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闺女读《论语》,用童声童语念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偶尔晃一晃小脑袋,颇有古时小学童之憨态她尚年幼,还不明白其中奥义,而我虽读过几遍,但浅于追索词音语意,不曾得其心谛年齿渐长,东游扶桑,再闻此语,于心新有戚戚焉字面意思并不难懂,孔子说以政策规定去引导百姓,以刑罚约束百姓,百姓为了免于刑罚而规规矩矩,内心却不会有任何羞耻之心;但以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仪约束他们,百姓既有羞耻心且会品格高尚,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这才是日本人的高明之处?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这才是日本人的高明之处(日本人内心深处的)

这才是日本人的高明之处

前些日子,闺女读《论语》,用童声童语念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偶尔晃一晃小脑袋,颇有古时小学童之憨态。她尚年幼,还不明白其中奥义,而我虽读过几遍,但浅于追索词音语意,不曾得其心谛。年齿渐长,东游扶桑,再闻此语,于心新有戚戚焉。字面意思并不难懂,孔子说以政策规定去引导百姓,以刑罚约束百姓,百姓为了免于刑罚而规规矩矩,内心却不会有任何羞耻之心;但以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仪约束他们,百姓既有羞耻心且会品格高尚。

用政令刑罚治民,还是用道德礼节治民,今日看来偏一的方法总是不够的。道德礼节与政令刑罚的主要区别是,受治者有无羞耻之心,是自我约束还是被动听命。这种“有耻且格”,是人的自我律令,视某种行为为“耻”而不为。后来孟子也说人有四端,其中”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懂羞耻而知理义。人们在痛斥小人时,常用“无耻”冠之,说此人无羞耻之心能行诸恶。羞耻感,也即耻辱感,是存于个体内心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主宰着人类的部分行为。

日本大众文化有一种强烈的耻辱感,耻辱感也是影响他们行事的重要原因。他们经常把“恥”(haji)这个词挂在嘴边,被人夸奖了,女性会掩着脸,或者做“掩口胡卢”状,说“恥ずかしい”(hazukasii);孩子害羞了,也用“恥ずかしい”;做错了事情向人道歉也用“恥ずかしい”。这在婉约的日人之中,恥ずかしい的事情实在太多。

职场之外,日人不爱直接批评他人,个人的行为基本靠自律,这条铁律便是:不给他人添麻烦,用日语说就是“人に迷惑をかけてはいけない”(hito ni meiwaku o kakei teiwa ikeinai),给他人带来麻烦会被认为失礼、无教养。在电车、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中,总能看到安安静静的小孩一言不吭地坐着,大人们大多沉默无言,没有人打电话,没有人吃东西,倘若有孩子不停哭闹或者乱蹦乱跳,旁人侧目,父母也觉得芒刺在背。

一旦在对方心里投下了坏印象,想要翻盘,对于有些固执的日人来说,实在不容易。2019年由木村拓哉主演的《东京大饭店》(Grand Maison)中,不小心使用了过敏食材导致客人发生食物中毒的尾花夏树,被人称为“日本之耻”,流浪法国街头,即便厨艺超伦,也没人请他主厨,昔日同事及学生回日本后都避之若浼。一心想要得到米其林星的女主厨,不计前嫌,与他合作开店,新饭店开张,因记者揭了他的老底,美食当前,也无人光临。这种一旦马失前蹄便被钉在耻辱柱上的故事,当然有过分演绎的成分,但确也符合日人的逻辑方式。

东京大饭店电影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NHK(日本放送协会)每到整点会滚动播放五分钟新闻,报道内容偶有重复,不足为奇。这五分钟里,大部分是报忧不报喜,如路面漏水、伤人事件、欺诈事件,还有校园欺凌事件等。乍看之下,日本真不太平,但反观身边,一切如故,波澜不惊。每当警察追捕到相关嫌疑人,新闻会及时跟进,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还只有犯罪的嫌疑,但大部分嫌疑人的面孔都会出现在镜头前,更有甚者媒体会直接把他们的名字报道出来,昭示众人。这些嫌疑犯,或者带着口罩,或者深埋着头,不敢直视媒体的镜头,仿佛已认罪了般。这种嫌疑人的角色,很是令人羞愧;而更让人难堪的是这些镜头重复出现,给人以深刻印象,即便后来还了此人清白,这也会是一个不小的污点。

一旦家族中有人犯罪,整个家族都会蒙羞,更为极端的例子是,一旦惹上负面消息,往往会被人排挤与歧视。日本女星高岛礼子,2016年因为丈夫高知东生在酒店与陪酒女吸毒被捕,直到现在一说她仍不免会提及她那段失意的婚姻,她也为此道了不少的歉,估计遇人不淑的问题得伴她终生了。娱乐界的美少女,因被粉丝跟踪而报警,后来出面道歉的不是跟踪者而是美少女自己,因为她给这个社会带来了困扰,这种思维逻辑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所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日人大多很爱惜自己的“羽毛”。这种强烈的耻辱感,既让人感到可敬,但有时也让人感到可怕。

这种被放大的耻辱感,是日人极度关注内心世界的表现,同时也是他们对于名誉的过度反应。日人新渡户稻造在其著作《武士道》一书中写道:

令名——人的名声,“人本身的不朽的部分,没有了它人便是禽兽。”——对它的清白的任何侵犯理所当然地都会感到是耻辱。廉耻心是在少年教育中所应培养的最初的德行之一。“会被人耻笑的”,“有损体面”“不感觉羞耻吗”等等,就是对犯了过失的少年,为促使其行为端正而做的最后的诉说。打动少年的名誉心,如同他在母腹中已受到名誉的培养一样,触及到他心情的最敏感之处。因为名誉是同强烈的家族自觉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新渡户稻造《武士道》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47页)

这段话很好地解释了日本人的耻辱教育。自幼时开始,整个家族的名誉与个人的清白联系在一起,激发他内心耻辱之感,所以敏感的日人对于耻辱二字尤为重视。在非战争年代的今日来看,如果理解日人的耻辱感,便会明白他们的一些言行习惯。

《论语》中有句话的日文翻译很有意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日文是:聞くは一時の恥、聞かぬは一生の恥(kiku wa itoki no haji, kikanu wa isyou no haji)。如果直接看日文的话,意思是向他人询问不知的东西,当下觉得很羞愧,但如果不问不知则是一辈子的耻辱。以不知为耻,与中文相比,其中的自我反思意识更加明显,有种强烈的羞耻感。

日文老师森先生说过一句话让我感触挺深,他说:“旅は恥をかくことだ。(tabi wa haji o kaku kotoda)”直译的话就是:旅行就是让自己觉得羞愧的。其内在真意是旅行就是让自己长见识的,所以日文里有“旅の恥はかき捨て(tabi no haji wa kakisutei)”一语,是说旅途之中丢的丑不必在意,中文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意有相通处,正因为认识到自己的孤陋寡闻才能愤而学习。听闻此语以后,我每每遇到不知之事,即便当下惭愧自不如人,但一想到上述之语,既而能平复内心,继续厚着脸皮往下问了。

日本北海道知事铃木直道,被中国人称为“最帅省长”,他在个人主页上写着:“失去金钱是小损失,失去名誉是大损失,但失去勇气等于失去一切。”耻辱感,并没有让人失去前行的动力,而是让人充满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勇气。

作者简介:枕书,现实生活与古典文学间的漫游者,努力成为一个有文化情怀的出版人,理想是办一个公益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