支持我,就出台了一个政策,说来的学生可以给记一个素拓分。

这下子好了,同学们都来了,每次结束还拿个小本子来找我签字登记。我当时就觉得⋯⋯怎么会弄成这样了?所以要真正从根本上改变,从下往上不太可能,一定是要从上往下,我只能说从个体讲,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量把自己周围的学术氛围搞好一点。

什么叫“账”?

2

数学这个学科,本身有很多特殊性。比如我们发表文章,没有“第一作者”这回事,就按照姓名首字母排序。

它和实验科学一样,也是讲究想法的,但这个想法从哪来?可能是两个人聊天触动的,可能是大家讨论产生的,谁的贡献更大?很难分清楚。大家只要同意合作,一起讨论,就不会再分前前后后。我觉得这就是做数学的人一个很好的胸襟。

其次文章的总体影响因子评分也低。为什么?影响因子衡量的不是“重要性”,而是“受欢迎程度”,但受数学家忙吗(数学家不讲理)(5)关注的不一定重要。在特别受数学家忙吗(数学家不讲理)(6)关注的领域还能做出新东西,说明它容易。

比如前一段时间,黎曼假设被证明了,还引发了大家关于网络安全的讨论、刷了屏,这对于一个纯学术问题来说太少见了。因为数学家忙吗(数学家不讲理)(7)关注的人并不多,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太难了。像这个就很不popular了,但它又非常重要。

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生,都是“得数学者得天下”,它难,但大家又都不知道学了这些公式,到底有啥用?这又是一个问题了。

科学初始的发展,肯定是因为生活中有些东西要理解、实际的问题要解决,但它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已经脱离以问题、应用为导向的状态了,就是为理论而理论。

有段时间大家在研究为什么欧式几何里面有平行假设——过一条直线外面一点,有且只有一条平行线。这样想这个假设肯定是对的,但大家还要研究如果是假的怎么办,这有什么用?有可能就是没用的,那你不能吃饱了撑的吗?但这个研究就是有意义的。它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有的时候你为理论而理论,没有必要去强调什么。

除此之外,我觉得数学还有一个特点:论文引用量越低越好。一个成果,一年内被引用十次或者没人用,可能的区别是什么?

引用十次的东西,大家看懂了,而且发现可以做得比你更好;没引用,要么就是你的成果没技术含量,要么就是大家看不懂你在干吗。我知道很多著名数学家的论文引用量非常少,为什么?

我的理解是关于那方面的研究,大家还没明白怎么继续搞,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走在时代前面,大家可能得过十年才能跟上节奏。说不定几十年以后这个引用量一下子就上来了。

所以数学是不会过时的,我可以引用几个世纪前的东西,哪怕现在我做的研究没人认可,也无所谓,只要你有信心:自己做的这东西是对的、是有价值的,就OK了。

很多时候你喜欢上一个东西,不是看它“有什么用”,可能是因为它结构很漂亮、推导过程我很喜欢、框架里还能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构⋯⋯

但是费尽心思做一个可能经历几十年都没人认可的研究,旁人都不理解:这笔账是怎么算的?但什么叫“账”?我不太会考虑这个东西,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有就有,没有就拉倒。

因为一个真正的学者,做东西完全是为了兴趣,他最大的回报,是自己在研究中得到了什么、又产生了什么好想法——我解决问题的喜悦,就是我最大的回报。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基本上需要衣食无忧了才会去追求这种纯粹。目前大多数教授还没到这种程度。

我觉得学数学是一种情怀,做所有的科学都不是去追求回报、去算“账”——做一件事,除了为名、为利,就只有情怀了,对不对?

这个在数学上体现更多,你要追求名利很难。为什么?因为数学最难。你觉得这个东西好玩,对它有兴趣,一定要这样你才能做数学,不然是坚持不下去的。你想,天天盯着这个公式那个公式推来导去的,没有兴趣谁来搞这事?

但这中间也不是没有纠结。一听你好像很清高啊,只谈情怀,视金钱如粪土的样子,其实不是的。比如你读博期间,经常遇到瓶颈,你说这个东西好像做不出来了、没希望了,你就想不做了,想去挣钱了。

很多人建议我去华尔街工作,有段时间我也确实考虑过这事,但那时你就要问自己:你的内心究竟想做什么?去华尔街赚了好多钱,so what?这不是一个为钱而做的决定。你的内心不会完全因为外界而改变。

回国工作,你如果说为了情怀、为了祖国的数学事业,可是你凭什么这么说?你又不是什么牛人,你回不回来又影响不到谁,不要自以为是。所以考虑各种因素,还有一点情怀,回来了。

你慢慢工作、稳定下来,有了自己的家庭,你就可以再追求点更高的情怀:是不是可以培养出一些好学生?是不是可以为学院做点贡献?你的情怀慢慢放大⋯⋯它一直在那,但是也要慢慢来。

当老师追求什么?

3

我就是个普通的数学家,没达到什么高度,要是放在学术界的话,要求每个人都很厉害,很不容易。如果非得要说一点自己的特质⋯⋯你还是要有点毅力的吧。

你要有一个内心的追求,然后在这个追求下面付出一定的努力,就这么简单。最后的结果都是自然而然的。

对于我的学生,我想说,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特别像我们学数学的,肯定不能死记硬背,你要懂它在干什么,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所以你就得多想。其他学科也是一样。

真正好的学生,他能把一个点学成一个立体的东西,要多思考、多理解。所以你一定要强调,知识只是起点,能力才是你的加速度,你上课,不是一个知识灌输的过程。

现在大家刷微博、看数学家忙吗(数学家不讲理)(8)微信,碎片化的知识和消息铺天盖地,好像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但这些东西并不是洪水猛兽,存在,就有它的道理,只是多了一点诱惑而已,你只要把时间管理好就OK。

这两年关于博导、硕导的负面消息也比较多,肯定会有,但我觉得也没必要过度数学家忙吗(数学家不讲理)(9)紧张了。毕竟一个社会总会有好有坏,随它去,做好自己更重要。

当然这个群体会引起这么多讨论,还是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大家对你的期待,是道德标准要更高一些。但希望大家千万不要道德绑架。

我们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工作,大家总把这个职业比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我觉得行胜于言。

我不敢说能够改变谁的灵魂,也不想喊口号要成为蜡烛,我把课上好,让学生学好,然后我带博士生,当然要把他们带好,帮他们以后做些好的研究成果出来。

我还有自己的科研工作,要为系里、学校,如果有可能为国家做点贡献。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欢迎转发至数学家忙吗(数学家不讲理)(10)朋友圈

责编:tamako审发:百宝

数学家忙吗(数学家不讲理)(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