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都2022年了,一觉醒来,大家又都玩起了“农场”。

微信状态更新,用户可实现“云养宠”,种类包括猪、牛、羊、鸭子,甚至还有大熊猫。实际上,这并非新功能,而是微信状态的新玩法——动物表情包 农场背景图,本质上换汤不换药。

微信农场为什么不能出现(微信开农场向QQ进化)(1)

“微信状态”话题仅短短半天,阅读量达5.7亿。有人质疑,微信是要QQ化吗?

科技君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小学生嫌幼稚,成年人玩刚好

微信状态更新,唤醒了年轻人心底的田园梦。

一大早,微信农场就出现“人传人”现象。脑洞大开的网友花样百出,早就不满足于养鸡养鸭的寻常“农夫”。有人在竹林里养国宝,有人在菠萝屋里养派大星,有人按捺不住蹦迪之心,在农场“857”。

微信农场为什么不能出现(微信开农场向QQ进化)(2)

鲁迅说过(并没有):微信本没有农场,玩的人多了,离谱的东西就多了。

画风逐渐走偏,玩心大起的“高龄儿童”开始在被窝养蟑螂,挥铁锹打蟑螂,甚至换上玉皇大帝的天宫,再现经典场面:米山、面山、金锁。

微信农场为什么不能出现(微信开农场向QQ进化)(3)

不得不说,这个儿童都嫌幼稚的功能,似乎刚好适合成年人。

无论如何,微信状态的确火了。不过微信官方后知后觉,其他社交平台上“秘籍”遍地时,它才正式宣布“微信农场营业”,谁料4小时后又悄悄删除通知文章。

农场的走红,看似意外,实则情理之中。

现代人虽然离乡村生活越来越远,但骨子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从未改变。互联网最早流行的农场,可追溯到2008年的开心农场。

微信农场为什么不能出现(微信开农场向QQ进化)(4)

这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吸引了从10岁到60岁的用户群体,最高在线人数超过7000万。很多人沉迷偷菜,无法自拔,逼得老板们把开心网列为头号屏蔽目标。

后来开心农场被腾讯收购,改名QQ农场,自此逐渐没落。

这不就是QQ农场?

所以,腾讯是打算在微信状态“复活”QQ农场?并非如此。

张小龙曾对这一功能有明确的阐述:如果你在某一个状态里面,也希望看到谁和你在一个状态里,比如打同一个游戏、在同一个咖啡厅。社交的本质是什么,是找到同类,“状态”是找到同类的方法。

也就是说,尽管微信农场和QQ农场看起来相似,但背后的逻辑不同。前者注重相似,后者强调互动。

遗憾的是,微信状态没掀起什么水花,从上线到凉凉仅用了很短时间。究其原因,在于体验感差。

众所周知,状态每次只能添加一个,用户要想发布新的,必须结束当前状态重新发布,要么等待一天后状态消失,再设置一次。

微信农场为什么不能出现(微信开农场向QQ进化)(5)

流程的复杂性,提高了更新的门槛,也推开了用户。更重要的是,据科技君观察,微信是熟人社交圈,有的人担心自己频频更新状态,被老板视为“摸鱼”铁证,因此拒绝分享。

基于这两点,腾讯试图再次试验,拿屡试不爽的农场刺激用户重拾“状态”,但真的可行吗?

自去年,微信状态就与QQ音乐打通,支持音乐一键分享。后来全民K歌也能一键更新到状态,可惜至今使用者寥寥。

微信农场为什么不能出现(微信开农场向QQ进化)(6)

用户不买账,终究是腾讯一厢情愿了。

更何况,现在的微信,承载了太多功能:个人展示、电商私域、广告、视频号等。这与一开始它的简洁特性背道而驰,也让不少用户无所适从。

诚然,任何的产品都会在迭代中发生改变,但保持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微信状态接下来会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