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被“老铁”这个词刷屏了吗?“扎心了,老铁!”“老铁,没毛病!”

“老铁”是网络直播上流行起来的男性对哥们儿的称呼,起源于东北话,形容朋友之间的关系非常好,类似于铁哥们。

其实,女性之间称呼闺蜜,也有一个早已流传数百年的少见词汇——老同。

“老同”是旧时南方民间立誓结为姐妹的一种说法,是女性之间除了母女、姐妹和妯娌以外的第四类感情,并非女同性恋的意思。通常是年纪和相貌相仿的女子,经过生辰八字的推算,正式拜天地后才可以缔结的朋友关系,如同婚配一样。其实,在很多女性的生活中,都有这样一个贯穿一生的同性密友,见证过自己的悲伤,也分享过自己的快乐。她们如同精神上的婚配佳偶,情谊可延续一生。

古代女性对婚姻的态度(古代女性间的第4类感情)(1)

有部电影叫《雪花秘扇》,根据华裔女作家邝丽莎同名英文小说改编,讲述发生在清末和当代两段女人之间的凄美情感故事:

“老同”使用“女书”作为沟通信物上的专属文字,那你是不是要问,为什么她们不直接在扇子上写汉字,却非要自己发明文字呢?

说来气人。

在中国古代,女性身份卑微,她们的“闺蜜情谊”是要被鄙夷和禁止的。然而,哪里有压制,哪里就有反抗,智慧的古代女性发明了女书,作为姐妹、妯娌之间的秘密通讯方式,采用这种男人不识的文字互通心迹,诉说衷肠。女书严禁男子学习,而一般男子亦会把女书当成是普通的花纹。作为半个女权主义者,我真的要为发明女书的古代女性拍手称绝了。

古代女性对婚姻的态度(古代女性间的第4类感情)(2)

女书起源于中国湖南省南部的江永县,专门为女性所用,是一种独特的汉语书写系统。它的使用者主要是汉族妇女,也有当地一些放弃瑶语、只用汉语的瑶妇女使用,靠母亲传给女儿、老人传给少年的自然方式,一代代传下来,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独特而神奇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语言生活中的一个奇特现象。

古代女性对婚姻的态度(古代女性间的第4类感情)(3)

女书的内容大多是描写当地妇女生活,用来通信、记事、结交姊妹、新娘回门贺三朝等,文体多为七字韵文,写婚姻家庭、社会交往、幽怨私情、乡里逸闻、歌谣谜语等等。旧时,当地不少才情女子将其刺绣、刻划、戳印、书写在布帕、扇面、女红、纸片上,分别叫做“帕书”、“歌扇”、“三朝书”、“纸文”。

瑶族妇女有唱歌堂的习惯,常常聚在一起,一边做女红,一边唱读、传授女书。她们没有规范的教材,没有正规的教师和学校,全凭世代用手抄写,口耳相传。妇女们唱习女书的活动被称作“读纸”、“读扇”、“读帕”,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女书文化。

古代女性对婚姻的态度(古代女性间的第4类感情)(4)

目前,女书文化尚处于学术研究阶段,属于冷僻文化、冷僻文字,翻译工作困难。其字形呈长菱形,字体秀丽娟细,造型奇特,脱胎于方块汉字,也被称为“蚊形字”,至今发现的基本单字共有1000个左右。由于除了日常用作书写以外,也可以当成花纹编在衣服或布袋上,所以,字型或多或少变成弯弯的形状。

古代女性对婚姻的态度(古代女性间的第4类感情)(5)

关于女书的起源,是个谜,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相传女书是瑶姬借用天书改编过来的。

瑶姬是王母娘娘的幺女,花容月貌,聪明伶俐,深得王母宠爱。一天清晨,瑶姬无所事事地观赏人间景色,发现了一处绝美之地,撩得她心神激荡,于是她便下凡来到了普美村。

瑶姬与下界的人语言不通,好在,凡人们对仙子很亲近,把她照顾地无微不至。瑶姬每天看着人间的姑娘们描花乡朵,纺织花带和花被,织绣鞋花、衣边花、头巾等等,做出来的东西简直比天上的彩霞还要绚丽美妙。姑娘们穿上自己纺织的五彩衣裳,灿如明霞若天仙。瑶姬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拜她们为师,很快她们便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瑶姬觉得好姐妹们什么都好,就是没有文化、不识字,言不达意,意不能书。瑶姬想帮助她们提高言情记事的能力,便回到了天庭,把一套复杂的天书搬了下来。姐妹们虽然想学,但一个个目不识丁,有心无力。瑶姬便用她智慧的头脑把这深奥的天书一一简化,并与女红刺绣结合起来,用当地的土语读唱,使好姐妹们能识善写,作诗绘画,读唱自如。

自此,这个被简化的天书在女人中间传递,不传男人,定名为“女书”。

古代女性对婚姻的态度(古代女性间的第4类感情)(6)

江永女书作为妇女的贴身、隐私物品,往往是人死书焚或随葬,所以,至今无法找到流传三代以上或更早的作品。文革之前,主人去世后,它们多作为殉葬品焚化或掩埋,只有很少的作为纪念品珍藏保留,因此民间遗存极少。在文革期间,不少红卫兵基于“破四旧”的缘故,把这些神秘的文字当作“四旧”来破坏,有大量女书作品被销毁。

女书之所以如此神秘,除了流传稀少以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作者担心自己用女书书写的秘密会被识破,因此不会轻易对外传播;二是由于女性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女性之间不需要使用女书亦可交流,很少有妇女学习女书,女书开始濒临灭亡。

因而,女书究竟产生于何时,其真正的渊源何在、女书与甲骨文的关系、女书与瑶族的关系等等,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成了不解之谜。

古代女性对婚姻的态度(古代女性间的第4类感情)(7)

目前,只有少数老年妇女才能阅读和书写,从20世纪末开始,通过一批学者努力,女书才被世界所了解和认识,并引起了海内外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2004年,阳焕宜——女书的最后一位自然传人谢世。2006年,“女书习俗”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候选名单。

女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化石”,对研究人类文字和文明的起源、女性文化和民族的起源以及文明的发展历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女性“老同”友谊的见证。有不少年轻人在看过《雪花秘扇》以后,与闺蜜设计起了专属于她们的秘密文字。想来,也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