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462字 阅读时长5分钟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麦田里的守望者书单?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麦田里的守望者书单(书评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书单

全文:3462字 阅读时长5分钟

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

01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由中学生霍尔顿引出的,他出身于律师家庭,在被开除四次后,因为害怕被父母责备,在外流浪了三天两夜。

小说详细描写了当时他的经历和感受,反映了当时美国青少年心理上所面临的问题与压力。

他不愿与虚伪的世界为伍,尝试着冲破藩篱,试图寻找真诚与友善。

作者把他置于一个尴尬处境:接受虚伪还是追求真实?他用消极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个虚假社会的愤怒。

同时向往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挽救孩子的纯真。

由于性格关系,他把自己带入了孤独和绝望,进退两难。

结尾处,在经历了纠结、反抗之后,霍尔顿最终回归现实。虽然这过程令他几近精神崩溃,但他最终明白了成长的过程。

霍尔顿的懦弱表现在他极差的社会交往。他时常被误解,严重时还受欺负。

有人向他勒索、有人对他施以暴力,面对这些,他从未有过反抗,都以受伤而告终。

他觉得自己是弱势,面对邪恶分子无能为力,因此多次想象着以死来逃避,但是也只能想想而已,他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更没有勇气结束生命。

当霍尔顿一再受挫而无力反抗时,他甚至想逃离,过隐居的日子。只要遇到不如他心意的事情,他都以逃避或不屑的方式来对待,从未想过要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霍尔顿曾因功课不及格被学校开除,事实上,他早己厌烦了中学死板的教育模式,正如他所愿,他多次提到“我周围全都是伪君子”,“没有见过任何优秀的,有脑子的人”。

[]他不屑于世俗的“出人头地”[],另外,他的口头表达课总是跑题,但他并不为此烦恼,因为他觉得谈话是一个选择和发现的过程。

通过谈话,人们能感觉到爱和被爱。

他认为,学校制定的规则都限制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这让霍尔顿对当时的教育感到十分失望,他无法接受。

02

青少年通常都被认为是迷失、矛盾的阶段,在本书中,霍尔顿的人物性格代表的是美国当时青少年的性格,只是他是个个案。与其他青少年一样,霍尔顿与这个浮华的社会格格不入,但又没有勇气逃离。

他能通过表象看到内在的丑陋。

他认为同学都是伪君子,他们读书只是为了以后变得有钱,但霍尔顿也热爱生命,他“宁可买一匹混帐的马,马至少是动物。”[]他觉得,读书是为了有更高尚的追求,而不是物质的享受。

当被问到最喜欢什么时,霍尔顿的选择是修女和詹姆士。

因为修女们并没有变得功利,她们代表着一种自我牺牲的尺度。

在他看来,只有放弃了自己珍视的东西并且不求回报,才能被称为善举。

例如,奥森贝格给潘西中学捐款的举动,在霍尔顿看来,就不能称为慈善行为,因为他得到了名誉。霍尔顿觉得这只是一笔买卖而已。

慈善背后的功利主义摧毁了慈善本身的价值。相比之下,修女高尚的思想境界则令霍尔顿感到深深的敬仰。

博物馆是霍尔顿最喜欢的地方,因为它代表永恒,是他的精神寄托,有他温暖的回忆。

作者描写博物馆里陈列品从来不会变化,这令霍尔顿感到宽慰,但他的朋友却不喜欢,这令霍尔顿感到不愉快,这也说明了霍尔顿对永恒的向往。

当他和朋友都长成大人,他却无法接受,“有的东西应该保持老样子。

你应该把它们搁进大玻璃柜里,别去动它们,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办到的,不过这照样是件很糟糕的事。

”[]这不难看出他喜欢永恒的东西。当妹妹骑木马时,那里的音乐吸引了霍尔顿,因为他觉得那是一成不变的。

他喜欢纯真的孩子,希望妹妹能不受世事影响,永远保持纯真。

他是个善良的人,关爱一切自然和弱小的生命,一直思索并询问,湖里鸭子冬天去哪了,这说明了他的善良,这也与他的梦想一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着,相呼应。

在麦田玩耍的孩子自由而纯真,当他们被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所影响,霍尔顿想帮他们摆脱。

这说明了霍尔顿强烈的道德感。

实际上,他的朋友们都己长大成熟,但霍尔顿却拒绝接受现实,不仅竭力地阻止,甚至想逆转,事实上,他的斗争注定要失败,因为这是自然规律。

但庆幸的是,他最终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败一他无法成为守望者。

他发现墙上的脏话,便将其擦掉,当他发现无法擦掉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破灭了。他意识到了自己无法逃离。

03

在二战后的美国,物质文明取得很大的发展,人们的兴趣集中在物质追求和物质享受上,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已被摧毁,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人们的孤独感増强,对自我价值和前途深感迷茫,社会的多变性和投机性使青少年的成长转变进行得更加困难。

美国的五十年代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二战的阴云尚未散去,冷战硝烟又起。一方面科技发展迅速,而另一方人们缺乏理想,意志消沉。

在自己无力改变的社会大背景下,市侩习气充斥着每一个角落,人们对物质享受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

显然,像霍尔顿这样一个单纯的人与他所生活的商业社会是格格不入的。世界的卑劣同时也表现为纯粹的丑陋和残酷。

至于世界残酷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死亡的存在。

而借他窄领运动衫的瘦小詹姆士·凯瑟尔由于不堪忍受菲尔·斯戴贝尔和他的一帮混蛋朋友的粗暴对待而跳楼自杀,这悲惨的一幕又一次充分暴露了现实世界悲惨的一面。

当然,丑陋的世界毕竟还是有其美好的一面。但主人公眼中美好的东西,常常是我们所不重视或者忽略的。

比如,对霍尔顿而言,拉着琴·迪拉格的手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感觉是美好的,美好也可以是菲比直挺挺地坐在床中央像印度修行僧那样盘着双腿欣赏音乐。

社会学及心理学社会学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人们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时期。

因为在此阶段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和心智都逐渐成长和成型。

青少年对自身的关注尤其突出,并且在这一时期不得不应对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如何在自身个性发展和与父母关系中寻找到正确的角色?

如何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从孩童过渡到成人等等。如果此类问题无法处理得当,许多青少年则可能对自我感到迷茫,不知如何确定自己的角色,或者说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我是谁’我想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

因此也会影响到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寻找自我的确立,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

04

青少年的一切问题既是以自我为核心而展开的,又是以解决好自我问题为目的的。

因此青少年的主要任务也就是根据个人的目标和价值不断的检查和重塑自我角色。

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清楚社会或他人对他的期望或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也逐渐清楚自己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

依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三重人格理论,当本我、自我和超我失去平衡,自我无力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问的矛盾冲突时,就会出现精神病症和人格异常。

霍尔顿自身的本我力量在他身上不断聚集,但是却被畸形地压抑,找不到发泄的出路,最终导致他精神崩溃。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压抑得越厉害,爆发时的能量也就越巨大,最终自我无法驾驭控制本我的巨大能量;

自我的调节机制被这汹涌的能量冲垮,其次是现实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导致超我的迷失。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虽然与霍尔顿有很大不同,但却更为复杂且更有挑战性。

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征常常使他们像小说里的霍尔顿一样对理想世界充满憧憬,而现实世界的纷繁复杂又使他们感到困惑与担忧;

在面临学习、爱情、就业等重大问题时所需的理性思考常常又与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产生冲突,在不断地抗争与妥协的过程中年轻人才能经历成长的洗礼和磨练。

而这种妥协决不是对理想价值观的简单放弃,而是一种升华,是年轻人人格完善与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

一部文学作品想要受到读者的喜欢,书中的某种精神要与读者的思想相契合。

05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并且为读者赢得了如此殊荣,不仅因为他刻画了一位广受欢迎的青少年形象;

更主要的在于它反映了美国当时的社会问题:当时青少年的迷惘,揭示了他们渴望得到却又不断失去并无处寻觅的苦闷。

作者塑造的反叛少年霍尔顿,其体现出的颓废、反叛,可对未来又怀有希望的迷茫,正是当时青少年的真实写照。

他们在书中找到了知音,所以他们才把这本书奉为经典。

而《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意义就在于在别人的故事里发现自己的轨迹,然后给人以理想的感召。

我们一生都在寻找,寻找信仰,追求梦想。

虽然面临着残酷的现实,但我们却不能像霍尔顿那样颓废精神崩溃,我们可以努力去缩小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生活和内心世界一样的美好。

当代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更应该有崇高的理想和顽强的斗志。

理想是人生的灯塔,前进的动力,对于青少年来说,人生才刚刚开始,应该像一位守望者一样,默默的守护自己心灵的麦田,这个世界需要这样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