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深圳高三年级师生于2月21日返校、高一高二年级于4月8日返校后,4月11日,深圳全市的初三学生和高校毕业班学生,以及部分区(新区)的小学及初一初二学生重返校园。据悉,深圳从4月8日起,“分级、分区、分批”有序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园)共近300万师生返校复课。

为了迎接学生们返校,深圳学校各具创意地为学生们准备了“暖心防疫包”、有希冀有甜味的“返校礼”……更细致落实各项防疫举措,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生们也纷纷感叹要珍惜校园生活,好好学习。

有序返校: 落实落细各项防疫举措

4月11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迎来第一批返校学生——毕业班省外学生。当天9点20分左右,第一名返校学生走进校门口的学生返校通道,进行扫码、测温等步骤后,顺利进入校园。学生进校需在校内测核酸后方可回宿舍。该校依据学生本人填报情况得出每两个小时的到校人数。同时,各学院安排辅导员在校门口值守,引导本学院学生做好入校事宜并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深圳416所学校复课时间(暖心防疫包复课大礼包)(1)

翠园东晓中学可爱的“小老虎”与返校学子热烈拥抱。

11日早晨7点不到,罗湖区翠园东晓中学校门口,身着蓝色工作服、戴着透明防护面罩的老师对入校的初三学生进行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粤康码绿码、行程卡、健康信息申报卡等信息查验,确保返校学生符合入校要求。学生们有序排队,保持一米间距,在老师的引导下,消毒、测温,随后进入学校。为了帮助学生们健康、舒心、开心地返校,该校还精心准备了“暖心防疫包”:包括口罩一包、湿巾一片、防疫口诀卡和校长祝福卡。罗湖外语实验学校的进校处,分设教职工通道和学生通道。办公室人员和保安查验、引导教职员工进入校园;初三班主任查验并引导各班学生进入校园,并分发入校识别卡。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安全快速。

“看到孩子们安全返校,我非常放心。”深圳市新华中学初三学生家长田红美说。4月11日早上,新华中学初一至初三的2900余名学生陆续返校。该校校长陆雄新告诉晶报记者,学校高度重视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守护校园安全与师生健康。返校前,学校提前做好联防联控及疫情防控演练、返校第一周集体备课、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抗疫常识引导、指导家长做好返校准备等各项准备工作,并制定周全返校工作方案,加强返校人员健康管理,落实返校健康申报,筑牢疫情防控网,做好校园公共区域消杀、课室消毒及适时打开门窗通风等,确保返校工作顺利开展。

深圳416所学校复课时间(暖心防疫包复课大礼包)(2)

马山头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核酸检测。

光明区马山头学校也制定了详细规范的相关方案,并进行了多次疫情防控模拟演练,以便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返校前一周,初三年级特地举行了集体家长会,指导家长优化家庭教育,各班主任还对学生家庭进行了单独线上家访,提前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学生返校后,学校将实行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全面落实“白名单”管理机制,落实学生核酸检测等各项要求。

龙岗区麓城外国语小学2100余名学生于4月11日早上7点半错峰返校。学生们在老师们的指引下,测体温、消毒、领取班级的幸运大礼包,井然有序。据了解,学校就此次返校工作进行了充分准备。4月10日深夜,在校长邬丽萍的带领下,老师们仍加班加点进行工作排查,对次日返校情况进行沙盘模拟,推演各种细节,同时对各类防疫物资、设施进行检查。此外,开学后如何提高孩子们的疫情防控知识,也是学校未来的重要工作之一。邬丽萍认为,对于疫情防控方面的教育,考虑到小学生年龄特点,可以选择一些更加灵活、有趣的方式,把相关知识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日常教学中,如把日常的勤洗手、戴口罩等知识融入到英语课儿歌里,更加朗朗上口、容易记住,帮助孩子们培养好的防疫安全习惯。

第一堂课: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11日,不少学校举行了返校复课升旗仪式及返校第一课,都讲了什么内容?马山头学校各班级利用班会课时间开展返校第一课,对学生进行疫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回顾居家学习的那段时光,以其中一些有趣的故事、难得的生活经历、特别的感悟体验等,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次经历都是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部分,勉励学生悦纳变化、畅想未来,帮助学生尽快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此外,对个别不能按时返校的学生开启腾讯会议,让他们在家里也能和线下课堂的学生一起上课,并以线上家访的形式对亲子关系紧张、学习不适应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深中南山创新学校返校第一课则通过防疫知识、学习调整小妙招、心态稳定法宝,让学生们感受到学校的用心和信心。

罗湖外语实验学校返校的教职工在主会场运动场,初三学生在教室分会场,初一、初二师生在家里参加了初三返校复课升旗仪式。升旗仪式上,学校初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王迪老师勉励同学们鼓足信心迎接中考,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麓城外国语小学开展的返校复课主题典礼,则开展了升旗仪式、小小演说家讲演、校长讲话、全校师生的校歌合唱等内容,学生正式开启返校复课。“终于返校了。之后我要好好学习,做好勤洗手、戴口罩、教室通风等学校要求,珍惜校园生活。”该校四(4)班学生桂雨彤表示非常珍惜返校的日子。

教学衔接:让学生学习不缺席不掉队不焦虑

返校后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新华中学结合学校学情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助力学科教学顺利过渡。学校做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准备,对于因疫情防控等原因暂时不能返校的学生开展同步教学,确保学生不因疫情原因影响学习进度。返校后两周内,学校不组织任何形式的学科测试,通过问卷调查、作业检查、访谈等多种方式,全面摸排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组织教师以班级和学科为单位梳理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分班级、分学科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实行学生个体辅导,学生个性化选择补学方式,实现差异化的异步学习。

深中南山创新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中心副主任戴芝兰表示,返校了,孩子们心情放松,但是学校也十分牵挂不能按时返校的学生,经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中心、各年级教师及科创中心研讨,并不断优化方案,推出“三不”教学。即确保学生学习“不缺席”,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混融的方式开展教学,所涉及的班级将以钉钉平台为支撑,借助班级希沃一体机开展同步直播;确保学生学习“不掉队”,教师会为这些学生量身定制相应的自主学习资源包,同时,利用深圳云教育资源平台等优质网络资源编制课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确保学生不会影响学习进度,

甚至可以更好地“按需选学”;确保学生学习“不焦虑”,全体科任教师将利用课余时间随时在线答疑辅导,让学生身处家中,得到加倍关注。另外,班主任、心理教师实时跟踪,通过电访、聊天等方式纾解学生焦虑情绪,确保学生居家学习不焦虑。

初三备考:线上教学保证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终于可以在操场上肆意地奔跑,终于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趣事……”4月11日,光明区马山头学校迎来了200名初三返校学生,九(2)班学生龚纯荟用两个“终于”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中考即将到来,如何衔接好线上线下教学高效备考?据马山头学校初三年级长赖梁鸿介绍,线上教学期间,学校一直稳扎稳打,单科单班教学,全员开启摄像头,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老师们还利用课余时间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培优辅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目前来说,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接下来,会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提高复习效率,保证备考进度。”他表示,在学生身心健康的情况下,马山头学校会继续稳扎稳打地开展线下教学,对于线上教学的疑难点重新复习,并对有需要的同学进行辅导。

阔别两个多月,在春暖花开时再次回到校园里,听到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这在马山头学校九(4)班学生周璇看来,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距离中考已经近在咫尺,她表示接下来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九(5)班学生农佳欣也表示回到学校“心情澎湃”,她非常想念老师和同学们,想念和大家聚在一起面对面学习的场景,返校后最想做的事就是和同学们抱着教材去向老师请教问题,巩固知识。她激动地说:“校园里生机勃勃,让我有一种回到学校好好学习的激情。”

为了帮助初三毕业班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迎接体育中考,各校持续行动。如翠园东晓中学根据在线教学要求,在短时间内制定出了科学有效的体育训练计划,并且在班级群中进行线上的监督与监控,对每天的训练结果进行评价与建议。初三体育备课组结合当下疫情实际,根据2020届疫情下体育中考经验,组织初三全体体育教师做好“八选二”考试方式的准备。在1月因疫情提前放寒假时,就有意引导学生参考2020年体育中考方针,搞好身体素质的同时再多进行一个项目的练习。2月因疫情延期返校后,学校初三体育备课组让本班体育老师、班主任配合,以期末体育考试成绩为参考,逐一跟家长取得联系,让学生多准备一个选项,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项目选择建议,确定适合的项目帮助学生选出“最优选项 潜力选项”,并督促其练习。

此前线上教学期间,新华中学也开足体育课,并发挥学校在校园推广普及跳绳的优势,学生可在家里通过跳绳、仰卧起坐等锻炼身体、提升身体素质。新华中学初三学生刘思奇告诉晶报记者,她非常开心能和多日未见的同学相见,想和同学们一起挥洒汗水,迎接即将到来的体育中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心仪的高中。

校园创意

各具特色的“返校礼”:老虎人偶,和那封两年前写给自己的信

4月11日,翠园东晓中学学生们走进校园时发现,除了亲切的老师,还有三只“老虎”在校门口欢迎他们的到来。“老虎人偶”热情地与学生们互动,击掌打气,希望学生们在返校后能虎虎生威、奋勇向前。“老虎人偶”的热情缓解了同学们返校的紧张,让他们倍感轻松亲切。深中南山创新学校的初三学子回到久违的校园时,则在课桌上发现了老师们精心准备的“复课大礼包”,惹得师生们相视一笑,“小学神”定制糖果和虎虎生威的身姿,还有老师们精心设计的板报,都在祝福着即将迎来中考的孩子们。

龙华区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各班也为学生准备了返校礼物,如含有定制易拉罐饮料、装有老师的手写祝福和特别福利的红包、旺旺系列零食(寓意中考大吉)的“礼包”,又如定制袜子、文具盲盒等。龙华区万科双语学校老师们向该校200多名初中学子赠送了象征着阳光、正能量、逆境中坚强不屈的洋甘菊。光明区凤凰城实验学校学生们在手印墙上留下线下新学期的第一个五彩缤纷的印记。

返校后的第一节“小班会课”上,深圳市新华中学初三(14)班班主任徐子冰精心策划了迎接学生们返校的暖心活动,黑板上贴着送给班里每一位学生的专属贺卡,贺卡上写着专属学生的名字,由学生们分别到黑板前随机取1张贺卡,并将贺卡送给这张贺卡的专属者。此外,该校初二(13)班还为班里每一位学生送上有甜味的“返校礼”——棒棒糖,寓意希望学生们新学期一切都甜。还有的班主任把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剪辑制作成视频,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帮助学生们缓解返校初的焦虑、增进友谊。

“你好,我是过去的你,难得用这种方式跟你讲话,我想你现在一定很开心吧。”4月11日一大早,回到教室的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龙岗学校九(3)班的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要打开一份特别的礼物——两年前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原来,这场“时光信使”活动开始于2020年,当时全班48位学生提笔写下了寄给2022年自己的信。时光荏苒,“时光信使”活动在学生返校当日重启,也是为了激励学生在即将毕业之际,带着信件里的这份目标勇往直前地走下去。

校园生活

挡板里的午餐和午觉,和那首无题小诗

深圳416所学校复课时间(暖心防疫包复课大礼包)(3)

红桂中学学子打开挡板吃午餐。

返校后,中小学的午餐午休如何做好防疫?晶报记者获悉,红桂中学初三学生4月11日返校后,学生统一在教室内进行午餐午休。午休管理老师到位后,组织学生分批在教室后门排队,用免洗凝胶清洁双手,同时关注学生取餐情况,由另一名学生管理员在前门外辅助,提醒学生保持距离,在打开挡板前均不打开餐盒。学生领餐回到座位,打开挡板,当最后一名学生领完餐回到座位打开挡板后,所有人方可打开餐盒进餐。中午12:30,学校组织学生回到教室进行午检,由班级负责人对所有在班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并对异常情况进行登记、上报。13:00所有班级熄灯,所有学生打开挡板午休。

深圳416所学校复课时间(暖心防疫包复课大礼包)(4)

诺思外语实验学校生活老师帮返校学子整理床铺。

校园生活充满温馨。深圳市罗湖区诺思外语实验学校初三学生经过测温、登记后回到阔别已久的宿舍,与宿管老师一起整理内务,共同打理“我们的小家”。教室里,“欢迎回家”的字眼拨动学生们返校的心弦。班主任自创的一首无题小诗,将学生们的线上时光与线下相见相串联,潜移默化中消解着焦虑,拉近着距离,蕴藏着无限激励。

统筹:晶报记者 王文丽

采写:晶报记者 顾蓉 王文丽 刘梦娇 吴佳丽 马涛 学校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