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写在前面:

近日老婆大人一口气考出了CPA专业阶段3门课,加上之前考出的3门,终于可以进阶综合阶段,恭喜学霸老婆!

每次提笔写点跟耳机相关的文章,我总喜欢加点“废话”,说说我的一些想法、些许感情,因为我认为任何器材皆为音乐服务,而一切音乐于人而言都是一份情感的寄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抒情文或许比议论文更能传递“音质”的好坏。今天要说说威世顿Pro X10,就让我从那段短短的旅程说起吧……

上周末,恰逢老婆大人出差回家,就盘算着出去逛逛,于是驱车近百公里到郊区的一个公园散散步。吃完午饭继续向南,来到海边,想到10多年前就读的大学看看,结果如今都用上了人脸识别,我等“社会人士”只得在门外眺望。

westone w40和b30(董益峰又见westonePro)(1)

这幢红色的楼便是“信息楼”,以前上计算机课的地方,顶楼是图书馆~当然咯,等我离开这里去市区上学,专门的一幢图书馆楼便正式启用了。而这幢红色的楼,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Westone的地方。还是内个少白头的W同学,还是他的IPC,就是在红色楼中的图书馆里,我第一次感受到动铁耳塞的那种极致隔音性,也第一次听到了威世顿耳塞感人至深的人声表达,那是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直到大学毕业,工作两个月后,花了350元收了条UM1,虽然音质是入门了点,但却以优秀的隔音和凸出的人声陪伴我走过一段又一段的路,每天下班回家都会找一个靠窗的位子,静静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看树叶飘过、看人潮渐行渐远。此刻,UM1依然在我手里,我却鲜有心绪拾起TA,看TA静静地躺在盒子里,就像心里抹不去的回忆一样凝固了我许多的情感。

westone w40和b30(董益峰又见westonePro)(2)

westone w40和b30(董益峰又见westonePro)(3)

如今,我将UM1转世幻化成的Pro X10插入耳内,熟悉的佩戴感让我瞬间陷入那种安心又温暖的感觉中去。Pro X10延续了UM Pro10的可换线设计,但接口从MMCX换成了Linum Bax T2,有着类似于MMCX的结构但连接稳定性要好很多,佩戴上更接近于插针式的感觉却又不必担心断针的问题。最喜欢TA的线,在当下这个以粗线为美的世界里显得多么的弥足珍贵,在拥有轻若无物的佩戴感的同时还能保持很好的强度,更为圆润的外壳造型也补上了UM1在佩戴上的最后一块短板。

一耳朵听感就要比UM1更加通透,细节更多、密度更高,但是低频还是偏少。X10的中高频、高频部分都不错,人声和多数乐器都有着清晰而又细腻的音色表达,几乎不会有失偏颇,这也对得起名字中的“Pro”。听一首特别怀旧又很感人的歌儿——苏芮的《奉献》,X10就像是苏芮口中的“爹娘”,不急不缓地将音符奉献给我们的耳朵,秉承着人声为主的传统,将UM1引以为傲的人声质感进一步加强,具有了更明亮的色彩和更丰富的细节,这便将UM1身上残存的一丝“塑料感”给去除掉了。X10让我能够想到“密度感”这样的描述,因为TA确实可以让我听到密度更高的声音以及更为集中、更具穿透力的情感宣泄。这在Vitas演唱的《奉献》中体现得更加显著,主歌部分各种“发发发”、“呜呜呜”和“啦啦啦”中呈现出一种轻松从容的感觉,我仿佛能脑补出Vitas坐在钢琴前唱歌,只是微微地动动嘴巴。而当歌曲来到高潮处,明亮的高音直抵颅内却没有丝毫毛刺感,我可以确定X10给出的高音不够真实,但却用小小的遮掩令听感变得更为圆润。

westone w40和b30(董益峰又见westonePro)(4)

westone w40和b30(董益峰又见westonePro)(5)

突然想起我钟爱的AKG,如果说UM1有些像K240monitor,那么Pro X10则会更像头版梅花标的K601。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都是偏爱人声…尤其是偏高音的女声,即便是男声我也偏爱高音嗓,或许这就是人类的本能吧,老婆大人和老妈都偏爱那种沧桑、沙哑的爷嗓。而多年的发烧经历让我听过许许多多标榜人声尤其是标榜女声的耳机,其中有许多是通过提亮中高频的部分频段去提升人声亮度以达到听感甜美的,而这类耳机往往听男声会显得阴柔。我用Pro X10听了一首邰正宵的《一千零一夜》,邰正宵唱歌有很明显的风格,主歌部分几乎每一句歌词最后一个字的颤音都会很低沉,除了翻唱的英文歌比如《A Spaceman Came Travelling》,可能是因为语言不同导致这首歌每一句歌词尾部都没有经典的低沉颤音。So,像《一千零一夜》这样的歌很能体现一副耳机的厚度,比如主歌前最后一句“梦中人还是没捎来一点消息”的“息”,Pro X10能带来一些醇厚的感觉,并不强烈,但有点那个意思了,作为一款单动铁塞子已经挺不错了。这首歌如果用森海的IE400Pro来听就会有更好的厚度,但人声又没了Pro X10的圆润度和饱满度,真的是两难全啊!

westone w40和b30(董益峰又见westonePro)(6)

westone w40和b30(董益峰又见westonePro)(7)

如果说纯人声的表现来说,Pro X10已经很好了,即便是昂贵很多的耳塞也不见得能拥有更好的听感,不说别的,我就单单对比一下UM系列更高阶的Pro X20、ProX30和Pro X50,似乎X30和X50在人声的表现力上都不如X10那么纯粹、那么单纯。当然,X30和X50在除人声外的其余方面都要更优秀,尤其是立体感、解析力以及动态表现上,多单元还是有比较明显的改善的。相对而言,Pro X20倒是比较契合我的审美,相对于X10稍强一些的解析力以及低频表现,听感会更全面一些,但人声依旧很舒服,不会被多出来的高低频抢了风头。感觉X20跟我印象里的UM2还是有些分别,UM2的声音似乎更暗厚一点,而X20增加了一丝亮度,尤其会令女声变得更好听,整体听感更中性,不再是一条尤其适合男声的塞子了。

对我来说,许多器材已经不仅仅是器材本身了,这么多年折腾器材并沉浸在音乐里乐此不疲,令器材与音乐以及音乐带给我的情感建立起了一种微妙的连结,就像此刻我耳畔围绕着的歌曲——《得不到的温柔》,TA让我想起了大学时代回家路上的那片漆黑,而手边的MX360正是当时陪伴我耳塞,看到TA我的内心竟然升腾起一阵心酸和怀念之情,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或许当年的漆黑中也有我永远也得不到的温柔吧!

westone w40和b30(董益峰又见westonePro)(8)

westone w40和b30(董益峰又见westonePro)(9)

回到这次的标题,对我来说入手威世顿Pro X10到底是因为TA更优秀的音质还是心里的那份情怀呢?或许兼而有之,又或者都不是,反正此刻的我手握着Pro X10和UM1,这就足够了!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