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师施艾柱,酷若烈火团
身处亚热带的岭南,经常会听到一个词“湿气重”;也就是说长期在气候湿热的环境中生活,会导致湿邪侵身,引发头身困重等各种身体不适症。
如何解湿气重,“老岭南”会告诫你,多“饮汤”、少熬夜,多行路。入伏后,各家养身馆会大力推荐“艾灸”大法。艾灸,是自远古人类发明了火之后,就伴随着中国人的一种疗法。据说,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就会使用“灸”法医治伤病。《庄子·盗跖篇》中,最早提及了“灸”,“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说明了“灸”,在当时就是一种疗病或调理身体的手段。而在《诗经·采葛》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艾草的影踪——“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艾灸大法,古而有之,真是一种“长寿”的疗法。
唐代的文学家韩愈说,“灸师施艾柱,酷若烈火团”,听起来,古时候的艾灸法好像挺痛苦的,不若今天的艾灸,相对温和和安全。这种“酷若烈火团”的艾灸情形,很难被今人想象,不过,在南宋画家李唐那儿,却被描摹得活灵活现。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村医图》,又叫做《艾灸图》,是描绘当时民间郎中,在农村用艾灸的方法给人治病的场面。这是一幅朴素、写实的风俗画。
郎中行医的地方很随意,就是乡间路边随意一处树荫底下。一位郎中正弓着腰,手持艾条,表情严肃地在病人背后施灸。病人裸露着精瘦的上身,表情夸张而痛苦,嘴巴张大叫唤着,因为,背部的疼痛而欲使劲挣脱。于是,他的手脚都被旁边的三个人紧紧按住,不能动弹。抓住他胳膊的人,面露戚戚同情之色,另两人正往他的反方向用力,或按或踩,紧紧按住他的身体。一个药童,在郎中身后凝神等候着,准备艾灸结束后,给病人贴敷膏药。
第一次看《村医图》的时候,被病人痛苦而近乎变形的表情,吸引了全部注意力,甚至都没留意到郎中手里正在燃烧的艾条。在这样一个传统而原始的行医过程中,每个人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郎中和童子要专心致志,利用自己的医术救病扶伤。病人呢,虽然痛苦得想要挣脱艾灸的炙烤,还是要忍受这个过程,不管是艾灸加重了他本身的病痛,还是他的病痛着实深重,都让人从画面上体会到一种感同身受的痛楚。另外的三人,应该是病人的家人,他们都试图帮助病人稳定下来,希望尽快结束治疗,让病人得到康复。每个人的情态、姿势各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他们的心情,这就是李唐此幅《村医图》最值得玩味的地方。也足以说明画家对世俗生活的观察仔细入微,对人物的心理和当时的状态揣摩十分到位。
且不说在宋时,就是近现代在乡间,也是求医难得,行医条件简陋。旧时的行走郎中,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赤脚医生”,他们常常肩负着一个人诊断各种疑难杂症的重任,药物和医疗器具又十分有限。很多病人的痛苦就像《村医图》中的患者一样,能喊叫却无告,因为很多时候无法确定他的真实病因和病情,郎中只能依靠行医的经验来为他做有限的治疗。行医的地点很有可能就是路边开阔的阴凉之处。
与其说《村医图》是宋时乡村生活的一个真实截面,毋宁说它是广大病痛得不到很好救治的人们的缩影,无论古今。画卷上病人的痛苦,是生老病死的自然生命之苦,也是偏远贫困之苦。
不知画家李唐在目睹村医行医时,是否有这样的哀伤呢,他会想到无论多少年过去,人们的贫病苦痛其实都是一样吗?他会想到,艾灸这种古老的疗法依然还在安慰人们吗?
(本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