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夏至了,青璃小区门口的一种花开的正盛。阔叶高杆,一枝繁花,招惹了许多蝴蝶蜜蜂在各株之间忙忙碌碌。这种花遍及全国,而且“颜值”不低,花开时直径可在十公分以上,颜色丰富,即有水红、粉红、暗红以及白色这样的纯色,也有红白、粉白等这样的间色。说到这里,也许有许多花友可能已经猜到了,青璃所说的花就是蜀葵。

在青璃老家西北,野坡上及各家各户的房前屋后特别多,因其花繁,所以直接称呼其为“大花儿”,也有其他地方的花友称其为水芙蓉。也正是因为其花繁色艳,极易成活,蜀葵的种植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是不少花友庭院养花的必备选项之一。下面就由青璃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蜀葵地栽的养护经验吧。

蜀葵的种植方法时间(地栽蜀葵优势多)(1)

一、露地栽种蜀葵的优势

虽然一些矮种的蜀葵也可以在植盆中栽种,但选择露地栽种更有利于蜀葵的生长——

1、根系拥有了充足的生长空间:蜀葵的根系比较发达,根部生长较快,如果使用一般的植盆栽种,其根部很容易因生长空间受限,而无法尽情地舒展,从而影响植株对水肥的吸收。

2、植株得以持续地补充微量氮肥:植土内有部分的固氮微生物,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换为能够让植物吸收的氮肥,所以露地栽种的蜀葵会有持续的微量氮肥补充,施肥时可以少施一部分的氮肥。

3、土质保持微酸特性不易恶化:露地栽种时,蜀葵生长所需的水分有一部分来自于天然的雨水,雨水具有中性偏微酸的特性,是包括蜀葵在内的大多数植物最理想的补水种类。有时在雷雨天,雨水中可能还含有一些硝酸根或亚硝酸根离子来为植株补充氮肥,而且偏酸的特性还不易让植土返盐碱。

蜀葵的种植方法时间(地栽蜀葵优势多)(2)

二、地栽蜀葵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1、依据种植地点选择品种

大家常见的蜀葵类型为成株后可达1米以上株高的高杆型蜀葵,这也是我们常在社区绿地见过的那种。若受光条件好的话,甚至可以长到3米以上。而另一种,是一种矮种型蜀葵,成株后株高在80公分左右。虽然花量受株高限制可能比不上高杆型蜀葵,但是这种蜀葵是园艺师通过现代技术培育的新品种,有许多复瓣品种,所以盛花期的开放效果并不比高杆型蜀葵的差。

对于家有庭院的花友来说,高杆型蜀葵适合栽种在庭院的边缘处,用来点缀围栏或做格挡之用;而矮种型蜀葵适合在庭院的一处成片栽种,盛夏时节成片的繁花分外夺目。

2、依据植株高度疏松土壤

虽然露地栽种的优势多多,但种植蜀葵之前,植土还是要进行疏松的,以保证土壤的含氧量以及蜀葵根部的活力。土层的疏松范围一般在40公分左右。疏松深度视蜀葵的品种而定:独株高杆型栽植的土层深度在40-50公分就可以了,而矮种型土层的疏松深度稍浅一些,在30-40公分就可以。这些直径和深度范围基本上就是各型蜀葵的根系舒展范围,当然了,疏松的越深越广也是没问题的。另外,松土时注意将其中的石块和砖瓦捡拾干净。

3、依据植土肥沃程度添加基肥

疏松好植坑里的土壤之后,可以坑底或坑腰部位预埋些豆渣、麻饼或鱼肚鸡肠等厨余垃圾来沤肥。因为蜀葵常见育种方式为播种,从播种到成株还得需要一段时间的。随着植株的逐渐长大,这类生肥也会逐渐被沤制成熟肥,当植株根系发育到可以触及这些沤熟肥的时候,便能为植株后续生长及开花供肥了。特别是采用的植土本就不甚肥沃时,这个方法可以为植土添加额外的肥份。

蜀葵的种植方法时间(地栽蜀葵优势多)(3)

三、选择怎样的繁殖方式蜀葵更容易成活?

蜀葵的育苗措施主要有两种——播种和分株。

蜀葵属于宿根类花卉,萌发力强,每年春季在原来的宿根周围都会生出许多的新芽。只要将这些新芽带些根与原株分离后,植土方面注意用疏松土质的话,还是很容易成活的。

但蜀葵最好成活的繁殖方式还要属播种。播种操作既简单,出芽率高,成活率也高,还有小概率能开出新的品种,用来繁殖培育蜀葵小苗再合适不过了。

播种的时节一般是春季,这是蜀葵在野外条件下,自然发芽的时节。蜀葵播种没什么难度,首先将算盘珠一样簇拥在一起的种子分开,无需撕去种衣。然后将分开的种子均匀洒铺在土面上,用土覆盖约0.5公分厚。浇透水后等待发芽即可。若想加快发芽速度,也可以用温水将种子泡软后再种,并用细沙覆盖。撒播后的出芽率很高,但应根据植坑大小合理间苗。

蜀葵的种植方法时间(地栽蜀葵优势多)(4)

四、地栽蜀葵日常养护的注意事项

蜀葵虽然能在各地广泛分布,没什么大的养护难点,但有些要点还是需要注意一下的。

阔叶大花的蜀葵是典型的喜阳性花卉。在其一年的生长过程中,即使是在炎热的盛夏时节,只要供水及时,蜀葵依旧能保持旺盛的生长及开花状态。充足的光照还是一些病虫害的天然“驱杀剂”。因此为保证蜀葵受光时间,地栽蜀葵,最好不要栽植于有高大树木或建筑物的常荫处。

蜀葵属于大型草本类花卉,在其一年的生长过程中需水量很大。不过好在室外露养时,可以得到一部分天然雨水的补充。蜀葵浇水主要注意两个时间段。

第一个时间段是在出苗初期,这时幼苗的根系很弱,还未扎向植土深处,而此时一般又是在春季,雨水比较稀少时,足以让幼苗渴死。所以在幼苗期,需多注意植土的湿润度,保险起见要保持植土处于常润状态。等到苗株逐渐长大,根系也逐渐扎向深处后,植株根系吸水的面就广了很多,这时候浇水就可以不用那么勤了,可在植土表面彻底干燥后或叶片有微蔫时再浇水也不迟。

第二个时间段就是夏季盛花期,一是由于气温高,植株叶面的蒸腾作用旺盛,植株根系吸收的水分量开始提升,二是此时开花及孕蕾需要大量的水分支持,缺水的话,容易引起枯蕾和花朵畸形。因此,盛夏时节只要植土微干就应及时浇水,并且一定要浇透。

蜀葵的种植方法时间(地栽蜀葵优势多)(5)

同样因为株型较大,蜀葵的需肥量自然也比一般花卉要高的多。缺肥的蜀葵枝叶都比较瘦弱,连带抗病虫害能力也很差,所以一般会呈现出叶黄枝细瘦,病虫害频发的不良株态。蜀葵从幼苗期到成株,株型变化的幅度比较大,所以其施量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蜀葵在一年的生命周期内,因具有长叶、发枝以及孕蕾等多个阶段,所以其需肥种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地栽蜀葵株高不足30公分时最好不要施肥。因为这时的蜀葵根系还未发育完全,对肥效强劲的这一类化肥的耐受性还是显得不足,等到株高到一定高度,根系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予以施肥,并逐渐加大施肥量,可以大大减少因施量没把握好给植株带来的危害。以常用的氮肥尿素为例,露栽株高30公分左右时,施量在5克左右(一小把)就差不多了。

春种的蜀葵苗一般在4月底5月初左右就开始显蕾,在这之前因为植株的主要生理活动为长叶育根,需要以氮钾肥为主,磷肥为辅的肥料配比。显蕾后,因开花消耗所需,则改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偶施微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主要用来提高植株抗病虫害能力和提高结种率,量虽少,但最好能施用一两次。

在这里青璃还是要提醒一下花友,施用化肥最好不要制成溶液使用,因为水肥比固体肥更容易透过植土到达根部,一旦施用过量,更容易造成肥害。同时施用时,不要紧贴植株主干,因为这里紧挨着主根。正确的做法是:在根系外围上方的植土层一圈开施肥槽埋施,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减少肥料流失,让根系外围的大量毛细根充分吸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植土的缓释作用,使化肥的肥性变得持久而温和一些。且即便是施量过多,受到肥害的只是毛细根,只要大部分主根没事,植株就不容易死亡。

蜀葵的种植方法时间(地栽蜀葵优势多)(6)

五、花后如何采种与收藏以便来年顺利发芽?

夏末时,从主干底部开始逐渐向上,蜀葵种子开始变为黄褐色而逐渐成熟。想在第二年继续播种的话,只用采收底部先成熟的那部分种子就可以了。这些种子因为发育时间长,储存的养分不少,活性相当不错。

蜀葵种子是簇拥在一起的,像算盘珠一样,为了让种子尽快晾干里面的水分而利于保存,可以将簇拥在一起的种子分开充分晾晒后,收藏进暗色瓶子或用纸包好后放在阴凉干燥处。种子是有性繁殖的产物,不同品种之间的蜀葵相互授粉,说不定还会培育出新品种呢,这也是播种的乐趣之一。

待到秋末冬初,蜀葵的地上部分几乎全部死亡枯萎。如果来年想要换另一种花色的蜀葵来种,可以直接将根挖出,等到第二年春天再重新翻土种植。如果想留下宿根,在浇一次透水之后就可以不用管了,静待第二年的重新发芽。

好了,关于蜀葵的养护就介绍到这里。蜀葵虽不算名花,但一束束花棒种在庭院,也别具风情。希望对大家的生活有用,当然了不足之处也请花友们留言交流,青璃不胜感激。

蜀葵的种植方法时间(地栽蜀葵优势多)(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