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深夜11点多,极度疲劳的南京路子铺社区副主任张堃还在挨家挨户进行排查。正要举手敲门,手中的电话响起,她看了一眼,再也不忍心挂断——这是她15岁女儿的第四次来电。“妈妈,你什么时间回家?我一个人有些害怕,我等你们回家吃饭呢……”张堃正想问“爸爸呢”便突然想起,此时,担任长干里社区书记的丈夫朱青松也和她一样,正一户一户地走访着、排查者、记录着。

抗击非典第一人(曾因抗击非典相恋)(1)

朱青松和张堃,是南京市秦淮区社工队伍中的一对“夫妻档”。他们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一线并肩战斗,然后相识、相知、相爱,一年后结为夫妻并有了可爱的女儿。 这次抗击疫情的警报响起后,两人一直奋斗在疫情“阻击战”一线。每天一早,他们就戴着口罩,一级一级楼梯爬上去,一层一层走下来,遇到没有人的住户,还要贴上告知书,下次再来。三天时间,两人摸查了600多户信息,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其实,排查工作并不一帆风顺,有时一上午只能走访几户人家。有的人家担心被外人感染不予配合,他们只得苦口婆心地隔门喊话,大到国家形势、小到邻里情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是为了准确掌握每一家每一户的来往人员、出行方向,能够更加精准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抗击非典第一人(曾因抗击非典相恋)(2)

每天忙到深夜回家,张堃累得连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想休息。这时,丈夫朱青松总是说,“坚持,再坚持,居民平安了,我们才能安心。”就这样,夫妻两个人每天网格化、“地毯式”上门,一户户摸排辖区内所有居民,真正做到不遗漏、全知晓、信息及时更新,同时积极组织社区志愿者成为“第一信息员”,成为“社区小喇叭”,大力宣传好疫情防控措施,缓解群众紧张心理。 “虽然我和他在不同的社区,但却在同样的工作岗位,这是我们的‘二次’联手,我们相信,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朱青松坚定地说。 交汇点记者 仇惠栋 通讯员 邵天才 李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