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一所博物馆人来人往,拜访者络绎不绝,一处玻璃展柜内摆放着一封用牛皮纸书写的波斯国书,某位游客发出疑问:“既是波斯国国书为何会有汉字?”

以前的波斯帝国是现在的伊朗吗(上面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10字)(1)

此问题引发广大考古学者兴趣,大众纷纷展开探讨,最终得出一个惊人结论:“伊朗曾是中国的附属国。”

这是怎么一回事?若想解开这一谜题,还得先从伊朗的历史说起。

曾几何时,花剌子模称得上是中亚强国,1194年,其在赖伊之战取胜后成功占领伊朗地区,因实力强劲,周边国家不断向其示好纷纷投入花剌子模麾下。

随着队伍的壮大,花剌子模越来越硬气,继续扩大势力范围,不仅占领诸多丝绸之路重要城市,还一步一步靠近中国新疆地区。

与此同时,中国北方广袤的蒙古草原上有一只队伍正迅速崛起,领头羊名叫成吉思汗铁木真,他统一了蒙古各部。

为促进国家繁荣与稳定,成吉思汗派出使者到花剌子模沟通交流,旨在与其签订通商条约,保障蒙古国利益。

以前的波斯帝国是现在的伊朗吗(上面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10字)(2)

随行队伍高达450人,还有500匹骆驼随行,每匹骆驼皆驮着昂贵的金银珠宝,可见成吉思汗诚意满满。

两个国家友好往来本是件互惠互利的事情,花赖子模又是怎么做的呢?队伍刚刚抵达花剌子模境内,当地总督一口咬定蒙古商队是来搞破坏的,他们大肆屠杀蒙古人,悉数扣留商队送来的珠宝和骆驼。

成吉思汗得知此事并没有动怒,他打算用和平的方式解决此问题,可汗重新派出两位使者,他的要求很简单,花赖子模给个答复并交出凶手也就相安无事了。

但嚣张狂妄的花赖子模根本不理这套,蒙古使者抵达目的地后直接被驱逐出境,二人悻悻而归,回到蒙古后可汗发问:“你们的胡须哪去了?”二位使者羞愧地说:“被摩诃末(花赖子模国王)剃光了。”

使者如实诉说在花赖子模的种种遭遇,成吉思汗听后勃然大怒:“既然他们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

以前的波斯帝国是现在的伊朗吗(上面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10字)(3)

大战一触即发,可汗集结兵力准备全力对抗这个不知好歹的国家,1219年,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蒙古开始第一次西征,史称蒙古征服花剌子模战争

蒙古大军骁勇善战,很快占领花剌子模全境,大获全胜。

当然,可汗并没有统治花剌子模的意图,取得胜利报仇雪恨后他便带着部队撤退了。

就在蒙古大军撤退之际,波斯人趁虚而入占领伊朗西部。

成吉思汗逝世后先后由窝阔台、贵由继位,二人执政时间很短加起来还不到20年,贵由去世后蒙哥继位,他的弟兄们也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分别是旭烈兀、忽必烈、阿里不哥

蒙哥对弟兄们委以重任,他派旭烈兀西征,命忽必烈攻打南宋。

旭烈兀很争气,在与波斯对战的过程中火力全开成功拿下伊朗部分地区。

以前的波斯帝国是现在的伊朗吗(上面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10字)(4)

1258年,他又先后灭掉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和巴格达,这便是如今的伊拉克、伊朗等地。

旭烈兀能打胜仗、实力超群,换做别人肯定会急不可耐向蒙哥邀功,他却一反常态写信告知哥哥不打算回国,准备一直留在波斯。

旭烈兀心知肚明,若此时回国势必会引起蒙哥忌惮,尽管他没有篡位夺权之意也要以防万一,如此看来,留在波斯恰恰是最好的结局。

1260年,忽必烈变成新一任蒙古大汗,他直接将波斯赠予弟弟旭烈兀,并为其封号伊儿汗,伊尔汗国就此成立,伊朗顺势变成伊尔汗国的属国

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创者,旭烈兀就像支持蒙哥那样支持忽必烈,其统治的伊尔汗国也承认忽必烈的宗主地位,伊尔汗国顺理成章变成元朝的藩属国,它与元朝是上下级关系,做任何决定之前都得先看看元朝皇帝的态度。

以前的波斯帝国是现在的伊朗吗(上面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10字)(5)

还记得开头提到的那封波斯国书吗?书信的大致内容就是伊尔汗国希望与法国建立同盟关系。

然而引起大众关注的并不是内容本身,而是书信中盖着10个字的汉文印章

美国学者将这十个字解读为“真命皇帝天顺万事之宝。”德国学者提出质疑,他认为应是“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中国学者研究后给出“真命皇帝至顺万夷之宝”的答案。

不管怎么解释,唯一能确定的是这方方正正的十个字确实是中国文字。

伊尔汗国承认宗藩关系,服从元朝统治,每当有新的伊尔汗即位时,就会得到元朝皇帝颁发的印章,这是对军权的一种认可,既然如此,波斯国书中出现汉文印章也就解释的通了。

伊朗曾被波斯统治,波斯又被伊尔汗国占领,故史学者认为:“伊朗曾是中国的附属国。”

说到这里,想必会有不少人感到疑惑,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为何舍得将伊尔汗国赠予旭烈兀?旭烈兀又为何甘愿服从忽必烈的统治?

以前的波斯帝国是现在的伊朗吗(上面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10字)(6)

这一切还得从蒙哥逝世后说起,刚才已经提到了,蒙哥在位时一直让忽必烈掌管中原朝政,随着对中原文化的深入接触与了解,忽必烈深受影响与启发,他决定用汉法统治中原

1258年,蒙哥又派给忽必烈一项重要任务,命他攻打鄂州。

除此之外蒙古还任命蒙古名将兀良哈台从云南出发向北前进,直到拿下潭州为止。

蒙哥也带了一队人马主攻四川,三路大军同时出发来势凶猛,但很快就发生了变故。

1259年的某天,忽必烈看着地图陷入深思:如何才能快速攻下鄂州?

思考之际,一位小兵慌慌张张走进来:“统帅,蒙哥去世了!”

“大哥不是一直好好的吗?怎么会突然......”“报信儿的人说可汗指挥作战时遭受飞石攻击,反正回到军营后就不行了。”

大哥走了,鄂州还没有打下来,怎么办呢?

以前的波斯帝国是现在的伊朗吗(上面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10字)(7)

忽必烈决定先将鄂州打下来,而后再回去争夺可汗之位,小弟阿里不哥却抢先一步,近水楼台先得月,身在蒙古国的阿里不哥得到蒙古贵族支持,坐上可汗之位指日可待。

眼看阿里不哥继位在即,忽必烈决定先下手为强,他派人劫走蒙哥灵车并借机夺走宝玺。

紧接着通知大家伙赶往指定地点参加蒙哥丧礼,这就相当于是变相的继位仪式,站在他这边的人有米哥、合丹还有塔察儿,这些人非富即贵在蒙古国有一定威望。

就这样,忽必烈匆匆忙忙坐上大汗宝座,阿里不哥也不甘示弱,他直接无视二哥忽必烈的存在,向外宣称自己为大汗,就这样,蒙古国出现了两位统治者。

俗话说的好“一山不容二虎”,蒙古又怎能同时出现两位可汗呢?

既然如此,忽必烈势必要与阿里不哥一决高下。

以前的波斯帝国是现在的伊朗吗(上面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10字)(8)

此时的忽必烈深受东部王都青睐,收获不少支持者不说还管理着整个中原地区,实力可想而知,但他并没有军事支持,因此不敢轻举妄动只能静待时机。

旭烈兀得知蒙哥逝世消息后立即往回赶,彼时的他是西路军主帅,军事实力不容小觑

忽必烈如获至宝,旭烈兀刚刚抵达蒙古,他便将迫不及待将弟弟喊了过去:“六弟,若你能助我一臂之力,来日我必亏待不了你。”

忽必烈开出诱人条件,若他能继位便会将两河流域(伊尔汗国)赠予旭烈兀,给旭烈兀建国称王的资本。

旭烈兀权衡利弊后全力辅佐忽必烈,待哥哥占领中原后,旭烈兀也如愿以偿当上了伊尔汗。

尽管当上了大王,旭烈兀却十分尊重忽必烈,一直把自己当做元朝属臣,直到忽必烈去世为止,伊尔汗国一直服从元朝统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某西方历史学者提出一个谬论:元朝不属于中国。

以前的波斯帝国是现在的伊朗吗(上面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10字)(9)

众所周知,元朝是由忽必烈建立的,忽必烈是蒙古人,而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很明显,“元朝非中国”的说法是一个伪命题。

宋朝灭亡后元朝登上历史舞台,元世祖将首都定位于北京,他长时间生活在中原领土之上,推行中原文化,若他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又为何要这样做?

元世祖登基之日曾发布过诏书,他在诏书中明确表明对尧舜禹的敬仰之情,尧舜禹是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的故事都听说过吧?

正因有禹的存在,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

尧舜禹为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打下了坚实基础,世人尊称他们为圣人,忽必烈并没有在建国诏书中提到爷爷成吉思汗的名字,而是直抒胸臆表达对尧舜禹的敬畏,说明他是承认中国历史的,也下定决心要继承流传千古的中华文明。

以前的波斯帝国是现在的伊朗吗(上面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10字)(10)

忽必烈争夺可汗宝座之初遭到广大蒙古贵族反对,理由很简单,忽必烈一直宣扬汉族文化承袭汉制,但这种做法有损蒙古贵族利益,这便是蒙古贵族全力拥护阿里不哥当可汗的原因。

元世祖与阿里不哥的内战长达四年之久,在旭烈兀的辅佐下才终于大获全胜,元朝之所以叫元朝其实是根据中国的朝代名号命名的。

元世祖认为想要统治好中原地区,必须要到汉人认同,想要收获民心,便需要用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

因此开始效仿汉人王朝制度,熟读史书,并根据《易经》中“大哉乾元”一词为蒙古国更名“元朝”,后又将首都迁至北京,只为更好了解中原文化。

经过忽必烈的改革,蒙古国逐渐变成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渐渐成为不可被忽略的历史王朝。西方史学家若能深入了解中国历史,还会得出“元朝非中国”之结论吗?

回过头来,咱们再聊聊旭烈兀和他的伊尔汗国。在蒙古语中,伊儿的意思是归顺、从属,“伊儿汗”可以理解为“听话的汗”。

以前的波斯帝国是现在的伊朗吗(上面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10字)(11)

看来忽必烈将伊尔汗国赐给旭烈兀时便意有所属,旭烈兀那么聪明自然明白元世祖的意图,他一直恪守本分从未做过任何僭越之事。

据史书记载,在伊尔汗国的上层社会中随处可见医术高超的汉人医师

《史记》中曾记载过这样一则事例:旭烈兀曾在沐浴后出现发病症状,后由汉人医师为其医治,医师根据“攻下派”治疗法为旭烈兀开了一副泻药,旨在用呕吐、腹泻的方式排出毒素,虽然没能将旭烈兀治好,但这则记载足以证明旭烈兀对汉人以及中医的认可。

1265年旭烈兀逝世,经历一任又一任的跌宕变化,伊尔汗国迎来第八任君主—完者都汗。

他就是给法国国王写信的那个人,13世纪,腓力四世接待了一位访客,那人正是完者都汗派来的使者,他呈上君主写好的信件,这便是那封波斯国书。

以前的波斯帝国是现在的伊朗吗(上面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10字)(12)

完者都汗的意图很明确,其希望与法国共同对抗马穆鲁克王朝,写好信后,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中文印章盖在纸上,并对使者说:“尽快交与腓力四世。”

腓力四世是法兰西国王,因长相帅气被世人授予“美男子”称号。

看完信后,腓力四世久久未做回答,此时的他正忙于内战,根本无瑕顾及其他,这件事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

伊尔汗国虽没有与法国建立同盟关系,却为后世留下这封意义珍贵的牛皮纸书信,为考古学者研究中国历史创造了宝贵条件。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浓郁历史悠久,据考古学者推测,中国疆域面积在元朝时期达到顶峰,伊拉克、伊朗都曾是元朝的属国,这不禁让人感叹中华民族的伟大。

以前的波斯帝国是现在的伊朗吗(上面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10字)(13)

岁月变迁,时光荏苒,经过数千年发展才最终有了这个制度完善、科技兴旺的国家,身为一名中国人,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顿感自豪与骄傲。

那封波斯国书静静躺在法国博物馆的展柜中,行云流水的字体印在牛皮纸上,若没有那十字汉文印章,“伊朗曾是中国附属国”的说法或许永无查证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