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论语学习笔记第一讲 论语学习笔记413小人文过?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论语学习笔记第一讲 论语学习笔记413小人文过

论语学习笔记第一讲 论语学习笔记413小人文过

19.8 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

19.2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夏是一个比较孤高之人。特别是晚年丧子之后,离群索居,不喜欢与人交往。孔子的学生中,子夏和宰我属于两个有自己思想体系的学者。他们不像其他学生那样只是对孔子思想的复述和传播,而是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孔子非常重视学者对待过错的态度。《论语》中记载了大量的关于“过”的论述。孔子论“过”基本都是从正面的“应该如何做”的角度去阐释,本章子夏从小人对待过错的态度来反证君子应该怎样对待过错。子夏说“小人犯了错误,一定会加以掩饰。”朱子注:“文,饰之也。小人惮于改过,而不惮于自欺,故必文以重其过。”(《论语集注》)本章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文过饰非”的成语,意思是掩饰自己犯下的过失和错误。正如朱子所说,小人忌惮改正错误,却不忌惮自欺,所以他宁肯自欺欺人,肯定会因为掩饰过错而反复犯错。躬行君子的人对待错误自然就不该跟小人一样。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好比日蚀月蚀那样明显。他但凡有点过错,人人都看得见;他一旦改过,人人都会敬仰他。”

人的过错产生的根源在其出生之地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里仁》)孔子认为人的过错是有类型可分的,错误的根源在其出生之地。古代之人由于交通闭塞的原因很少能有机会走出自己所出生的地方。所以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受地方文化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区域性的价值观对个人的影响,甚至一生都难以改变。所以现在我们还有很多用地区来划分人的习惯。给某个地方的人一定的标签,如我们说出河南人、东北人、上海人、湖北人等等概念的时候,已经给了他一个暗含的品质定义。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总是与他出生的地方或者他所处的团体的人所犯错误性质类似。”这就叫做“人之过也,各于其党。”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大概就可以知道他是个什么类型的人了,也就知道他是否具有仁德。所以孔子说:“观过,斯知仁矣。”(《里仁》)

这里有一层隐含的逻辑,就是错误的根源不在自身,人不是天生都会犯错的。是后天受到“党”的影响而犯错的。就像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一样,恶的产生跟过错一样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后天外部环境影响的结果。孔子因此认为,人的过错都是可以改正的。孔子还说学习能使自己少犯错或者不犯大的过错:“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对待自己过错的态度是认错、改错

正如陈司败批评孔子包庇鲁昭公时孔子所言:“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我孔丘是何等的幸运啊,一旦有了过错,别人都会知道。儒家对待过错是光明磊落的态度,君子不掩饰过错,错就是错,光明正大地认错、改错。

过错受出生地的文化和生存的环境中的人的影响,所以过错是不可避免的,犯错是人人都会有的正常现象。犯错本身并不丢人。可以如子贡所言“人皆见之”;也可以如孔子所言“人必知之”。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不在是否犯错,而在对待过错的态度。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小人一定是文过饰非。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孔子认为有错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才是最大的错误。有了过错,改正了就不叫错误了。《论语》中,《学而》、《子罕》两次提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的观点。要善于向同学们学习,不忌讳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孔子还树立了两个正确对待错误的榜样。一个是他的好朋友蘧伯玉,每天在家思考自己的过错。一个是大弟子颜回的“不贰过”。“不贰过”短短的三个字,却是非常难以做到的。所以孔子还是哀叹道:“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

对待别人过错的态度是包容

儒家借商汤之口表达了作为君主对待过错的态度。君主要有足够的担当,自己有错绝不推卸责任,他人有错要勇于承担。“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尧曰》)商汤说,我这个有罪之人不敢擅自赦免自己的罪过,天帝的臣下犹如有罪过也不敢掩盖,天帝的心中是非常明白的。我如果有罪,不要连累天下万方,天下万方有罪,罪过全在我一个人。

作为一般为政的官员对待别人的过错也要有包容之心。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子路》)做地方的长官就要先建立政府机构,完善职务体系;赦免别人小的过错;选拔贤良之人来做事。地方官员与基层接触多,而基层百姓很多还未开化,对从事具体政务的官员而言,按照标准的规则而言很难不犯错误,做好长官的前提是用好贤能之人,用好人的关键是赦免其小过错,不要抓着过错不放,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贤能之人就无法为你做事。

道客村曰:

君子之过人皆见,知过能改人皆仰;

小人惮于改其过,过必文饰重其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