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至7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组织全市39家市级医院开展“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和“医院开放日”活动。今天,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开放日”徐汇院区活动正式举办,60多位企事业单位代表和社区居民走进精神科门诊、病房等一探究竟。

“小姑娘,在600号工作,你胆子大的!”对很多人来说,“宛平南路600号”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作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一名精神科医生,金金对此颇有感触。

“我经常会回答他们,‘我们600号,可以说是上海最疗愈心灵的地方,应该说我本事大的’。”金金说,“其实人人都有可能面临精神健康的问题,人人需要精神健康,人人享有精神健康,只有身体和心理都是健康的、适切的、自洽的,一个人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精神卫生工作和大众之间还隔着一层纱,社会大众对精神卫生可以说知之甚少,甚至存在错误理解。”

北京精神病院真实生活(真实的宛平南路600号)(1)

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官方公众号的后台,也时常会收到这样的留言:你们医院催眠很厉害吧,我已经好几天没睡觉了,能催眠一下不? 很多医生都诊断我得了抑郁症,建议我吃药,我就是不愿意吃,是药三分毒,我一定能熬过去吧! 精神病人经常会肇事肇祸的吧……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介绍:“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全社会都经历了一段焦虑期,如今在‘防疫新常态’的要求下,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今天,我们邀请市民朋友走进‘宛平南路600号’这个在大众眼中比较特殊的医院,希望让民众更多地了解精神卫生知识,感受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当然,我们更希望呼唤大众能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也消除对精神疾病和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

北京精神病院真实生活(真实的宛平南路600号)(2)

在今天的开放日活动上,市民分为两组,在志愿者带领下分别走访了精神科门诊、心理咨询门诊、儿少科病房、普通精神科病房、康复科和院史馆。

走进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和其他医院一样,患者和家属在诊室外有序候诊。市民对井然有序的候诊和就诊流程频频点赞,也对精神病人有了新的认识,“尽管就诊的人比较多,但是这里非常安静啊,大家在诊室外有序候诊,和普通医院、普通患者一样,没有之前想象中的大吵大闹、不受控制,候诊时间也不长。”

北京精神病院真实生活(真实的宛平南路600号)(3)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前来就诊的患者一般先前往预检台,向导医询问就诊的科室和医生,导医会根据情况推荐专家,然后患者可以在挂号窗口或自助挂号机上进行挂号,之后根据挂号情况前往相应诊室候诊就医即可。

在康复中心,市民看到了休养院的字画和手工作品,国画、人物画、书法……这些作品都是患者所作。

“画得太赞了,手工比我们做得都好!加油!祝早日康复!”“这简直颠覆了我对精神病人的认识。”市民看后不禁纷纷感叹。

北京精神病院真实生活(真实的宛平南路600号)(4)

“我们的康复中心平时对出院的患者开放,患者可以在这里开展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除了绘画,还可以做手工、玩编织、打乒乓球等等。”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部分患者出院后还不能立即回归工作,康复中心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活动和交流的空间,也为他们回归社会搭建桥梁。

在老年科,市民们被一位做“手指操”的老先生吸引了。“手指操”是锻炼手指关节的活动以及一些指定的对位动作,通过这样的手指运动可以训练残障人士和认知障碍老人的协调性。

市民听完讲解表示,“这样的治疗很有趣,老了就是希望脑子里面的橡皮擦擦得慢一些。”

北京精神病院真实生活(真实的宛平南路600号)(5)

医院的“开放日”活动,不仅仅是“沟通桥梁”,也是市民们的“科普课堂”,志愿者讲解员还和大家分享了如何缓解焦虑情绪等知识。对于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市民纷纷表示,“一直听人说‘宛平南路600号’,但是没有进来过,今天来此一趟不虚此行,涨知识了!”

“今天我们邀请大家来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是希望大家以‘体验者’的身份,到本中心各临床科室看一看,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携手一起再让这层纱薄一些,更薄一些。”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邵阳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常态化,我们每一个人也在挑战中重建生活的新常态,希望大家关心自己的精神健康的同时,也关心周围人的精神健康,关心全人类的精神健康。”

来源:周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