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第三节课后,在忙着备课,一旁的高老师让我看她的左眼,我一开始,没有理解高老师的意思,为什么让我看她的眼睛,我盯着她的眼睛很久,才看出来她的眼睛一个大,一个小,左眼有点睁不开的样子,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教师的惩戒权该怎么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教师的惩戒权该怎么用(教师的惩戒权是)

教师的惩戒权该怎么用

学生的无礼,委屈的是老师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后,在忙着备课,一旁的高老师让我看她的左眼,我一开始,没有理解高老师的意思,为什么让我看她的眼睛,我盯着她的眼睛很久,才看出来她的眼睛一个大,一个小,左眼有点睁不开的样子。

我把看到的情况跟高老师说了,高老师说自己的眼睛在上课时被学生用激光笔击中了,自己一直都没有在意,是几个同事提醒她说左眼和右眼不一样,她才去医院检查,随后被医生诊断为受激光所伤(大致意思是这样),高老师就把自己的情况跟班主任反馈了,结果班主任说,全班同学都可以做证不是李某干的,意思就是不承认高老师的眼睛受到伤害跟自己的学生有关。

高老师内心很不痛快,就把苦水倒给了我,可我也不知道说什么,我只能安慰高老师放宽心,别往心里去,一切都会过去的。后来,高老师的一段话,让我沉思很久,他说这是学生把老师眼睛弄伤了,没有给老师一个说法。如果是老师把学生的眼睛弄伤了,那老师肯定会被开除的。为什么自己受了伤害带伤上课,却没有人给我一个说法和安慰。

我知道高老师内心的无奈、无助、失望。很多的时候我也与高老师一样,一种无奈、无助、无人诉说,无人理解,无人安慰。

依然记得去年在培训机构上课,董同学是初三的学生,面临中考,本来初三的学生压力就很大,学业也很重。可是董同学不顾其他同学的感受,在课堂上玩手机。我没收他的手机不给我,并说我要你管,你谁。我把此事反映给了他的家长,家长怎样教育的我不知道,但是那个家长没有跟我联系,说声对不起。

后来董同学再来上课直接挑衅我说,你让我妈收我的手机,我妈怎么不收呢。当我听完这个孩子的话,我决定再也不管这个孩子,随他去。你看,不管是学生欺负老师还是公然挑衅老师,老师本来是拥有惩戒权去不敢用,不愿意用。任由学生肆无忌惮,这样的教育怎样教好学生呢?老师不去惩罚学生,其实是在帮助学生犯错,是学生的帮凶。

为什么老师拥有惩戒权,望而却步呢

(一)学生的报复

现在的学生真的是管不得,自己就是天王老子,来去自由。在今年10月24日12时许,四川仁寿县某中学颜某(男,15岁)因为在校园内骑车载人被班主任黄某抓住进行批评教育。事后,颜某对黄某不满,在教室内用砖头将老师黄某头部打伤,整整在黄某的头部砸了9下,直到黄某倒地不起,而整个过程持续了10秒。

学生犯错在学校应该受到老师的批评管教及教育,可是没想到给自己带来的灾祸。这样的事例很多,在2012年12月24日下午2时,广西柳州市一中学初二男生小强与另一名男同学小陈各自拿着一杯饮料走进校门,碰到了正在校门口执勤的女老师王某。按着学校规定,学生是不能把食品带入校园的,于是王某走上前劝说。

谁知小强跟同伴不听劝阻,径直走进校园,眼看快到上课的时间,王老师也有课,便跟着两位同学走进校园,一直在试图劝说两位同学,可小强跟同学把王老师引到男厕所。就这样,两名男生站在男厕所门内,把王老师隔离在门外。不过王老师还是走过去,要求学生把饮料交出出来。

小陈看到王老师生气了,就主动把饮料交给了王老师,而小强却将饮料杯子放到厕所门口的洗手台上。王老师也没有顾及那么多,硬着头皮把饮料拿出来了,正准备扔到垃圾桶里。此时,小强一把夺过王老师手中的饮料,泼在王老师的身上,一时气急败坏的王老师把另一杯饮料泼向了小强。

发怒的小强上演了惊人的一幕,一拳上去,把王老师的眼睛打落在地上。随后将王老师拖进男厕所里,并一阵拳脚踢打王老师,整个过程持续3分钟,直到王老师大声呼救被其他老师听见才得以救出。

正是因为学生对老师的报复,导致现如今很多老师不敢管学生,也不愿意管学生。老师的不作为,放纵了学生的气焰,学生就可以看到那个老师不顺眼就揍老师。长此以往,学生没人管,那么校园的学生暴力就会多,对学校的教学及学生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正如这样的话:“惩戒是人生成长的良药,没有惩戒的教育,是缺钙的软骨教育”。

(二)家长护犊子

孩子打老师致其脑震荡,家长说:“谁让你靠太近”!这种护犊子深深地伤害了老师,而这样的事件发生在2018年南宁某小学,一名六年级男生在课堂上用雨伞将授课老师打成了脑震荡。

当天,周老师在6年级3班上美术课,快下课时,在教室最后一排突然发出一阵巨大的响声。周老师循声一看,男生小廖因椅子倒地坐在了地上,书包、雨伞也掉在一旁。当小廖把椅子扶正后,周老师走过去跟他说:“你要遵守纪律,你坐下,坐下。”但,小廖没有说话,于是,周老师想伸手拉他一把。

没想到,小廖弯腰捡起地上的雨伞就往周老师头部打过去,伞柄将周老师的头部、耳朵打出了血。后来经医生诊断,周老师有脑震荡的症状。因为,小廖还未满14周岁,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周老师将小廖的家长诉至法院。

在庭审中,小廖的父亲说:“如果你距离远他不可能打你,他收拾好了以后,自然会做好的,称周老师被打是离自己的孩子太近。”

正是这护犊子的家长,在慢慢地助长孩子的戾气,也在助长整个社会的戾气。

如果孩子犯了错,家长能第一时间让孩子给老师道歉,好好的教育一下孩子,那么我想这个孩子以后再犯错会收敛很多。上周赵同学因为不配合我的课堂,在课堂上睡觉,不认真听课,课后我跟他说晚上要早点休息,否则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赵同学认为我的话都是为自己着想的,跟争吵,事后我把这种情况跟他的妈妈反映了让我意外是这个孩子再来上课的时候,见到我便给我道歉。

记得我在跟赵同学的妈妈反映孩子的问题时,这个妈妈的态度很好,并没有流露出对孩子的偏袒,我也相信这个妈妈在家肯定教育孩子了,否则以这个孩子的脾气,他不会给我道歉的。从此,赵同学在课堂上配合的很好,而且学习效率也高了很多。

老师在管教每个学生都是因为自己肩上的责任,都是为孩子着想。家长能做的就是配合好老师,而不是护犊子,最好的教育家长与老师应该是合伙人。

那么,该怎么做呢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章友德说,老师对学生的不当行为若只能纵容,缺少必要的管教,就称不上完整的教育。惩戒权是“尚方宝剑”,还是“达摩克利斯剑”。我想惩戒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如何通过有效的惩戒,让学生明是非、辨对错,才是我们教育者应该深思的。

所以,老师在使用惩戒权的时候要把握一个度,惩罚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切记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更不能侮辱学生,打骂学生,始终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他们。我觉得只有让学生从心里知道自己错了,再去接受惩戒,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当然老师在行使自己的惩戒权时学校应该给老师“撑腰”,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大胆的去管学生,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管理水平,同时学校也该给学生“一把保护伞”,而不是让老师变相惩罚学生。

林清玄说:“好的教育是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

如果没有惩戒教育,学生很难明事理。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在成长的路上,学生犯错,需要有人去指点、去帮助、去教导、去惩戒、去引导。而这个人就是老师,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惩戒学生的责任,通过适时、适度的惩戒,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只以“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情感教育”等为教育的主流,是不完整的教育,在教育的学生时确实需要“惩戒教育”。如果说赏识教育是阳光,孩子在赏识教育的阳光下可以自信而快乐的成长,那么惩戒就是风雨,孩子在惩戒的风雨中才能学会承受挫折,接受磨练,从而超越自我,走向成熟。