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4日讯(记者张维纳)8月23日,“Z世代”中日韩青少年交流对话活动在武汉举行。作为中方青年代表之一,即将赴凉山支教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生苏正民受邀参加。

大凉山彝族人的生活现状(中日韩青少年交流对话)(1)

苏正民(左四)在中日韩青少年交流对话活动现场。

来自中日韩三国的青年代表,以线上线下方式,围绕文化交融与跨文化传播、“Z世代”青少年担当等话题对话交流。今年6月,长江日报全媒体平家报道的苏正民求学故事感动了全国网友。在他的本科毕业论文致谢中,苏正民用6000多字回顾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并一一感谢了65位帮助过他的好心人。

大凉山彝族人的生活现状(中日韩青少年交流对话)(2)

身穿民族服饰的苏正民与参加活动的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

“彝族,是一个把自己的文化穿戴在身上的民族。彝族服饰种类繁多,形态有近百种,且不同居住区域的服饰呈现不同的风格面貌。”23日当天,彝族小伙苏正民特意穿上了彝族传统服饰。他也向大家介绍了彝族服装背后的民族文化及悠久历史。

主持人问苏正民:“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的自信与正能量,从而增加日韩民众对中国的了解?”苏正民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日韩青年进行了交流。

苏正民说:“我来自四川大凉山的一个小山村,求学路上,遇到了语言不通、家庭变故等困难挫折,幸运的是一路上得到了国家、政府以及许许多多社会好心人士的帮助,才得以考上大学。我也把这份恩情铭记于心,尽己所能回馈社会。”

大学期间,苏正民献血30多次,带动身边40余人加入“三献”(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的行列;发起凉山阿依助学计划、阿依助学专项基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苏正民志愿服务队等,帮助家乡的孩子们。

即将返回凉山支教的苏正民,交流中,希望来自日韩的青年朋友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青年拥有更多的交流。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和中韩建交30周年。此次活动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日韩合作秘书处、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编辑:商佩】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