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晶粒细化及超细化(细晶处理)是个永恒主题,细化剂法及晶种法在铝合金铸造生产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但纵观铸造铝合金细晶处理现状,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瓶颈,主要原因是存在几大误区,遮掩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本质,从而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Al-Si系合金是应用最广的一类铸造铝合金,但存在问题也最多,其中发达的α-Al树枝晶严重制约其组织与性能的改善,仅靠特种铸造工艺解决此问题局限性大。为此,企业通过提高Ti含量(Ti≥0.10wt.%)来细晶和强化,不仅未达预期目标,反而增加了细晶的难度,带来了诸多隐患,可归结为对铝合金中Ti作用“两重性”的认识存在误区。其次,传统细化剂因Si致细化“中毒”使之根本无法实现细晶,但许多企业仍惯性采用Al-Ti-B,这属于对“细化剂”的适用范围认识上存在误区。第三,以往众多文献报道,Al-Ti-C能克服Al-Ti-B存在的Zr“中毒”,这其实是若干文献反复转引造成的,缺乏实践检验,从而形成了错误观念。另外,在细晶方法、晶粒度检验等方面还存在其它误区。

2022年11月23日!山东大学刘相法教授座客“金属凝固组织调控技术直播间”,将带来“铸造铝合金细晶处理的几大误区与应对策略”的直播。

特邀嘉宾简介

细晶强化的工艺方法(山东大学刘相法教授)(1)

研究团队简介:

研究团队自建立近三十年来,致力于铝合金熔体结构演变、凝固组织控制、晶种材料及应用技术、高强韧铝合金、耐热高强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针对铝合金铸造及加工发展中存在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提出晶种技术手段,破解难题,突破瓶颈,开发耐热高性能铝合金等。研究团队成员共17人,其中教授5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2人,工程技术人员9人。1人入选“中国铸造杰出贡献奖”(边秀房教授),团队入选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工程团队,山东省科技厅以“刘相法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给予人才(团队)命名并授牌。

直播内容:

铝合金晶粒细化及超细化(细晶处理)是个永恒主题,细化剂法及晶种法在铝合金铸造生产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但纵观铸造铝合金细晶处理现状,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瓶颈,主要原因是存在几大误区,遮掩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本质,从而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Al-Si系合金是应用最广的一类铸造铝合金,但存在问题也最多,其中发达的α-Al树枝晶严重制约其组织与性能的改善,仅靠特种铸造工艺解决此问题局限性大。为此,企业通过提高Ti含量(Ti≥0.10wt.%)来细晶和强化,不仅未达预期目标,反而增加了细晶的难度,带来了诸多隐患,可归结为对铝合金中Ti作用“两重性”的认识存在误区。其次,传统细化剂因Si致细化“中毒”使之根本无法实现细晶,但许多企业仍惯性采用Al-Ti-B,这属于对“细化剂”的适用范围认识上存在误区。第三,以往众多文献报道,Al-Ti-C能克服Al-Ti-B存在的Zr“中毒”,这其实是若干文献反复转引造成的,缺乏实践检验,从而形成了错误观念。另外,在细晶方法、晶粒度检验等方面还存在其它误区。

走出误区最好的办法是突破思路,尝试用“晶种”思路去探索实践,结果会很不一样。报告提出了TCB晶种技术的策略,工业应用实践证明,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各种铸造条件下Al-Si系合金中粗大α-Al的细晶化和合金组织的致密化,而且对其它各类铸造和变形铝合金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扫码进直播群:

细晶强化的工艺方法(山东大学刘相法教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